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古典的現代詩人──楚影的第五部詩集
在這個倉皇的世代,倍感孤寂的人,受傷的人,浪漫的人或憤怒的人,在楚影的詩中都能找到通往樂園的路標,但指路何去?楚影的詩不是答案,也不是救贖,是令人恐懼的寂靜中溫柔的耳語,是一片荒蕪中,溫暖的火光。──洪丹序
楚影的書寫從特寫的思緒轉向了長鏡頭的美學,由於距離拉得遠些,也顯得更為冷靜了。紛亂之世,指路何去?這樣的提問,也許不需要回答。詩人有權迷路,而「尋覓」或許就是最好的過程。──彤雅立序
指路何去──這是我自己選擇的路。踏上了,說什麼也不會輕言放棄。
無論將來是崎嶇,還是平坦,都沒有什麼不好。我會對文字永遠懷抱著進取的信念。即使一時之間,沒有獲得相當的回報,也無所謂,因為每個作者的一開始不都是零嗎?只要更專注文字就行了。
文字本身,其實已經是對自己最珍貴的回報了。──後記〈三百首詩的重量〉
- 【序】(第9頁)
- 〈黑暗中我們行吟澤畔〉 洪丹(第9頁)
- 〈迷途〉 彤雅立(第12頁)
- 【我們將以什麼交談】(第16頁)
- 〈化為孤獨的真正〉(第18頁)
- 〈何處不曾荒涼〉(第20頁)
- 〈突然瞭解溫柔的殘破〉(第22頁)
- 〈那時我應該〉(第24頁)
- 〈無非一場舊事〉(第26頁)
- 〈我停在你看過的地方〉(第28頁)
- 〈無法讓沉默不是答案〉(第30頁)
- 〈後來你就受傷了〉(第32頁)
- 〈是愛正在承認我們〉(第34頁)
- 【這個世界可能的溫暖】(第38頁)
- 〈雖然世界已經不夠晴朗〉(第40頁)
- 〈愛從未拒絕存在〉(第42頁)
- 〈詩人也會過勞死嗎〉(第44頁)
- 〈我們無法避免殊途〉(第48頁)
- 〈你我歲月變得虛無〉(第50頁)
- 〈看過了一萬次的寂寞〉(第52頁)
- 〈去更適合的遠方〉(第54頁)
- 〈沒有批踢踢的日子〉(第56頁)
- 〈我跟宋尚緯還滿好的〉(第58頁)
- 【我感到一切都在缺少】(第64頁)
- 〈不再探討假設〉(第66頁)
- 〈有關我在此時〉(第68頁)
- 〈我以為已經很清楚了〉(第70頁)
- 〈所有可戀之處〉(第72頁)
- 〈輕描〉(第74頁)
- 〈所有隱喻後來都活著〉(第76頁)
- 〈終究還是像你〉(第78頁)
- 〈我總在想〉(第80頁)
- 〈流年〉(第82頁)
- 【解讀的輪廓】(第86頁)
- 〈回答我們的是時間〉(第88頁)
- 〈在劫〉(第90頁)
- 〈我清楚回憶的飄零〉(第92頁)
- 〈季節總是充滿消息〉(第94頁)
- 〈故事堅毅的現場〉(第96頁)
- 〈柯文哲〉(第98頁)
- 〈風只是目擊一切〉(第102頁)
- 〈塞外〉(第104頁)
- 〈黃粱〉(第106頁)
- 【前方迎面的旅程】(第110頁)
- 〈我對一切厭世感到厭世〉(第112頁)
- 〈投石的回音〉(第114頁)
- 〈時局〉(第116頁)
- 〈看著哀愁死去的夜晚〉(第118頁)
- 〈問答終於遙遠〉(第120頁)
- 〈困苦必須指引的時代〉(第122頁)
- 〈漢界〉(第124頁)
- 〈指路何去〉(第126頁)
- 〈你是來日的去向裡〉(第128頁)
- 【情景推敲的反覆】(第132頁)
- 〈規矩〉(第134頁)
- 〈那年我只是望了一眼花開〉(第136頁)
- 〈或許應該向誰說〉(第138頁)
- 〈在城市祕密的曾經〉(第140頁)
- 〈和回憶擁抱逃亡〉(第142頁)
- 〈大風起兮〉(第146頁)
- 〈我如何再想起你〉(第148頁)
- 〈那人不過此身〉(第150頁)
- 〈倉頡〉(第152頁)
- 【後記】(第155頁)
- 〈三百首詩的重量〉 楚影(第155頁)
紙本書 NT$ 330
單本電子書
NT$
231
同分類熱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