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期14天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5-01-30
內容簡介
簡單的解釋 明白的問診 畫給你看!
腦血管名醫教您 腦中風可防可治的觀念
辨別什麼是腦中風預警信號?什麼是腦中風前兆?
本書作者為腦血管介入手術領域的頂尖高手,有豐富的臨床經驗,全書圖文的編創設計皆由作者親力親為。從外科醫生的專業視角出發,以輕鬆的漫畫形式對腦中風進行通俗解說,更側重於防控的科學性和治療方案的細節問題,希望向讀者傳達腦中風可防可治的觀念,讓更多人關注腦中風,降低腦中風對民眾的危害!
行醫25年,作者在享受手術成就感的同時,又有深深的無助感,而無助感正是源自於看到患者對疾病知識的無知無畏,卻無能為力。正因為這個心念,歷經數載寒暑,作者「繡」出了這本圖解腦中風的科普著作,透過清楚的圖解、簡明的文字,希望能幫助病患走出迷惑,戰勝病魔!
▌什麼是腦中風高危因素?
高危因素就是: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肥胖,不運動,酗酒,抽菸等。
高危因素會大大增加腦中風的風險。
▌一張圖看懂腦中風高危因素
90%的腦中風(包括出血和缺血)風險歸因於10個可控危險因素:其中34.6%的中風歸因於高血壓!
▌糖尿病患者發生腦中風的特點是什麼?
1.病人較為年輕。
2.缺血性腦中風比出血性腦中風更常見。
3.臨床表現以中、小程度梗死為多見,梗死範圍小。
4.多發性腔隙性腦梗死。
5.嚴重的頸動脈粥樣硬化,並引發頸動脈栓塞,導致不可逆性腦損害。
6.易反復發作,且呈進行性加重,預後較差。
▌糖尿病是如何導致腦中風的?
1.導致腦血管壁動脈粥樣硬化,使血管壁逐漸變厚甚至鈣化。
2.使腦血管壁內皮細胞功能受損,加速動脈粥樣硬化的形成。
3.長期高血糖,腦血流自動調節功能受損,以及對側支循環起重要作用的皮層小動脈閉塞。
4.直接導致腦細胞損傷。
5.使血液呈現高凝、高黏狀態,加重腦血液循環障礙。
▌心臟病會導致腦中風發作嗎?
是的,心源性腦中風是心臟栓子通過循環導致腦動脈栓塞所致的腦中風,占缺血性中風的20%左右,與房顫、急性心肌梗塞、心內血栓、瓣膜式心臟病及人工心臟瓣膜有關,其中沒有經過治療的房顫首次發生中風的風險為5%。
▌血脂高會導致腦中風嗎?
血脂過多,容易造成血液黏稠,在血管壁上沉積,逐漸形成小斑塊,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動脈粥樣硬化,這些斑塊不斷增多增大,逐漸堵塞血管導致血栓形成,使血流變慢,嚴重時可阻斷血流。這種情況發生在心臟會導致冠心病,發生在腦就會導致腦中風。
▌血管中有斑塊為什麼就可能導致腦中風?
1.血管內斑塊導致腦中風的機制:斑塊碎裂;斑塊太大影響血流;血流不暢形成血栓。
2.斑塊分為穩定和不穩定斑塊。
3.有動脈硬化不一定有斑塊,但有斑塊大多數有動脈硬化。
4.正常生活、運動一般不會導致斑塊脫落。
5.血管內斑塊就像小河裡的石子,一般不會順流而下,如果石子鬆動就有可能順流漂去,如果石子太多就會阻塞河道,形成淤泥堵塞河道或增加泥沙漂流的風險。
▌動脈粥樣硬化會同時合併心肌梗塞和腦中風嗎?
