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不被過去束縛,與家人重新開始?
文:羅伯特.沃丁格, 馬克.修茲 /
發表日期:2023-07-16
Photo by Jessica Rockowitz on Unsplash
每個家庭成員都會對彼此形成印象,然後一再強化那個印象:我姊姊總是愛使喚人……我爸爸總是找我麻煩……我先生從來不會注意到任何事……我們稱為「你總是/你從不」陷阱。我們很早就開始累積與家人的經驗,因此我們對這些關係的預期會成為很深的烙印,之後發生的任何事,不論多麼細微,往往也會被自動放進那個舊的印記中。我們必須記得,我們會變老也會改變,所以同樣的我們的家人也會。如果總是認定家人就是不好,我們也許就看不到他們的改變。
「我爸今天居然打電話給我,以前他都覺得是我該主動聯絡。」
「我女兒今天晚上教弟弟功課。我沒想到她會幫弟弟,我要記得謝謝她。」
「我婆婆並不總是支持我,但是小孩最近生病時,她很幫忙。」
我們可以練習問:有什麼是我以前從未注意到的?
感恩節聚餐,當你被迫坐在一直逼大家去學寫程式的妹婿旁邊,或是被某個阿姨攔住、一直大談她家養的比熊犬,這時試著在心裡默念那個問題,至少努力幾分鐘(畢竟忍耐總有限度)。「這個人有什麼是我以前從未注意到的?」你可能會有出乎意料的發現。
可以確定的是,我們在人生中遇見的人,沒有一個人是能被完全了解的。總有更多可以發掘的東西。而發現這些東西,可能有助於矯正偏見,改善我們和家人之間的關係。
家庭值得我們努力
家庭有時感覺比實際上更恆常不變。我們覺得家人永遠會在身邊,也永遠會像現在一樣。但是隨著家庭成員各自進入新的生命階段,我們扮演的角色也會改變,而家庭問題會開始形成,往往就是在這些轉變發生、但我們沒注意到時候。青少年不再需要兩歲時需要的那種關注;父母或祖父母在八十歲時比六十歲的時候更需要幫忙;新手媽媽或許需要家庭成員的幫助,但不需要他們的指教。有時候我們可能得問自己:對現在處於這個階段的家人,我能扮演的適當角色是什麼?
除了角色轉變所導致的新挑戰,家庭也可能因為或大或小的原因而逐漸疏遠。小爭執也可能導致疏離,最後導致重要家庭關係的結束。
每個家庭都有獨特、複雜的情感結構,家庭也會以其他人際關係所沒有的方式影響我們。家人間共享的歷史、經驗與血緣,不是其他關係所能比擬。沒人能取代我們認識了一輩子的人。更重要的是,沒人能取代認識了我們一輩子的人。儘管有挑戰,但這些關係值得我們投入心力呵護經營,堅持不懈,並且懂得欣賞和感謝來自這些關係的正面事物。本書作者之一鮑伯回想自己年輕時,有一次對父母非常生氣,有個叔叔把他拉到一旁。「我知道你生氣,」叔叔說,「但是別忘記,再也沒有別人會這麼在乎你。」
想強化家人之間的連結,你可以主動出擊。有兩個方法提供你參考:
首先,從自己開始。
你對家人有哪些自動反應?你是否會根據過往經驗很快下評論,阻斷了事情有不同發展的機會?
