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期14天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1-03-20
這是一趟夜旅,一本思索存在與靈魂的書。
從生命的盛夏寫到秋天,
羅任玲橫越四分之一世紀第二部散文之作。
《穿越銀夜的靈魂》是羅任玲第二部散文集,亦是二十年光陰的餘音。在經歷至親走過死生的長旅,書寫成為銘記,也啟示書寫者向死而生的心。所穿越的,不只是存在與死亡,亦為練字剪裁的語言邊界,如羅任玲所說:「散文的極至是詩。」詩人穿越無人知曉的銀夜,為我們召回夢的消息。
名家推薦
★ 楊佳嫻──專文引讀
★ 瘂弦、張曉風、陳義芝──詩心推薦
瘂弦:
羅任玲深知,原來散文與詩一樣,在經緯結構上與詩同樣嚴格。好的散文文如其人,直見性情,作者的氣質人格在作品中一覽無餘;而散文的創作也跟其他文類一樣,需要自信與果斷,沒有僥倖。散文不是妥協的文類,散文也不是中間文學,要想寫出成功的散文,跟寫一首成功的詩一樣,絕對要把自己的全靈魂、全人格放進作品之中。
張曉風:
這雙冷冷的眼睛在窺伺在觀望在求索,這雙眼睛如切鱠的利刃,把往事的肌理一一呈現。……唯有愛,還在那裡,看來沒有什麼用,看來不能解決什麼,但它在那裡,你覺得心安了,因為它本來就該在那裡。
陳義芝:
羅任玲鋪寫一幅幅生動的景致,表述許多極難表述的人生況味,例如追尋、失落、抵抗、偶然與必然。唯景中有景的筆法,乃能渾融烘托出宿命般的人生感喟,而淡然得教你聽不到嘆氣聲,因此而更令人低迴悵惘。
楊佳嫻:
讀《穿越銀夜的靈魂》,一是「靈魂」,彰顯其形上的取向,二是「穿越」,讀取這世界但不拘限於這世界。身體鑲嵌於現實,容或有不自由的時候,但思維可以是自由的,想像可以是自由的。
- 代序 世界是鳥籠,但靈魂可以穿越 楊佳嫻(第11頁)
- 自序 向死而生,凝視自由(第16頁)
- 卷一 光音之塵(第27頁)
- 穿越銀夜的靈魂(第29頁)
- 交界(第39頁)
- 廢墟(第41頁)
- 餘音(第44頁)
- 韶光樂園(第49頁)
- 光音之塵一(第55頁)
- 光音之塵二(第63頁)
- 鏡中人(第66頁)
- 憂鬱(第75頁)
- 別只是死寂(第77頁)
- 濤聲遠去(第81頁)
- 一個人的夏日花園(第86頁)
- 鯨夢(第91頁)
- 雲外書(第94頁)
- 高原的夏天(第104頁)
- 離開(第106頁)
- 冬日記憶(第110頁)
- 夏日寓言(第117頁)
- 魔術師的旅行箱(第123頁)
- 穿紫色衣服的鬥魚(第126頁)
- 尊者(第128頁)
- 綠繡眼(第130頁)
- 遺失一尾熱帶魚(第136頁)
- 卷二 召夢者(第143頁)
- 彼岸(第145頁)
- 致一九七七(第147頁)
- 月牙(第149頁)
- 雪色(第152頁)
- 煙說(第160頁)
- 是誰錯置回聲(第166頁)
- 櫻吻(第171頁)
- 蝴蝶樹(第175頁)
- 夜間訪客(第177頁)
- 遙遠的巴海貝爾(第180頁)
- 那時台北還是一片濃霧(第182頁)
- 他是有權的⋯⋯(第184頁)
- 畸形人(第186頁)
- 雪之床與夜之谷(第188頁)
- 壁癌(第190頁)
- 黃昏的絃樂(第192頁)
- 晚雲濤濤,多少逝水(第195頁)
- 淡水暮色(第199頁)
- 紀念(第201頁)
- 鱉的黃昏(第206頁)
- 卷三 漆黑的夢中樹(第217頁)
- 越界之旅(第219頁)
- 化身(第222頁)
- 大佛寺(第224頁)
- 死亡,祂輕輕靠近你(第225頁)
- 其實誰也沒有真正報復過死亡(第230頁)
- 那一方靜默的陽光(第231頁)
- 永遠的異鄉人(第236頁)
- 海潮‧夜與日(第241頁)
- 是身如夢(第245頁)
- 日落,在北方大道(第256頁)
- 蝶影(第266頁)
- 詩為何物(第276頁)
- 深秋(第282頁)
- 漆黑的夢中樹(第289頁)
- 代後記(第302頁)
紙本書 NT$ 350
單本電子書
NT$
228
點數租閱
20點
租期14天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1-03-20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1-03-20
同分類熱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