不一定,但動脈粥樣硬化是全身性疾病,一般腦血管、心血管及外周血管同時有問題的患者可達到40%以上,因此有心肌梗塞後一定要檢查腦血管有沒有問題。
本書特色
專 業──作者行醫25年,現為世界中風聯合會(WSO)會員,世界介入神經放射聯合會高級會員,北京市腦血管病臨床研究中心首席專家。在腦中風診療方面有豐富的經驗,主攻方向為缺血性腦血管病介入治療。
詳 細──本書廣泛解說腦中風的發展脈絡,從教你看懂腦血管、腦血管的作用是什麼、心臟病會導致腦中風發作嗎、腦中風會遺傳嗎、腦中風是否可防可治、什麼是腦中風預警信號、哪些疾病容易誤診為腦中風、腦中風患者復健治療的注意事項,讓你一本書破解腦中風。
實 用──本書從外科醫生的專業視角出發,以輕鬆的漫畫對腦中風進行通俗解說,更側重於防控的科學性和治療方案的細節問題,解析腦中風高危因素、如何識別、如何預防、如何治療及護理全攻略。
全彩圖解──本書為全彩印刷,加上數百張精彩漫畫細緻描繪腦中風的每一個環節,清楚呈現腦中風的醫學紋理,讓你一眼就看明白。
- 自序邊走邊寫,邊讀邊看──記我的創作感受(第4頁)
- 前言(第6頁)
- 第 1 章 教你看懂腦血管(第17頁)
- ● 教你看懂腦血管(第18頁)
- ● 腦血管在哪裡?(第23頁)
- ● 腦血管可以摸得著嗎?(第24頁)
- ● 腦血管的作用是什麼?(第25頁)
- ● 腦動脈和腦靜脈是一回事嗎?(第26頁)
- ● 腦血管相互之間有聯繫嗎?(第27頁)
- ● 我有兩條腦血管堵塞了,人腦究竟有幾條腦血管啊?(第28頁)
- ● 一條腦血管先天就細是否容易得腦中風(第29頁)
- 第 2 章 高危因素(第30頁)
- ● 什麼是腦中風高危因素?(第31頁)
- ● 一張圖看懂腦中風高危因素(第32頁)
- ● 沒有任何危險因素也會導致動脈粥樣硬化嗎?(第33頁)
- ● 糖尿病患者發生腦中風的特點是什麼?(第34頁)
- ● 糖尿病是如何導致腦中風的?(第35頁)
- ● 心臟病會導致腦中風發作嗎?(第36頁)
- ● 血脂高會導致腦中風嗎?(第37頁)
- ● 血管中有斑塊為什麼就可能導致腦中風(第38頁)
- ● 動脈粥樣硬化會同時合併心肌梗塞和腦中風嗎?(第39頁)
- ● BMI 是腦中風的危險因素嗎?(第40頁)
- ● 穩定斑塊和不穩定斑塊有什麼區別?(第41頁)
- ● 房顫導致腦中風的機率有多大?(第42頁)
- ● 房顫導致腦中風的機制(第43頁)
- ● 房顫患者的中風風險預測量表(第44頁)
- ● 腦中風會遺傳給下一代嗎?(第45頁)
- ● 自測你的血管幾歲了(第46頁)
- ● 工作忙,應酬多,經常熬夜,會不會得腦中風?(第47頁)
- 第 3 章 預防(第48頁)
- ● 腦中風是否可防可治?(第49頁)
- ● 腦中風的一級預防(第50頁)
- ● 腦中風的二級預防(第51頁)
- ● 腦血管有斑塊會影響正常生活嗎?(第52頁)
- ● 每年靜脈注射兩次是否可以預防腦中風?(第53頁)
- ● 腦梗死與季節有關係嗎?(第54頁)
- ● 腔隙性腦梗死是否很嚴重?(第55頁)
- ● 腦中風患者的院外急救(第56頁)
- ● 預防腦中風有哪些常見的誤區?(第57頁)
- ● 怎樣能夠預防房顫導致的腦中風?(第58頁)
- 第 4 章 識別(第59頁)
- ● 腦血管病、腦中風、腦卒中是一回事嗎?(第60頁)
- ● 什麼是腦中風預警信號?(第61頁)
- ● 什麼是 TIA ?(第62頁)
- ● FAST初步預測腦中風(第63頁)
- ● 通過眼睛症狀辨別腦中風前兆(第64頁)
- ● 單眼突然看不見是腦中風嗎?(第65頁)
