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修煉之前,你會拍照;修煉之後,你學會了攝影。
60項全面鍛鍊攝影人「心」.「眼」.「魂」的修煉──
習慣→技巧→器材→構圖→光影與色彩→風格
金鼎獎攝影師胡毓豪四十多年攝影心得一次傳授,著重攝影的態度與認知,捨棄對器材或功能的機械式技巧分享,讓讀者掌握正確而高段的攝影精髓,進而發展出自己的特色──人人都可以成為獨具風格的攝影師,而不是成為大師作品的複製品。
- 推薦序、自序 邱奕堅X張宏聲X胡毓豪(第4頁)
- 第一章 | 習慣(第7頁)
- 0 1 學會緩慢(第9頁)
- 0 2 培養觀看的習慣(第13頁)
- 0 3 散步就是好時機(第17頁)
- 0 4 隨身帶著相機(第21頁)
- 0 5 住家周邊就有好題材(第25頁)
- 第二章 | 技巧(第29頁)
- 0 6 人是攝影的中心(第31頁)
- 0 7 技巧的融合(第35頁)
- 0 8 功夫是練出來的(第39頁)
- 0 9 心手穩定,妙用無窮(第43頁)
- 1 0 一切都對了嗎?(第47頁)
- 第三章 | 器材(第51頁)
- 1 1 能拍的就是好工具(第53頁)
- 1 2 用手機拍照(第57頁)
- 1 3 用傻瓜相機拍照(第61頁)
- 1 4 觀景窗之必要(第65頁)
- 1 5 鏡頭的個性(第69頁)
- 1 6 鏡頭幫你捕捉空間(第73頁)
- 1 7 瞬間與長時間快門的生命力(第77頁)
- 1 8 有更好的做法嗎?(第81頁)
- 1 9 儲存格式和各式記憶卡(第85頁)
- 2 0 攝像之後的檢視(第89頁)
- 第四章 | 構圖(第93頁)
- 2 1 所見與所現(第95頁)
- 2 2 取景的方法(第99頁)
- 2 3 為什麼要這樣取景(第103頁)
- 2 4 攝影元素的安排(第107頁)
- 2 5 賓主分明定位清楚(第111頁)
- 第五章 | 光影與色彩(第115頁)
- 2 6 捕捉感覺表現光與色(第117頁)
- 2 7 曝光的選擇(第121頁)
- 2 8 與光談情說愛(第125頁)
- 2 9 色彩管理大學問非小事(第129頁)
- 3 0 好色沒有萬靈丹(第133頁)
- 第六章 | 光色與時間的對話(第137頁)
- 3 1 破曉之光(第138頁)
- 3 2 日出後(第142頁)
- 3 3 清晨之光(第144頁)
- 3 4 白天光(第148頁)
- 3 5 黃昏時刻(第152頁)
- 3 6 華燈初上(第156頁)
- 3 7 星月之光(第160頁)
- 3 8 暗夜微光(第166頁)
- 3 9 四季之光(第168頁)
- 4 0 人造光(第172頁)
- 第七章 | 光的遊戲(第177頁)
- 4 1 光影追逐(第178頁)
- 4 2 立體感再次反轉(第182頁)
- 4 3 逆光(第184頁)
- 4 4 風雨中的自然光(第188頁)
- 4 5 光的線條(第192頁)
- 4 6 層次的溫柔(第198頁)
- 4 7 善用人造光(第200頁)
- 4 8 光的表情(第202頁)
- 4 9 反射光(第206頁)
- 5 0 光的經營(第210頁)
- 第八章 | 風格(第215頁)
- 5 1 寫下拍照時的想法(第217頁)
- 5 2 發揮己長(第221頁)
- 5 3 補己之短(第225頁)
- 5 4 五百選一就是攝影家(第229頁)
- 5 5 照片承載的訊息(第233頁)
- 5 6 拍、被拍和看的人(第237頁)
- 5 7 解讀影像的功力(第241頁)
- 5 8 能拍、能挑、能講,才算完整(第245頁)
- 5 9 他人的意見(第249頁)
- 6 0 止於至善(第253頁)
紙本書 NT$ 400
單本電子書
NT$
280
同分類熱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