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期7天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5-03-29
本期內容簡介
編者的話
延續年初的共享單車話題,今年許多前往上海展的朋友也都分享了共享單車的現況,在展場裡面,龐大的攤位面積,展出的卻只是大家已知的內容,充分展現出了一股創投熱錢湧入大造聲勢的氣魄。在展場外,不是一家兩家,至少是六家七家在經營共享單車,實際試騎,有的品質就是淑女車,有的還算尚可,但是各城市亂停亂丟的現象已經越來越嚴重,恐有新一波城市垃圾的現象產生。「共享」的觀念,從Airbnb到Uber,原本還只是一種APP平台的仲介概念,但是換到了共享單車,經營商必須投放為數不少的單車,這原本是城市交通的一環,套上了商業模式,道路與公部門資源的管理單位前期卻置身事外,只能後表樂見其成,形成了中國特有的現象。
或許公共自行車過往由公營單位經營,總顯得十分辛苦,不僅初期投入大,且幾乎無望回收,角色只能作為提供市民或遊客方便,這些貼補的最大意義,無非在於減少城市交通壓力。而共享單車的出現,其實只是突破了幾個小點,把定點的有樁變成無樁,把收費的方式極簡化,依靠著智慧手機的特性,針對城市公共自行車的方便性再做提升。從宏觀的角度來看,這不過是耍了一點小聰明,卻能夠吸引到創投的熱錢一砲而紅。我這麼說,純粹是覺得這得天獨厚的機會,卻只用在比較單車的投放數量,而且還各家前仆後繼,沒有思考真正能夠創造對於城市交通的效益。
這幾期我們測試了不少E-Bike助動車,E-Bike騎乘的品質讓人驚艷,達到了人人都會喜愛的程度。如果共享助動車能夠成為共享單車2.0,我相信才能向上的真正抓到交通的主流使用人口,只有先降低使用門檻,才能讓更多的人有意願去使用,而有了接觸之後,才開始走向深入,或許從E-Bike往運動休閒的自行車作發展。以Ubike來看,一台單車的單價超過600美金,也正因為高價單車的高騎乘品質,創造了好的用戶體驗,才會佳評如潮,想像或許未來幾年,如果出現了E-Ubike在街頭上,就算租金略貴一點,我相信還是會出現真正的供不應求,絕非現在供過於求的共享單車怪象。
- 電動車世代來臨 GIANT給你一雙隱形翅膀(第8頁)
- 卡關的大叔破關了 找出那把燃脂的金鑰匙(第18頁)
- 范老師18年的蛻變 從素人登山王到Ironman台灣第一(第22頁)
- 地表最速三鐵車重新誕生 CERVELO P5X(第30頁)
- 不要買GARMIN Fenix 5X的三個理由 Fenix系列長期測試(第34頁)
- 經過三年後,還值得買嗎? GARMIN Edge 1000長期評測(第38頁)
- 入門智慧型訓練台的Best Buy 長期測試-WAHOO Kickr Snap(第42頁)
- SRM四年測試 還是功率計的黃金品牌嗎?(第46頁)
- 為什麼非碟煞不可? MERIDA Scultura Disc Team(第50頁)
- 競技與空力的平衡 PINARELLO Dogma F10(第54頁)
- SHIMANO WH-R9100 輪組大三元(第56頁)
- 一年一度的長途試乘 地坎納X東台灣單車探索(第58頁)
- 出門顧路維修不求人 獨行俠必備的維修工具罐(第62頁)
- 傳說中最值得參加的挑戰賽 2017美利達經典百K(第66頁)
- 一期一會富山單車之旅 高山、灣岸一次盡收(第70頁)
- 鐵馬聖地.騎趣日本 四萬十川&德島靈山寺(第74頁)
- 一騎去台灣的夏威夷 小摺玩澎湖最對味(第82頁)
- 痛苦又痛快的瘋狂挑戰 2017 RAPHA Prestige(第88頁)
紙本書 NT$ 145
單本電子書
NT$
69
點數租閱
15點
租期7天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5-03-29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5-03-29
其他刊期
同分類熱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