- ● 耳鳴是腦中風的症狀嗎?(第66頁)
- ● 口眼歪斜一定是腦中風嗎?(第67頁)
- ● 手軟拿不住筷子是腦中風嗎?(第67頁)
- ● 通過嘴巴症狀辨別腦中風(第68頁)
- ● 突然嘴巴歪斜是不是腦中風?(第69頁)
- ● 突然說不出話是腦中風先兆嗎?(第70頁)
- ● 睡不醒、犯睏是不是腦中風前兆?(第71頁)
- ● 突然跌倒是腦中風嗎?(第72頁)
- ● 突然癱瘓是腦中風嗎?(第73頁)
- ● 眩暈一定是腦供血不足嗎?(第74頁)
- ● 一側肢體抖動是腦中風嗎?(第75頁)
- ● 暈厥是腦中風的前兆嗎?(第76頁)
- ● 肢體麻木是不是腦中風?(第77頁)
- ● 脈搏摸不著是無脈症嗎?是否會發生腦中風?(第78頁)
- ● 鎖骨下動脈盜血是怎麼回事?(第79頁)
- ● 哪些疾病容易誤診為腦中風?(第80頁)
- ● 腦血管病患者為什麼還要做眼底檢查?(第81頁)
- ● 腦中風篩查如何測量血壓?(第82頁)
- 第 5 章 檢查(第83頁)
- ● 頸動脈超音波是什麼檢查?(第84頁)
- ● 經顱多普勒超音波是什麼檢查?(第85頁)
- ● MRA 是什麼檢查?(第86頁)
- ● CTA 是什麼檢查?(第87頁)
- ● DSA 是什麼檢查?(第88頁)
- ● MRA、CTA 和 DSA 有什麼區別?(第89頁)
- ● 腦血流灌注是什麼檢查?(第90頁)
- ● 患了腦中風為什麼要檢查心電圖?(第91頁)
- ● 哪些支架、瓣膜可以做核磁共振?(第92頁)
- ● 腦中風篩查需要做哪些項目?(第93頁)
- ● 腦中風篩查為什麼要做那麼多檢查?(第94頁)
- ● 篩查問題二合一(第95頁)
- ● 冠脈搭橋手術前為何要檢查頸動脈?(第97頁)
- 第 6 章 藥物治療(第98頁)
- ● 高血壓(第99頁)
- ● 降壓行者(第100頁)
- ● 降壓你問我來答(第101頁)
- ● 降壓與中風二合一(第103頁)
- ● 有心腦血管狹窄,血壓控制在多少合適?(第104頁)
- ● 血脂(第105頁)
- ● 他汀(第106頁)
- ● 他汀類藥物真的能使斑塊縮小嗎?(第107頁)
- ● 血管狹窄吃藥能好轉嗎?(第108頁)
- ● 血脂不高還需要服用降血脂藥物嗎?(第109頁)
- ● 服用他汀類藥物需要定期檢查肝功能嗎?(第110頁)
- ● 服用他汀類藥物肝功能指標升高怎麼辦?(第111頁)
- ● 按時服用藥物為何血管斑塊仍然長大?(第112頁)
- ● 血小板(第113頁)
- ● 抗栓軍團(第116頁)
- ● 阿司匹林(第117頁)
- ● 氯吡格雷(第118頁)
- ● 西洛他唑(第119頁)
- ● 雙嘧達莫(第120頁)
- ● 抗栓抵抗(第121頁)
- ● 抗栓無效(第122頁)
- ● 什麼叫雙抗?(第123頁)
- ● 藥物問答(第124頁)
- ● 吃中藥能否預防腦中風?(第127頁)
- ● 腦中風患者同時服用幾種藥物發生了皮膚瘙癢怎麼辦?(第128頁)
- ● 抗凝治療房顫是否可以完全預防腦中風?(第129頁)
- ● 腦血管狹窄合併房顫應抗栓治療還是抗凝治療?(第130頁)
- ● 洗血治療腦中風可行嗎?(第131頁)
- 第 7 章 外科治療(第132頁)
- ● 腦出血的種類有哪些?(第133頁)
- ● 蛛網膜下腔在哪裡?什麼叫蛛網膜下腔出血?(第134頁)
- ● 蛛網膜下腔出血的原因有哪些?(第135頁)
- ● 蛛網膜下腔出血有哪些症狀?(第136頁)
- ● 蛛網膜下腔出血可以保守治療嗎?(第137頁)
- ● 蛛網膜下腔出血如何急救?(第138頁)