有件簡單的事大家都能做,就是留意自己「希望某個人變得跟現在不同」的時刻。我們可以自問:如果我容許這個人做自己、不評斷他呢?這會讓一切有何不同?體認到另一個人本來的樣子,並且接受這樣的他,對深化連結大有助益。
第二,慣例很重要。
家人很需要經常往來。這適用於同住的家庭,但尤其適用於分居各地的家庭。經常性的聚會、晚餐、通電話與傳簡訊,加起來就是凝聚家庭的力量。隨著生活變化且愈來愈複雜,建立新的家庭儀式有助於保持家庭關係活絡,免於枯萎。
某種層面上,哈佛研究就是關於家庭故事的大型實驗。當我們打開個人檔案,興起瀏覽家族相簿的懷舊感時,我們是帶著調查的精神在做研究。但你不需要研究補助和學術機構的支持,也能挖掘自己家族中的寶藏。你只需要好奇心和時間,就可能會有意想不到的發現。
►►本文摘自:《美好人生:史上最長期的哈佛跨世代幸福研究,解答影響一生最重要的關鍵》
【 延伸閱讀 】
EPUB
美好人生:史上最長期的哈佛跨世代幸福研究,解答影響一生最重要的關鍵
電子書 NT$ 364
紙本書 NT$ 520
本期內容簡介
★亞馬遜編輯精選最佳非文學、分類榜TOP1 ★TED Talk TOP10
★國際媒體重磅推薦:《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時代雜誌》、《波士頓環球報》、《衛報》、Kirkus、TODAY、CNN、CNBC、NPR、《哈佛商業評論》、《哈佛校報》(Harvard Gazette)、《哈佛深紅報》(Harvard Crimson)
我們最不擅長的,就是經營自己的人生。
每個人都充滿矛盾又極為複雜,在追求滿足的路上,經常誤入歧途,僅靠自己的閱歷,摸索不出人生的全貌。
哈佛成人發展研究是最著名的跨世代幸福研究,從1938年開始,橫跨三個世代、持續近百年,研究躋身贏者圈的哈佛菁英,也追蹤波士頓貧民區的弱勢人生,連美國前總統甘迺迪也是研究個案,是史上歷時最久的龐大人類境況研究。
研究記錄參與者從兒時煩惱、初戀、一路上做的選擇,直到生命最終的時光,翻閱每個研究檔案,就像快轉人生,窺見未經剪輯、也不受回憶扭曲的真實人生經歷。
人生充滿轉折,上千個真實的人生境遇,揭露影響一生的重要關鍵。
本書作者沃丁格博士與修茲博士,是哈佛研究第四任主持人。兩人從這涵蓋過千人、持續近百年的研究中,得出意想不到的結論:贏在起跑點不是成功人生的保證,童年經驗、個性、出身,都不能決定幸福,最能確保一生品質的,只有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培養正向的人際關係,這是風雨人生的溫暖保護。
沒有人的命運被刻在石頭上。人生是沙地上的畫,現在改變,就畫出美好。
我們一生中最重要的身份、行為、與經驗,都與人際關係緊密相關。但人際關係既麻煩、捉摸不定、更難以掌控,我們很容易選擇與人保持距離、靠自己就好,或者認為自己的人際關係已經沒救了、一切都太遲了。
兩位作者在書中深入挖掘不同的關係類型,包括哪些事對於長期親密關係很重要、早期家庭經驗對身心的影響以及我們可以如何應對、職場上常被忽略的人際交流機會,以及各式各樣的友誼可以帶來哪些驚人的好處。書中也分享許多研究洞見與方法,面對人生中的各種關係,我們都有能力促成正向改變。
親密關係——最懂我們的人,也是能傷我們最重的人。伴侶是我們人際宇宙的核心角色,與另一半的關係也會連帶影響生活的其他領域。如何面對親密關係中的挑戰,體會愛人與被愛的喜悅?
家人之間——家對有些人來說是溫暖,有些人是疏離,對多數人而言,是一言難盡。家人是我們認識最久、關係最複雜、往往也是最難和解的人。如何在人生的旅程上不斷調適與家人的關係?
工作夥伴——職場上的關係很重要、卻也充滿風險,我們為了自保,時常選擇寂寞。現實是,人生大半都在工作,職場上的關係比我們想像的更直接影響生活品質。跟同事真的可以交心嗎?
