令人震驚的真相!四名台灣少年,究竟是誰會在三十年後變成震驚全美的連續殺人犯?
繼直木獎一致通過得獎作品《流》之後,東山彰良再度獻上以台灣為舞台的青春成長犯罪小說。
★三冠達成!連續獲得日本文學獎肯定!
第34屆 織田作之助獎
第69屆 讀賣文學獎
第3屆 渡邊淳一文學獎
「如果說,《流》是光,那我希望這部小說是影。」──東山彰良
在暑假即將結束的兩天前,我們的人生從此完全變了調……
一九八四年,台灣。
十三歲的鍾詩雲,經歷了哥哥意外過世、父母拋下他前往美國等變故,寄住在眷村牛肉麵店的同學阿剛家裡,整天想著打架鬧事,幹些尋求刺激的事情。
這年夏天,他和阿剛、阿剛的弟弟達達,以及住在本省人地盤的阿杰,四名少年決定執行一項計畫……
二○一五年,美國。
震驚社會的連續殺人魔「布袋狼」遭到警方逮捕時,
「我」接受委託擔任他的辯護律師,沒想到「布袋狼」居然會是這個人。
我注視著底特律荒廢的街道,回想起在台灣度過的少年時代。
那一年,我們十三歲……
少年時代如此虛幻痛苦,卻又閃閃發亮。
繼直木賞得獎作品《流》之後,
東山彰良第二本以台灣為舞台的小說。
十三歲的鍾詩雲,經歷了哥哥意外過世、父母拋下他前往美國等變故,寄住在眷村牛肉麵店的同學阿剛家裡,整天想著打架鬧事,幹些尋求刺激的事情。
這年夏天,他和阿剛、阿剛的弟弟達達,以及住在本省人地盤的阿杰,四名少年決定執行一項計畫……
二○一五年,美國。
震驚社會的連續殺人魔「布袋狼」遭到警方逮捕時,
「我」接受委託擔任他的辯護律師,沒想到「布袋狼」居然會是這個人。
我注視著底特律荒廢的街道,回想起在台灣度過的少年時代。
那一年,我們十三歲……
少年時代如此虛幻痛苦,卻又閃閃發亮。
繼直木賞得獎作品《流》之後,
東山彰良第二本以台灣為舞台的小說。
【本書特色】
- 台籍旅日作家東山彰良,繼直木獎一致通過得獎作品《流》之後,再度獻上以台灣為舞台的故事。
- 《我殺的人與殺我的人》連奪日本文學獎三項大獎,文壇一致給出好評。許多日本讀者看完甚至表示這本書「能夠聞到台灣街道的氣息」。
- 延續前作《流》流暢、傳神的譯筆,譯者王蘊潔小姐再次使出渾身解數,仔細與作者(以及作者父母)逐句確認,致力呈現最好的翻譯品質。
- 耗時一年半的往返協調,終於爭取到原版封面照片授權,忠實向讀者傳達原汁原味的視覺體驗。
- 作者序(第4頁)
- 主要人物介紹(第7頁)
- 1(第8頁)
- 2(第14頁)
- 3(第30頁)
- 4(第46頁)
- 5(第56頁)
- 6(第66頁)
- 7(第78頁)
- 8(第82頁)
- 9(第98頁)
- 10(第111頁)
- 11(第120頁)
- 12(第136頁)
- 13(第144頁)
- 14(第157頁)
- 15(第167頁)
- 16(第174頁)
- 17(第186頁)
- 18(第201頁)
- 19(第206頁)
- 20(第216頁)
- 21(第236頁)
- 22(第252頁)
- 23(第260頁)
- 24(第270頁)
- 25(第276頁)
- 26(第287頁)
- 27(第310頁)
- 尾聲(第324頁)
紙本書 NT$ 350
單本電子書
NT$
165
(優惠期限:2021-02-28)
同分類熱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