- ● 蛛網膜下腔出血有什麼嚴重後果?(第139頁)
- ● 腦動脈瘤是怎麼回事?(第140頁)
- ● 腦動脈瘤是腦中風嗎?(第141頁)
- ● 腦動脈瘤破裂前有哪些預警信號?(第142頁)
- ● 有腦血管瘤是不是就不敢亂動了?(第143頁)
- ● 腦血管瘤一般長在腦血管哪個部位?(第144頁)
- ● 腦動脈瘤是怎麼形成的?(第145頁)
- ● 動脈瘤問題二合一(第146頁)
- ● 關於腦動脈瘤的幾個數字(第148頁)
- ● 關於動脈瘤的那些事(第149頁)
- ● 動脈瘤與載瘤動脈的關係(第151頁)
- ● 動脈瘤是怎麼破裂的?(第152頁)
- ● 動脈瘤破裂風險與大小有關係嗎?(第153頁)
- ● 為什麼動脈瘤破裂會有生命危險?(第154頁)
- ● 動脈瘤破裂後會自癒嗎?(第155頁)
- ● 尚未破裂的腦動脈瘤需要手術嗎?(第156頁)
- ● 動脈瘤手術夾閉好還是介入治療好?(第157頁)
- ● 動脈瘤介入治療是怎麼回事?(第158頁)
- ● 一張圖讀懂介入治療動脈瘤可能的風險(第159頁)
- ● 顱內動脈瘤手術夾閉的方法(第160頁)
- ● 假性動脈瘤和夾層動脈瘤是同一件事嗎?(第161頁)
- ● 復查問題二合一(第162頁)
- ● 腦動脈瘤會不會遺傳?需要篩查嗎?(第163頁)
- ● 海綿狀血管瘤屬於惡性腫瘤嗎?(第164頁)
- ● 什麼是腦血管畸形?會導致腦中風發作嗎?(第165頁)
- ● 腦血管畸形都有哪些症狀?(第166頁)
- ● 關於腦動靜脈畸形的一些事(第167頁)
- ● 腦動靜脈畸形出血的風險可以預測嗎?(第169頁)
- ● 腦動靜脈畸形二合一(第170頁)
- ● 腦血管畸形是否屬於惡性腫瘤?有什麼治療方法?(第171頁)
- ● 腦動靜脈畸形介入治療是怎麼回事?(第172頁)
- ● 放射治療能夠治癒動靜脈畸形嗎?(第173頁)
- ● 年輕人也可能會得腦動靜脈畸形嗎?(第174頁)
- ● 什麼是高血壓腦出血?(第175頁)
- ● 高血壓腦出血的誘因是什麼?(第176頁)
- ● 高血壓腦出血有哪些症狀?(第177頁)
- ● 高血壓是怎麼導致腦中風的?(第178頁)
- ● 高血壓腦出血需要做手術嗎?(第179頁)
- ● 高血壓腦出血的預後怎麼樣?(第180頁)
- ● 高血壓腦出血常發生在哪些部位?能做介入治療嗎?(第181頁)
- ● 高血壓腦出血外科治療方法有哪些?(第182頁)
- ● 高血壓腦出血後遺症恢復不好的原因(第183頁)
- ● 急性期腦梗死有哪些治療方法?(第184頁)
- ● 急性期腦中風需要做哪些檢查?(第185頁)
- ● 靜脈溶栓的定義與風險(第186頁)
- ● 靜脈溶栓的好處有哪些?(第187頁)
- ● 動脈溶栓的定義與風險(第188頁)
- ● 什麼是取栓治療?(第189頁)
- ● 取栓有哪些好處?(第190頁)
- ● 取栓怎麼聯繫手術?術前需要做檢查嗎?(第191頁)
- ● 取栓的成功率高嗎?(第192頁)
- ● 一張圖讀懂取栓手術可能的風險(第193頁)
- ● 取栓還需要配合藥物治療嗎?(第194頁)
- ● 取栓能夠治療偏癱嗎?(第195頁)
- ● 靜脈溶栓後還能取栓嗎?(第196頁)
- ● 為什麼取栓手術後仍有偏癱?(第197頁)
- ● 血栓可以抽吸出來嗎?用什麼裝置?(第198頁)
- ● 什麼樣的醫院具備取栓條件?(第199頁)
- ● 腦血管狹窄是怎樣形成的?(第200頁)
- ● 腦血管狹窄是怎樣導致腦中風的?(第201頁)
- ● 頸動脈狹窄看內科還是看外科?(第202頁)