美好人生,不在功成名就、財富自由之後的遙遠未來;
美好人生就在當下,從此刻到往後的每一天,珍惜與守護人生路上每一段重要的際遇。
「沃丁格與修茲帶我們追尋人生最重要的追求:有意義的人際關係。結合了超過八十年仍持續進行中的幸福研究,以及充滿情感的故事,證明了古老的智慧千真萬確──美好的人生來自於好的人際關係。」──傑.謝帝(Jay Shetty),暢銷書《僧人心態》作者及《On Purpose》podcast主持人
「在這個已經充斥著各種人生建議的現在,修茲與沃丁格仍獨樹一格。他們從史上最完整的成人發展研究中得出洞見,告訴我們何謂美好的一生。」──安琪拉.達克沃斯(Angela Duckworth),暢銷書《恆毅力》作者,賓州大學教授暨Character Lab共同創辦者
「想知道美好人生的祕密?沃丁格與修茲給出了解答。源自於史上最長期的人生研究,這本書除了告訴我們誰過得幸福、誰不快樂,更歸納出背後原因,以及你能如何將這些洞見應用於改變自己的人生,從今天開始。」──亞瑟.布魯克斯(Arthur C. Brooks),暢銷書《重啟人生》作者,哈佛甘迺迪學院暨哈佛商學院教授
「沃丁格與修茲是世界級的專家,告訴我們真正賦予人生意義的、那些反直覺的事物。在世界面臨前所未有的不快樂與寂寞危機之下,這本書提供了迫切的解方。」──蘿芮.桑托斯(Laurie Santos),耶魯大學心理學教授,《The Happiness Lab》podcast主持人
「這本充滿洞見、精采好讀、研究嚴謹的書,解答了關於幸福的祕密,提醒我們美好人生的祕訣其實早就近在眼前。」──丹尼爾.吉伯特(Daniel Gilbert),暢銷作者
「沃丁格與修茲寫了一本關於如何活得精采,非常重要──或許是最重要的著作。以研究為基礎,充滿可以馬上行動的建言,這本書會拓展你的大腦,豐富你的心靈。」──丹尼爾.品克(Daniel H. Pink),暢銷作者
「得知沃丁格與修茲要將哈佛研究得出的洞見寫成書,我非常興奮。多年來我不斷在全世界推薦他們的研究與沃丁格的TED演講,現在也等不及要推薦這本新作。這本書寫得淺顯好讀、引人入勝,而且有深厚的研究基礎,是一本能夠改變千萬人生命的重要佳作。」──塔爾.班夏哈(Tal Ben-Shahar),暢銷書《更快樂的選擇》作者
★國際媒體重磅推薦:《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時代雜誌》、《波士頓環球報》、《衛報》、Kirkus、TODAY、CNN、CNBC、NPR、《哈佛商業評論》、《哈佛校報》(Harvard Gazette)、《哈佛深紅報》(Harvard Crimson)
我們最不擅長的,就是經營自己的人生。
每個人都充滿矛盾又極為複雜,在追求滿足的路上,經常誤入歧途,僅靠自己的閱歷,摸索不出人生的全貌。
哈佛成人發展研究是最著名的跨世代幸福研究,從1938年開始,橫跨三個世代、持續近百年,研究躋身贏者圈的哈佛菁英,也追蹤波士頓貧民區的弱勢人生,連美國前總統甘迺迪也是研究個案,是史上歷時最久的龐大人類境況研究。
研究記錄參與者從兒時煩惱、初戀、一路上做的選擇,直到生命最終的時光,翻閱每個研究檔案,就像快轉人生,窺見未經剪輯、也不受回憶扭曲的真實人生經歷。
人生充滿轉折,上千個真實的人生境遇,揭露影響一生的重要關鍵。
本書作者沃丁格博士與修茲博士,是哈佛研究第四任主持人。兩人從這涵蓋過千人、持續近百年的研究中,得出意想不到的結論:贏在起跑點不是成功人生的保證,童年經驗、個性、出身,都不能決定幸福,最能確保一生品質的,只有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培養正向的人際關係,這是風雨人生的溫暖保護。
沒有人的命運被刻在石頭上。人生是沙地上的畫,現在改變,就畫出美好。
我們一生中最重要的身份、行為、與經驗,都與人際關係緊密相關。但人際關係既麻煩、捉摸不定、更難以掌控,我們很容易選擇與人保持距離、靠自己就好,或者認為自己的人際關係已經沒救了、一切都太遲了。
兩位作者在書中深入挖掘不同的關係類型,包括哪些事對於長期親密關係很重要、早期家庭經驗對身心的影響以及我們可以如何應對、職場上常被忽略的人際交流機會,以及各式各樣的友誼可以帶來哪些驚人的好處。書中也分享許多研究洞見與方法,面對人生中的各種關係,我們都有能力促成正向改變。
親密關係——最懂我們的人,也是能傷我們最重的人。伴侶是我們人際宇宙的核心角色,與另一半的關係也會連帶影響生活的其他領域。如何面對親密關係中的挑戰,體會愛人與被愛的喜悅?
