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意6大警訊,可避免慢性病纏身,還能防衰老

文:Peter Attia, Bill Gifford / 發表日期:2024-10-09


你有很高的機率,可能死於四大慢性衰老疾病:心臟病、癌症、神經退化性疾病、第二型糖尿病與相關代謝功能障礙。

慢性衰老疾病可能會殺死大多數的人,但現代醫學並沒有真正掌握何時及如何治療這些疾病。醫學2.0通常將這些疾病視為完全獨立。

我們治療糖尿病,彷彿它和癌症及阿茲海默症無關,儘管糖尿病是這兩種疾病的主要風險因子。

我們試圖一次解決一個疾病,彷彿這些疾病彼此互不相干,事實上,隨著年齡增長,我們遇到的幾乎所有問題的潛在風險因子,無論是我們經歷的疾病,還是伴隨而來的衰弱和失能,都有共同的核心病理機轉。

事實證明,當中有許多相同的風險因子,是相對容易減少、甚至消除。尤其是它們有某些共同的驅動因素,很容易受到某些戰術和行為改變的影響。

醫學最大敗筆,是試圖在錯誤時間內治療所有這些病症,在病灶根深柢固才治療。結果,在我們還有機會戰勝疾病、改善健康,還有可能延長壽命時,卻忽略以下重要警告跡象、錯過醫療介入機會:
  1. 在每年體檢時拿到的典型膽固醇檢驗結果,以及背後的許多基本假設(例如「好」和「壞」膽固醇),會產生誤導且過於簡化,以致根本沒什麼用處。它並沒有充分告訴我們,你可能死於心臟病的真正風險。在阻止心臟病方面,我們做的遠遠不足。
  2. 數百萬人罹患鮮為人知且診斷不足的肝臟疾病,那很可能是第二型糖尿病的前兆。然而,處於這種代謝紊亂早期階段的人,驗血結果通常顯示正常。不幸的是,在現今不健康社會中,「正常」並不等於「最理想」。
  3. 導致第二型糖尿病的代謝紊亂,也會促使心臟病、癌症和阿茲海默症發生。解決代謝方面的問題,可能會降低這些殺手級疾病的風險。
  4. 幾乎所有的飲食法都很類似:可能對某些人有幫助,但對大多數人沒什麼用。你該著重的是營養生物化學,即你吃下肚的營養組合如何影響你本身的代謝和生理功能,以及如何利用數據和科技,制定最適合你的飲食模式。
  5. 大多數人都不知道,有一種巨量營養素需要特別留意:不是碳水化合物,也不是脂肪,而是隨著年齡增長變得至關重要的蛋白質。
  6. 運動是目前為止最有效的長壽「藥物」。在延長壽命、維持認知及身體功能方面,沒有其他醫療措施能比得上運動。但大多數人做的還遠遠不夠,或用錯誤方式運動,導致弊大於利。
我們應該找出這些慢性疾病的共通性,而不是視為各自不同的疾病。例如為了改善代謝健康和預防第二型糖尿病而採取的措施,幾乎肯定會同時降低心血管疾病、癌症和阿茲海默症風險。

