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寫壞的共產黨日記,卻成為經典「勞工三部曲」之一
出版將近90年後,史坦貝克的「勞工三部曲」第一部《背水一戰》(In Dubious Battle)終於迎來華語圈第一個中譯本。不過讀完小說,眼尖的讀者或許會有點好奇,明明這是一場共產黨組織動員下的罷工故事,怎麼書介文案裡,對「共產黨」三字幾乎隻字未提?其實背後是有原因的,而且「共產黨」元素還差點讓出版社毀約不出版呢!究竟是怎麼一回事,且讓我娓娓道來。
貧困的年代,工會蓬勃發展的年代
先從時代背景開始說起。1929年10月華爾街股市崩盤,為10年的經濟大蕭條揭開了序幕。經濟大蕭條重創勞工生計,失業率一度高達將近25%,工作條件更是竭盡壓榨與剝削之能事。勞工被逼得快活不下去,隨機爆發的小規模罷工時有所聞。以加州為例,1930-1932年間就有超過40起農場工人罷工。只不過,這些隨機起義、毫無章法策略的罷工多半在政府與資方夾擊下,失敗收場。
轉機出現在1933年,羅斯福總統推動新政,《國家工業復甦法案》(National Industrial Recovery Act)保障了勞工組織起來、集體協商的權利。工會動員群眾罷工,對資方施壓的力道也大幅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這個時期,工會性質也從原本的「職業工會」(以從事特定類型工作或具有專業技能的勞工,組成的工會),改變成「產業工會」(由同一地區內從事同一產業工作的工人,和同一工廠內不論工作職種的工人,組織而成)。這下子,為數龐大的非技術性工人也被涵蓋在內,像是生產線工人。這類產業工會通常態度也較為激進,事實上很多都是由共產黨、社會主義者或無政府主義者所領導,將老闆視為階級敵人。
共產黨的好機會
美國共產黨是在1919年成立的。1930年代,入黨和退黨流動頻繁,但黨員人數大約維持在5萬人上下。
1930年代的經濟困境,自然被共產黨視為大顯身手的好機會。1932年底開始,共產黨透過「罐頭工人與農工工會」(Cannery and Agricultural Workers’ Industrial Union),為加州農場工人提供經驗豐富的罷工領袖,他們知道怎麼帶風向、找資源,操作民氣,提高達成勞工訴求的勝率。
共產黨涉入的其中一場聲勢浩大的罷工,便是1933年10月的聖華金谷(San Joaquin Valley)採棉工人大罷工。它後來成為史坦貝克《背水一戰》重要靈感來源。
此罷工行動起因於低薪問題,有橫跨6個郡、高達1萬2千名採棉工人響應罷工,長達24天。棉田主人不但拒絕讓步,還持槍強逼拒絕工作的工人離開工寮,更對和平遊行抗議的工人開槍,造成2死7傷的慘劇。後來在地方政府介入調停後,勞資雙方各退一步,以工人獲得微幅加薪,才終於為罷工行動劃上句點。
當史坦貝克遇上共產黨
史坦貝克有好幾個好朋友都是「罐頭工人與農工工會」的支持者,也經常協助其他組織工人和發起罷工的行動募集資源。因緣際會之下,史坦貝克認識了許多第一線的罷工策動者和參與者,因而得以近距離觀察到他們的行為舉止和說話方式。有段時間,甚至有些年輕的共產黨信徒會定期跑去史坦貝克家裡吃飯聊天,接受他的接濟。他們總是好餓好餓,眼裡總是散發出宣教般的光芒。史坦貝克不是共產黨信徒,但他聽著、收在腦子裡,寫進了《背水一戰》裡。
最關鍵的靈感來源,則是一位化名為賽基爾.麥克基迪(Cicil McKiddy)的24歲的年輕共產黨員。他曾經參與聖華金谷棉田罷工事件,1933年底時正躲在史坦貝克住家附近避風頭。他在棉田罷工期間加入罐頭工人與農工工會陣營,負責打字、打雜和在各工寮間跑腿傳話,第一手觀察到罷工領袖派特.錢博斯(Pat Chambers)如何策動、思考和行動。史坦貝克如獲至寶,便出錢請他說出自己的故事。
史坦貝克便是以麥克基迪對罷工領袖錢博斯的描述,發展出《背水一戰》的故事主軸和主角麥克。也因此,史坦貝克給小說的最初設定是「共產黨勞工組織者的日記」,稱之為《一名共產黨員的短暫一生》。
不太符合共產黨,卻有夠激勵人心
史坦貝克的出版社老闆科維奇(Pat Covici)連書稿都沒看,就跟史坦貝克簽約答應出版這本書。可是,好巧不巧,當史坦貝克把稿子寄去出版社時,科維奇正好出差中,書稿落到一個名叫哈利.布洛赫(Harry Bloch)的編輯手裡。這人自認是馬克思主義的專家,他讀完書稿,認定史坦貝克對於共產黨的組織運作根本一竅不通。於是寫了洋洋灑灑三大張拒絕信,把這本書批得體無完膚,還直接跟史坦貝克解約。
史坦貝克接到信大傻眼,以為是科維奇授意的決定,差點扭頭跟別家出版社簽約去了。幸好科維奇回來趕快澄清誤會,還把布洛赫開除,才終於安撫了史坦貝克,保住出版《背水一戰》的權利。