- ● 嚴重頸動脈狹窄需要做手術(支架或內膜剝脫)嗎?(第203頁)
- ● 什麼是內膜剝脫手術?(第204頁)
- ● 頸動脈狹窄內膜剝脫手術是否優於放置支架?(第205頁)
- ● 支架如何放入腦血管?(第206頁)
- ● 頸動脈支架是怎樣植入的?(第208頁)
- ● 頸動脈保護裝置有哪些種類?(第210頁)
- ● 支架是什麼材料做的?(第211頁)
- ● 為什麼支架手術使用保護裝置,術後仍出現偏癱?(第212頁)
- ● 一張圖讀懂頸動脈支架術可能的風險(第213頁)
- ● 什麼是過度灌注?會有生命危險嗎?(第214頁)
- ● 支架手術後為什麼要降壓?(第214頁)
- ● 頸動脈支架術中出現併發症有急救措施嗎?(第215頁)
- ● 關於支架的幾件事(第216頁)
- ● 頸動脈夾層是怎麼回事,需要做支架嗎?(第218頁)
- ● 頸動脈支架手術二合一(第219頁)
- ● 鎖骨下動脈狹窄需要放支架嗎?(第220頁)
- ● 無症狀的腦動脈狹窄需要放支架嗎?(第221頁)
- ● 顱內動脈狹窄藥物治療與支架治療哪個好?(第222頁)
- ● 顱內血管支架選擇自膨式支架還是球囊擴張支架?(第223頁)
- ● 一張圖讀懂球囊擴張支架與自膨式支架(第224頁)
- ● 放了支架是否需要終身服藥?(第225頁)
- ● 支架植入後再狹窄了怎麼辦?(第225頁)
- ● 支架植入後會脫落嗎?(第226頁)
- ● 煙霧病是腦中風嗎?預後怎樣?(第227頁)
- ● 關於煙霧病的幾件事(第228頁)
- ● 小孩會得煙霧病嗎?(第228頁)
- ● 煙霧病有哪些治療方法?(第229頁)
- ● 關於靜脈竇血栓(第230頁)
- 第 8 章 康復與護理(第231頁)
- ● 腦中風康復治療包括哪些方法?(第232頁)
- ● 復健治療二合一(第233頁)
- ● 腦中風患者復健治療的注意事項(第234頁)
- ● 康復問題二合一(第234頁)
- ● 康復訓練問題二合一(第235頁)
- ● 腦中風患者如何進行翻身拍背?(第236頁)
- ● 腦中風後出現語言障礙怎麼辦?(第237頁)
- ● 腦中風後情緒低落易怒怎麼辦?(第238頁)
- ● 如何與腦中風失語的患者進行簡單交流?(第239頁)
- ● 腦中風患者的正確坐姿是什麼?(第240頁)
- ● 腦中風患者肩痛如何處理?(第241頁)
- ● 腦中風患者經常打嗝的處理方法(第242頁)
- ● 腦中風患者吞嚥困難如何進食?(第243頁)
- ● 腦中風患者如何進行鼻飼護理?(第244頁)
- ● 腦中風患者小便失禁怎麼辦?(第245頁)
- ● 腦中風患者需要使用彈力襪嗎?(第246頁)
- ● 腦中風偏癱患者如何進行步態訓練?(第247頁)
- ● 偏癱能治得好嗎?(第248頁)
- ● 針灸治療對腦中風患者的康復有效嗎?(第249頁)
- ● 腦中風患者如何預防跌倒?(第250頁)
- ● 腦中風患者如何預防下肢深靜脈血栓?(第251頁)
- ● 腦中風患者如何預防褥瘡?(第252頁)
- ● 腦中風患者預防便秘的方法(第253頁)
紙本書 NT$ 299
單本電子書
NT$
209
點數租閱
20點
租期14天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5-01-30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5-01-30
同分類熱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