 ►►本文摘自:《超預期壽命


超預期壽命:如何有效預防、延緩、逆轉慢性病及衰老,長壽的科學與藝術,重塑你的每一天
電子書 NT$ 750
紙本書 NT$ 1000
本期內容簡介
全球銷售突破170萬冊、版權售出近40國
醫學權威、商界名人、頂尖教練、國際媒體爭相引用,讓人生為之一變的新經典
超預期壽命Ⅰ 提供健康長壽的全新觀點,
幫助你有效預防、延緩、逆轉失智、癌症、糖尿病、心臟病和衰老。
超預期壽命Ⅱ 提供健康長壽的實踐指南,
幫助你從運動、飲食、睡眠、情緒健康到用藥,做好自我健康管理。
✦✧✦
為什麼一套內容厚重的健康/醫學/科學書籍,會受到各界菁英和廣大讀者的關注和喜愛?
我們可能活得比想像的更久,但對大多數人來說,如何健康到老,卻是一大挑戰。現代醫學(即醫學2.0)在防治慢性衰老疾病方面,往往干預時機太晚,並常以損害健康或生活品質為代價來延長壽命。
在約翰霍普金斯醫院、美國國衛院國家癌症研究所接受訓練,史丹佛醫學院畢業的長壽專家阿提亞,曾是拳擊手、馬拉松游泳健將,自認心臟很強的他,在36歲那年,驚覺自己有胰島素阻抗,而且有早逝於心臟病的風險。這個發現促使他開始探索長壽之道,研究如何預防、延緩、甚至逆轉那些導致大多數人死亡的慢性衰老疾病:心臟病、癌症、神經退化性疾病、第二型糖尿病與相關代謝功能障礙。
他將這四大慢性衰老疾病稱為「四騎士」,運用最新科學為基礎的醫學3.0與營養3.0,提出3大策略、5大戰術,幫助讀者不僅能夠更長壽,在身體、認知和情緒上也更健康。這本內容與銷量都極具開創性的健康長壽指南,挑戰了傳統醫學思維,也揭示預防慢性疾病和延長健康壽命的新方法。
一個50歲的人比一個30歲的人更健康的話,到底誰比較老呢?
慢性病不是從中年開始,而是早在20多歲、30多歲,甚至十幾歲的時候就開始了。儘管你的體檢報告顯示正常,自認吃得很養生,你仍可能不健康,因為達到標準值,並不等於最佳狀態,更無法確保你可以遠離疾病。
當別人加速老化,你卻可以愈活愈年輕!因為你比別人早知道:
為什麼例行健檢結果正常,卻仍可能不健康,如何知道自己有哪些健康風險並及早避開?
為什麼管理好、控制住代謝健康,慢性病與衰老都是可以預防、延緩、逆轉的?
為什麼有時候乖乖聽醫師的話,反而會讓你藥愈吃愈多、劑量愈吃愈重?
為什麼你可能已患有一種極為常見的肝臟疾病,但連你的醫生也不知道?
為什麼你自認吃得很養生、對糖和油忌口,也常運動,卻還是一堆毛病?
一本風靡健康、保險、運動、科技、養老產業的國際暢銷書,全方位解讀健康長壽的新科學與新生活指南,帶你遠離疾病的威脅、擺脫老化的重力!
健康的可塑性,遠比我們想像的更強韌。有了正確的目標、策略與戰術,就可以為人生規劃一條不同的道路,讓你比你的基因更健康長壽,讓每一個十年,都比前一個十年更好。
 
【各界推薦】
一本會改變你一生的書。 ——歐普拉
極具權威性,對長壽這個複雜主題進行了全面而嚴謹的探討。對於衰老疾病,以及可以幫助我們更長壽、更健康的策略與工具,有令人讚嘆的見解。不僅讓人驚喜,同時引發我們對長壽的新思考。
——穆克吉(Siddhartha Mukherjee),《萬病之王》作者、普立茲獎得主
阿提亞是我一生都會信任的人。
——休傑克曼(Hugh Jackman),第 70 屆金球獎音樂/喜劇類最佳男主角
迄今為止最準確、最全面的健康指南。不僅內容豐富,而且非常重要。
——休伯曼(Andrew Huberman),史丹福大學醫學院神經生物學教授
徹底改變我對衰老的看法,這本書有望成為你讀過的最重要的書之一。
——李維特(Steven D. Levitt),《紐約時報》暢銷書《蘋果橘子經濟學》作者
不僅探討延長生命的科學,還探討延長生命活力的科學。
——佩瑞爾(Esther Perel),《紐約時報》暢銷書作家、心理治療師
管理好代謝健康,才能遠離4 大慢性疾病,對日常自我保健是非常重要的指南。
——許惠恒,國家衛生研究院副院長、前糖尿病學會理事長、前北榮與中榮院長
這本書不僅助人延長壽命,更能提高生命品質,在健康狀態下享受長壽。
——吳明賢 台大醫院院長
提供正確、最新且可行的健康觀念與新生活指南。如何力行,就寫在書裡了。
——邱瀚模,台灣大學醫學院內科臨床教授、台大醫院健康管理中心主任
預防醫學的概念已倡導許久,仍未成為主流,書中提出詳盡且經過扎實科學驗證的策略、工具與戰術,從不同角度探討,幫助你轉移各種風險,不僅延年益壽,更能過有品質的生活。
——楊宜青,成大醫院高齡醫學部主任
我相信,每一位讀者都能從這本書中獲益,找到適合自己的健康管理方法。
——劉博仁,台灣基因營養功能醫學會理事長
 
吳明賢 台大醫院院長、邱瀚模 台大醫院健康管理中心主任 
許惠恒 國家衛生研究院副院長、許瑞云 醫學博士
楊宜青 成大醫院高齡醫學部主任、劉博仁 台灣基因營養功能醫學會理事長  
蔡亭芬 陽明交通大學生命科學系暨基因體科學研究所終身特聘教授 一致推薦
詹鼎正 台大老年醫學部主任 專業審訂



還沒安裝 HyRead 3 嗎?馬上免費安裝~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