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期14天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5-02-01
內容簡介
邱坤良為臺灣重要的戲劇史學者及劇作家。本書收錄邱坤良的三部大型劇作文本:《紅旗.白旗.阿罩霧》、《一官風波》、《霧裏的女人》,寫於1996年到2011年,皆取材自台灣近代史事件:霧峰林文明在彰化縣衙被斬——「壽至公堂」,及其母戴氏「京控」,大航海時代尼古拉一官的海上集團之興起與沒落,林家下厝後代林祖密父子死於非命的家族史料。三種不同劇場形式手法,同樣精準捕捉到台灣漢族移民在「國族認同」發展上的關鍵時刻,與不同態度。迥異於一般歷史劇按照時間鋪敘,製造重返歷史現場幻象寫法,邱教授以精準的選材,游動的視角,間接的側寫,提點而不催眠,讓觀眾、讀者自行從中解讀並建立自己的史觀。
- 序 非關懷舊:當代與歷史的辯證 ─ 邱坤良的歷史劇 紀蔚然(第17頁)
- 《紅旗.白旗.阿罩霧》(第25頁)
- 劇場的臺灣歷史在哪裡?(第26頁)
- 《紅旗.白旗.阿罩霧》本事(第30頁)
- 《一官風波》(第117頁)
- 尼古拉的選擇 ― 《一官風波》演出構想(第118頁)
- 《一官風波》本事(第124頁)
- 《霧裏的女人》(第205頁)
- 人的傳奇 ― 霧峰林家的價值(第206頁)
- 《霧裏的女人》本事(第209頁)
- 文集 關於臺灣戲劇三種(第267頁)
- 有時星光 / 有時月明 平 路(第268頁)
- 紅旗白旗出烏溪 邱坤良(第271頁)
- 美學的真實或歷史的真實 ― 看《紅旗.白旗.阿罩霧》 鍾 喬(第276頁)
- 本土劇場臺灣旗 ― 《紅旗.白旗.阿罩霧》的啟示 呂健忠(第284頁)
- 觀念的背離 ― 看臺北藝術大學的《一官風波》 劉彥君(第288頁)
- 作為歷史記憶裝置的劇場 ― 談邱坤良的戲劇作品 林于竝(第292頁)
- 霧峰林家與臺灣人命運 ― 寫給《霧裏的女人》 林乃文(第298頁)
- 後記:邱坤良的臺灣史三部曲 林乃文(第304頁)
紙本書 NT$ 450
單本電子書
NT$
315
點數租閱
20點
租期14天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5-02-01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5-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