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SPRINGS裡的「ARTS」&「COFFEE」|公共藝術篇

圖文/吳東龍 / 發表日期:2025-04-14
基於改善未來生活方式而提出「WELL-BEING TOWN」為概念的大型複合式商業設施〈GREEN SPRINGS〉,座落在〈昭和紀念公園〉與立川市街景之間的區域,定位為「城市的縁側」,在建築設計上更優先考慮如何能兼顧在自然療癒下達到平衡點,因此建築棟不但圍繞著綠意盎然的廣場而立,透過檐下的露台和可以完全打開的共享空間互相連接,這樣開放式又賦予彈性的設計,有效地將建築的內外空間緩和地連接起來,塑造出內外環境和諧共生的無邊界空間。

這裡的公共藝術同樣也以「WELL-BEING」為主題來創造,將連結「未來」、「環境」與「記憶」概念,錯落在或高或低的不同區域內,為空間增添人文色彩。我挑選其中幾件有趣的作品分享,包括有:
◎《mirai》(未來):是一個將從2020年到2119年100年的「未來」視覺化的雕塑,由駐東京的法國建築師Emmanuelle Moureaux創作。作品由五層結構組成,正面從2020年開始,依次排列著2020的四個數字,接著是2021、2022……直到2119年,隨著每一層的遞增展現不同的年份,這100組數字塗裝著100種顏色,正是Emmanuelle Moureaux最具特色的色彩風格,在公共空間裡希望大家能從正面、側面、後方、甚至是架高單軌電車上等不同的角度欣賞,並想像「未來」。

◎《上昇輝竜》是中村哲也的作品,作品同時將自然界鳥類的曲線與飛行工業的時尚感融入其中,採以抽象的形態來創作,其中三根支柱高高撐起結構,創造出一個仰望空中的視角,在晴天時與藍天形成對比,陰天時則融入天空,到了夜晚透過燈光照射彷彿浮現於夜空,呈現出不同效果,也象徵著新時代的公共藝術。作品命名為「上昇輝竜」,是一件彷彿能提升運氣的雕塑作品,給人強烈的上昇感受。

◎《NEHAN》是一件出現在連結兩棟建築空橋上的作品,藝術家Akari Uragami取自日文「涅槃」的發音。作品出現的圖案意味著原本無關的事物交織在一起形成了某種形狀,但永遠不會真正合為一體,但也正因旁邊有這些東西,才決定了自己的輪廓和顏色。作品主要呼應〈GREEN SPRINGS〉因為聚集、連結眾人而形成了新的文化,並起了重要作用,也塑造了一個不斷變化並持續進行的世界。

◎《TELEPHONE AFTER ALL》:曾是人們聯繫並縮短距離的公用電話,已從日常生活消失,透過創作團隊 「Urban Knit」的這件作品出現,營造出非日常感,並設計一種讓這件作品與人們互動的機制,從而重新認識彼此交流信息的「價值」。通過創造讓人們停下來並與作品互動的契機,旨在將這個設置地點的樓梯空間,轉變為一個可以讓人們停留並享受的悠閒空間。 <

〈GREEN SPRINGS〉
東京都立川市緑町3−1
https://greensprings.jp/

【 延伸閱讀 】

東京再發現100+:吳東龍的設計東京品味入門指南【隨書附『東京散策TOKYO WALKS地圖』別冊】
電子書 NT$ 322
紙本書 NT$ 460
本期內容簡介
TOKYO
EAT & DRINK
SHOPS
CULTURE
STAY
WALKS

【東京設計旅行GUIDE】
好物×店家×品味×風格×美感
——100+最新東京設計MUST KNOW終極推薦——

※隨書附『東京散策TOKYO WALKS地圖』別冊※


◢◢◢ Tomic’s Design Tokyo
 
清澄白河|淺草|築地|銀座|新橋|竹芝|台場|京橋|丸の內|日本橋|小伝馬町|馬喰町|浜町|鶯谷|上野|秋葉原|紀尾井町|水道橋|大塚|赤坂|六本木|白金台|虎ノ門|淡路町|北青山|南青山|表参道|渋谷|新宿|代々木|代官山|恵比寿|目黒|中目黒|品川|下北沢|桜新町|横浜|千葉|埼玉

設計與生活息息相關,歷經6本《設計東京》系列暢銷書,日本設計美學觀察家吳東龍,暌違5年全新力作《東京再發見100+》,帶領讀者重返日本設計生活現場,看見解封前後(2018至2023年間),誘使我們總想一再造訪,親身感受其豐厚又多變魅力的城市——東京,有哪些一樣?哪些不一樣? 
 
本書從日常生活必須的「食衣住行娛樂」出發,嚴選100+從都心擴散的全新地點——特色店家、設計良品、文化設施、風格旅宿、必訪區域——從概念、目的到硬體設施,從東往西、從北到南,提供每個景點的看點與新鮮發現;此外,透過設計旅行、透視景點、深度專欄、散步路線等角度,為讀者規劃深具巧思與脈絡的東京設計體驗指南。


◢◢◢ ただいま!回到東京了!

當2022年再訪東京時,朋友問我,去那麼多次了還有地方沒去過嗎?

「欸!是東京耶~」這回答意味著東京永遠都有新發現,即便2019年底因COVID-19的疫情,連眾所期待的2020奧運都變了步調,城市發展節奏也都隨之放緩,不過,由於東京的城市計畫原本就不走短程規劃,因而許多大型商業設施仍陸續完成,也讓疫後探訪東京時,仍有倍感新鮮之處。

「ただいま!回到東京了!」我在心中對自己說。


◢◢◢東京,永遠都有新發現!

Ⓐ TOKYO FOOD& DRINK | 東京吃喝26+——
深呼吸、品嚐一杯看似簡單的咖啡,卻是味道精準且充滿層次感,鮮奶油與甜味讓人喝上一口就感到幸福難忘,一杯充滿了職人精神的講究,是回東京一定要做的事。(還有甜點喔~)
 
Ⓑ TOKYO SHOPS | 東京採買22+——
沉澱且能仔細品味好物的場域有哪些?家具、家飾、花藝、餐具、廚具、雜貨、服飾、手作、生活道具……來東京除了SHOP & BUY,逛街之餘更要體驗店家空間的魅力氛圍。
 
Ⓒ TOKYO CULTURE | 東京文化20+——
美術館、博物館、藝廊、文化設施……到東京怎能不好好感受藝術的創造性?從當代藝術到日本繪畫作品,還有那些隱匿巷弄間的可愛書店,都能增進與美好生活間的連結。
 
Ⓓ TOKYO STAY | 東京旅宿20+——
除了主題與風格,更從一間旅館的企劃、設計、家具、建材、營運等軟硬體,自成一格的運作與概念,尋找獨一無二、滿足五感的住宿體驗場所,來東京務必要睡好一點!
 
Ⓔ TOKYO COLUMN | 東京專欄7+——
深入觀察疫後東京的變化、商場風格、旅館趨勢、生活風格商店、日本不動產的創舉、扭蛋與設計、旅行與品味……以不同面向切入東京,提供作者觀點與個人意見。

Ⓕ TOKYO WALKS | 東京散策100+——
以東京10個區域規劃出10張地圖路線,超過200個精選地點,一日一路線,滿足步行東京的散策路線,敬請酌量使用,欣賞沿路風景享受美好之際並當心鐵腿。


「東京,充滿了讓我想從床上跳起來,收緊核心起身出發的魅力景點!」——吳東龍

還沒安裝 HyRead 3 嗎?馬上免費安裝~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