不過科維奇內心還是有點不安:「會不會布洛赫其實是對的呢?會不會史坦貝克對共產黨的描述真的有誤呢?」於是他又偷偷將書稿送給《紐約時報》書評家約翰.錢柏林(John Chamberlain),這位耶魯大學畢業的高材生、左派份子再次委婉地認證:欸……共產黨好像不是這樣組織群眾的耶。可是,人生最重要的就是這個「可是」──有沒有把共產黨寫對,根本不是這本書的重點,它「充滿戲劇性而且有夠激動人心!」
至於史坦貝克為何沒把共產黨寫對,可能有幾個原因。他從來就不是共產黨的信徒,未必有深入了解或涉入共產黨組織工作。而他取材的對象,也未必完全服膺共產黨思想,聽從黨的指揮,他們只是務實的群眾運動領袖,擷取共產黨的動員技巧來達到訴求。以前文提到的罷工領袖派特.錢博斯來說,他就曾表示,共產黨意識形態對他們來說並不重要,而黨給的動員操作手冊根本只是「一堆屁話」。
所以,既然這本書本質上更貼近群眾運動,書籍介紹文字就不把共產黨三字擺出來混淆讀者們的視聽啦。
美國60年代的民權鬥士馬丁.路德.金恩博士曾說:「公民抗爭的機制,是由人類的所有缺點和優點建構而成的。」史坦貝克當年的群眾運動或許已經事過境遷,然而,背水一戰》事裡,那些因人性而產生的衝突,以及由人性優缺點建構成的群眾行為,卻是古今共通的,仍舊值得今日讀者一讀。
本期內容簡介
大部分的時候,就連你想幫助的人也會恨你,這你知道嗎?
時間是1930年代美國加州。托格斯谷數千公頃的蘋果成熟了,數千名採收工人跋涉前來做工,農民協會卻突然宣佈大幅減薪。工人的憤怒像黑煙、像快燒開的水,他們憤怒得想吐,卻對現況無能為力。
身經百戰的工運組織者麥克,和為了擺脫對生活的絕望感而入黨的菜鳥吉姆,他們奉黨之命,來到托格斯谷組織工人發動罷工。
「最高指導原則是──利用你手邊的一切材料。……一定要慢慢來,必須由他們自然產生的人來領導,我們可以教他們方法,但是他們必須自己來。」麥克傳授抗爭要領,吉姆聽著,流露出信仰般的堅定眼神。抗爭猶如戰爭,沒有私人情感存在的空間。即將臨盆的少女、工傷的老人、慘死槍下的同志……都是凝聚向心力、爭取輿論支持的有利工具。就算手段並不光彩,但快被逼死的人不需要遵守任何規則。
罷工爆發後,被趕出工寮的上千名工人如何找到新的棲身之所?被切斷資金和糧食的他們會不會活活餓死?當警察淪為暴力私刑的幫凶,媒體淪為果園主的傳聲筒,還有罷工陣營中的內奸和外地湧入搶工作的替代工人在破壞罷工……
面對重重阻礙,麥克和吉姆要如何利用這頭名為「群眾」的野獸,去打贏這場背水之戰?
*創作背景*
「研究群眾的人都以為群眾是人,但它不是,它是另一種動物,
它不是人類,就像狗不是人類一樣。
吉姆,如果我們能夠好好利用它,就太棒了,
可是我們知道的不夠多。它一旦啟動,什麼事都幹得出來。」
──約翰.史坦貝克,取自《背水一戰》
大規模的抗爭運動,看似隨機爆發、無從預期,激情、野蠻且毫無意義,
實則是精心策劃與執行的理性集體行動。
從食物、衛生,到假消息、罷工糾察和塑造輿論,策動群眾起義是一門藝術,足以改寫歷史。
這部小說成書於1936年,與後來的《人鼠之間》(1937年)、《憤怒的葡萄》(1939年),合稱「勞工三部曲」,奠定了史坦貝克社會寫實作家的崇高地位。
1930年代是美國勞工運動蓬勃發展的年代。羅斯福總統推動「新政」,使得受經濟大蕭條重創生計的勞工,獲得了由工會代表與資方集體協商、談判的法律保障。原本隨機爆發、毫無計畫的小規模罷工事件,逐漸轉型為由有經驗的領袖帶頭,有策略地募集資源,組織群眾,發動大規模罷工,大幅提升了抗爭力道。
史坦貝克結合1933年8月的太格斯果園(Tagus Ranch)採桃工人大罷工,和10月的聖華金谷(San Joaquin Valley)採棉工人大罷工,兩大罷工中的重要元素,血淋淋呈現了資方對勞工的剝削與壓迫。
最難能可貴的是,當同時期的其他罷工小說以勞工為主角,將勞工塑造成無辜無助的受害者,史坦貝克卻超前時代,將焦點放在策動者身上,揭示了社會運動背後的殘酷現實和群眾的破壞力。
對今日的讀者來說,《背水一戰》是一段歷史縮影,更是一部探討群眾運動、群眾行為的經典。歐巴馬將本書列為影響他最深的十本書之一,背後原因很可能就是書中述及的社會運動草根動員概念,畢竟2008年,歐巴馬正是靠著善用這樣的動員技巧,而成功贏得美國總統大選的。
*這裡有更多經典故事的幕後花絮*
臉書:Onethought.publishing
Podcast節目:一念愛讀書
一念網頁:https://onethoughtpublishing.blogspo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