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人生的四個真相

文:麥可.歐平(Michael Olpin) / 發表日期:2023-04-28
     
Photo by Arturo Rey on Unsplash
 

人生當中,除了生死交關或危害到身體的情況外,沒有哪個事件本身是有壓力的,但你如何解讀一個事件,卻可能帶給你壓力。

區平有次經過課堂,看到他的學生菲利普正在教室裡吃午餐。他向前打招呼,沒想到菲利普跟他說自己正為了一些事煩惱:菲利普和太太的關係出了問題,公司合夥人還打算對他提出告訴,還有下週有兩個重大考試,手邊有好幾份報告要交。菲利普表示壓力真的很大,心情非常沉重,向區平求助︰「我該怎麼辦?」

區平沉思片刻後,回答說:「菲利普,我覺得你應該好好享用你手上的優格。」

此時,無論菲利普是否享受他的優格,都不會改變他所處的現實、那些已經發生的事情,或未來即將發生的事情。但好好享用優格,卻能改變他當下的思考模式,幫助他解壓,甚至可能讓他有更寬廣的角度去看待眼前發生的事,而不是一味衝動地逃避或迎戰。

當單純觀察眼前呈現的狀態,完全把心思放在此時此刻看到或所做的事情上,我們的心思就不再與未來或過去的思想競賽;我們只會享受沉浸在當下時刻。

但專注當下,其實是一大挑戰,畢竟許多人都沒有受過這樣的訓練。

各種壓力幾乎隨時湧上心頭,雜念太多,同時朝一個以上的方向思考,很可能會引發壓力反應,因為我們的神經系統根本無法區別事件是發生在過去、未來,還是現在。

在意識到威脅時,神經系統會瞬間活躍,替我們做好準備迎向危險。當身處危險,這確實是不可或缺的反應,但對於像是昨天跟誰爭吵,或是下週截止期限快到了,這些並非生命交關的事件,引發壓力反應就太不明智了。

關於身、心、靈、腦的四個真相,有助你專注當下。

首先,你一次只能夠專注一件事。你也許同時注意到很多事,但只能用心關注一件事。

其次,你有選擇的自由。你可以選擇任何想要思考的事,而對於任何事,也都可以保持開明清淨,不拘泥於某個特定看法。

第三,你能夠直接體驗到的只有此時此刻,只有眼前與當下。你可以想到未來和過去的事件,但你無法在此時此刻直接體驗昨天的晚餐,也無法直接體驗明天的會議。當下經驗才是唯一真實的現實;其他的一切都是過去或未來,不再真實或尚未成真。

第四,除了非常罕見情況(機率少於0.01%),當下這一刻往往是沒有壓力的。但當我們把心思放在未來或過去,並把威脅的念頭摻雜進過去的事件或對未來的想法時,就啟動了壓力反應。一想到未來某個事件,以及可能伴隨的痛苦情境,心就擔憂不已;當想起過去令人痛苦的事,內心就充滿悔恨。

以下思維轉換方式,可大幅提升你當下的想法︰

• 以感激取代抱怨,你會感到喜悅、寧靜、滿足。

• 以探索取代恐懼,你會感到充滿可能性,更盡情發揮。

• 以觀察取代批判,你會感到沉靜。

• 把問題當作挑戰,你會感到熱情、動力十足。

• 盡力與量力而為,而非強求,你會放下執著。

• 以寬恕取代憤怒,你會感到平和。

• 接納自我而非自卑,你會感到平靜、放鬆。

• 以同理心取代以自我為中心,你會感同身受。

當我們感受到安全,壓力反應就會自動關閉。


►►本文摘自:《做自己心智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