家人之間——家對有些人來說是溫暖,有些人是疏離,對多數人而言,是一言難盡。家人是我們認識最久、關係最複雜、往往也是最難和解的人。如何在人生的旅程上不斷調適與家人的關係?
工作夥伴——職場上的關係很重要、卻也充滿風險,我們為了自保,時常選擇寂寞。現實是,人生大半都在工作,職場上的關係比我們想像的更直接影響生活品質。跟同事真的可以交心嗎?
美好人生,不在功成名就、財富自由之後的遙遠未來;
美好人生就在當下,從此刻到往後的每一天,珍惜與守護人生路上每一段重要的際遇。
「沃丁格與修茲帶我們追尋人生最重要的追求:有意義的人際關係。結合了超過八十年仍持續進行中的幸福研究,以及充滿情感的故事,證明了古老的智慧千真萬確──美好的人生來自於好的人際關係。」──傑.謝帝(Jay Shetty),暢銷書《僧人心態》作者及《On Purpose》podcast主持人
「在這個已經充斥著各種人生建議的現在,修茲與沃丁格仍獨樹一格。他們從史上最完整的成人發展研究中得出洞見,告訴我們何謂美好的一生。」──安琪拉.達克沃斯(Angela Duckworth),暢銷書《恆毅力》作者,賓州大學教授暨Character Lab共同創辦者
「想知道美好人生的祕密?沃丁格與修茲給出了解答。源自於史上最長期的人生研究,這本書除了告訴我們誰過得幸福、誰不快樂,更歸納出背後原因,以及你能如何將這些洞見應用於改變自己的人生,從今天開始。」──亞瑟.布魯克斯(Arthur C. Brooks),暢銷書《重啟人生》作者,哈佛甘迺迪學院暨哈佛商學院教授
「沃丁格與修茲是世界級的專家,告訴我們真正賦予人生意義的、那些反直覺的事物。在世界面臨前所未有的不快樂與寂寞危機之下,這本書提供了迫切的解方。」──蘿芮.桑托斯(Laurie Santos),耶魯大學心理學教授,《The Happiness Lab》podcast主持人
「這本充滿洞見、精采好讀、研究嚴謹的書,解答了關於幸福的祕密,提醒我們美好人生的祕訣其實早就近在眼前。」──丹尼爾.吉伯特(Daniel Gilbert),暢銷作者
「沃丁格與修茲寫了一本關於如何活得精采,非常重要──或許是最重要的著作。以研究為基礎,充滿可以馬上行動的建言,這本書會拓展你的大腦,豐富你的心靈。」──丹尼爾.品克(Daniel H. Pink),暢銷作者
「得知沃丁格與修茲要將哈佛研究得出的洞見寫成書,我非常興奮。多年來我不斷在全世界推薦他們的研究與沃丁格的TED演講,現在也等不及要推薦這本新作。這本書寫得淺顯好讀、引人入勝,而且有深厚的研究基礎,是一本能夠改變千萬人生命的重要佳作。」──塔爾.班夏哈(Tal Ben-Shahar),暢銷書《更快樂的選擇》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