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市——城市的縮影,隱於市井的香港史。
.港英政府為何不惜心力興建公眾街市?
.街市設計與城市管治有何關係?
.香港的現代主義建築是如何誕生的?
.不同時期的街市如何反映香港社會的變遷?
作為英國人踏足香港後最早興建的公共建築之一,公眾街市於殖民地時期主要由工務司署負責設計和興建。多年來,從古典走向現代,街市的建築風格回應不同時代的社會需求,其管理、分佈和功能上的轉變,也反映着城市歷史和社會變遷。
有別於以往的建築學研究,本書拋除對標誌性建築的崇尚,選取日常卻獨特的公眾街市進行縱向研究。透過廣泛參考一手歷史資料,追溯殖民地時期街市建築的發展軌跡,梳理背後的社會、政治、經濟脈絡,作者將建築史和香港史聯繫起來,讓讀者重新認識「街市」,發掘當中承載的城市記憶。
名人推薦
這本書有力而深入地研究自 1840 年代以來香港街市的建築歷史,對全面了解香港的日常城市生活、公共空間構成和現代主義建築的誕生過程均有所貢獻。 徐頌雯教授以公眾街市作為切入點,將建築置於香港的社會和經濟歷史之中,在這方面取得了新的突破。
何培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洲文物建築保護與管理講座教授、新加坡國立大學建築系系主任
曾幾何時,香港的街市是多麼雜亂卻有序地呈現巿井面貌。為了整治衛生,街市從街頭走進室內,當中某些無法延續活力,某些則改革了型態。此書重塑了街市的前世今生,正好為我們記錄並分析了我城最具活力的建築——街市的發展及演變,當中連繫了幾代人的喜怒哀樂及奮鬥,見證了我城日常生活的改變,亦代表了不同時代的價值觀及審美觀。儘管今日網購普及,街市仍然是香港人社交日常不可取代的文化載體。
鄭炳鴻,香港大學建築學院副教授、保育歷史建築諮詢委員會前委員
作為英國人踏足香港後最早興建的公共建築之一,公眾街市於殖民地時期主要由工務司署負責設計和興建。多年來,從古典走向現代,街市的建築風格回應不同時代的社會需求,其管理、分佈和功能上的轉變,也反映着城市歷史和社會變遷。
有別於以往的建築學研究,本書拋除對標誌性建築的崇尚,選取日常卻獨特的公眾街市進行縱向研究。透過廣泛參考一手歷史資料,追溯殖民地時期街市建築的發展軌跡,梳理背後的社會、政治、經濟脈絡,作者將建築史和香港史聯繫起來,讓讀者重新認識「街市」,發掘當中承載的城市記憶。
名人推薦
這本書有力而深入地研究自 1840 年代以來香港街市的建築歷史,對全面了解香港的日常城市生活、公共空間構成和現代主義建築的誕生過程均有所貢獻。 徐頌雯教授以公眾街市作為切入點,將建築置於香港的社會和經濟歷史之中,在這方面取得了新的突破。
何培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洲文物建築保護與管理講座教授、新加坡國立大學建築系系主任
曾幾何時,香港的街市是多麼雜亂卻有序地呈現巿井面貌。為了整治衛生,街市從街頭走進室內,當中某些無法延續活力,某些則改革了型態。此書重塑了街市的前世今生,正好為我們記錄並分析了我城最具活力的建築——街市的發展及演變,當中連繫了幾代人的喜怒哀樂及奮鬥,見證了我城日常生活的改變,亦代表了不同時代的價值觀及審美觀。儘管今日網購普及,街市仍然是香港人社交日常不可取代的文化載體。
鄭炳鴻,香港大學建築學院副教授、保育歷史建築諮詢委員會前委員
- 引言(第viii頁)
- 1840s 01 第一章 公眾街市與食物銷售壟斷(第1頁)
- 1.1 開埠初期的新街市(第2頁)
- 1.2 1844 年政府街市的餉碼制度(第10頁)
- 1.3 1847 年政府街市發牌制度(第14頁)
- 1.4 1858 年街市條例與街市興建計劃(第18頁)
- 1.5 1858 年後的公眾街市設計(第23頁)
- 1.6 小結(第37頁)
- 1880s 02 第二章 公眾街市與衛生管制(第47頁)
- 2.1 瘟疫爆發與改善衛生的需求(第48頁)
- 2.2 興建符合新衛生要求的街市(第52頁)
- 2.3 四個愛德華時代建築風格大街市(第60頁)
- 2.4 小結(第86頁)
- 1910s 03 第三章 公眾街市與生活成本(第95頁)
- 3.1 興建更多公眾街市抑制食物通脹(第96頁)
- 3.2 邁向現代建築:興建簡約街市(第98頁)
- 3.3 混凝土屋頂的簡約開放式街市(第102頁)
- 3.4 其他類型的簡約街市(第114頁)
- 3.5 公共工程的新方向(第117頁)
- 3.6 小結(第120頁)
- 1930s 04 第四章 公眾街市與新建築美學(第125頁)
- 4.1 從上海現代街市汲取靈感(第126頁)
- 4.2 從古典到現代主義:簡約古典主義(第137頁)
- 4.3 去除裝飾:簡樸和流線型的街市(第147頁)
- 4.4 小結(第179頁)
- 1940s 05 第五章 公眾街市與戰後重建(第185頁)
- 5.1 戰後重建時期(第186頁)
- 5.2 穩定戰後食物供應(第189頁)
- 5.3 建築標準化:輕型街市(第191頁)
- 5.4 戰後現代主義街市(第198頁)
- 5.5 戰後最大街市:油麻地街市(第210頁)
- 5.6 小結(第219頁)
- 1960s 06 第六章 公眾街市與多用途設計(第225頁)
- 6.1 複合式街市安置小販(第226頁)
- 6.2 街市重建計劃的挫敗(第237頁)
- 6.3 設計公眾街市的新方法(第242頁)
- 6.4 市政大廈取代獨棟公眾街市(第250頁)
- 6.5 小結(第253頁)
- 1980s 結語(第258頁)
- 致謝(第264頁)
紙本書 NT$ 630
單本電子書
NT$
441
同分類熱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