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庭評估與會談案例:家系圖實務操作必備指南
-
點閱:260
17人已收藏
- 譯自:The genogram casebook:a clinical companion to Genograms:assessment and intervention
- 作者: 莫妮卡.麥戈德里克(Monica McGoldrick)著 , 楊東蓉譯
- 出版社:啓示出版 家庭傳媒城邦分公司發行
- 出版年:2018
- 集叢名:Knowledge系列:19
- ISBN:9789869507042
- 格式:EPUB 流式,PDF,JPG
- 頁數:356
- 字數:223468
- ● 本書因出版社限制不提供朗讀功能
內容簡介
快速掌握系統思考與會談互動的技巧
社工、家庭治療師與諮商輔導不可或缺的實用工具書
★以實際案例示範會談的步驟與技巧
★融合多位家族治療先進的智慧以及作者長年的實務經驗
★附案例影片網址,可線上觀看作者與家庭的訪談過程
★實務工作者、家庭研究者的重要參考資源
廣為家族治療師和健康照護專業人士所採用的家系圖,用圖像化的方式統整家庭評估時所收集的大量資訊,並在家庭系統中找出模式,以擬定更切中核心的處遇目標。對一個有家庭關係問題或創傷歷史的個案來說,他可能很難跟治療師談論過往和現在的關係,然而,家系圖能讓我們以一種不具威脅、不對立的方式,瞭解個案的過去經歷,繪製關鍵的複雜訊息,進行有效的評估和治療。
本書透過既豐富又詳盡的案例,示範了如何在實務工作中活用家系圖,來與個案進行接觸和合作。書中探討了各種議題:個案對家系圖評估的抗拒、克服功能不彰的關係模式、如何和夫妻伴侶工作、離婚和再婚議題的探索、如何運用家庭遊戲家系圖和孩子會談溝通、修復家庭成員間的衝突與破碎關係,最後也提醒治療師本身,需要關照自己的家庭經驗,在助人之餘,也別忘記這是自助最重要的途徑。
除了文字敘述之外,許多案例都附有影片的連結網址,讓讀者可以線上觀看作者與家庭成員的實際會談過程,從雙方對話與作者對過程的說明中,體會她想要傳達的理念與技巧。
這是一本在心理健康實務中,教導如何運用家系圖的一個實用且重要的最佳指南,也是家庭工作者(社會工作師、臨床及諮商心理師、精神科醫師、護理師等)不可或缺的參考與智慧來源。
家立立基金會執行長 吳方芳
格瑞思心理諮商所所長 莫茲婷
玄奘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副教授 張貴傑
台北地方法院家事庭法官 彭南元
慈濟大學人類發展與心理學系助理教授 彭榮邦
輔仁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副教授 劉可屏
──專業推薦(依姓氏筆畫排列)
★融合多位家族治療先進的智慧以及作者長年的實務經驗
★附案例影片網址,可線上觀看作者與家庭的訪談過程
★實務工作者、家庭研究者的重要參考資源
廣為家族治療師和健康照護專業人士所採用的家系圖,用圖像化的方式統整家庭評估時所收集的大量資訊,並在家庭系統中找出模式,以擬定更切中核心的處遇目標。對一個有家庭關係問題或創傷歷史的個案來說,他可能很難跟治療師談論過往和現在的關係,然而,家系圖能讓我們以一種不具威脅、不對立的方式,瞭解個案的過去經歷,繪製關鍵的複雜訊息,進行有效的評估和治療。
本書透過既豐富又詳盡的案例,示範了如何在實務工作中活用家系圖,來與個案進行接觸和合作。書中探討了各種議題:個案對家系圖評估的抗拒、克服功能不彰的關係模式、如何和夫妻伴侶工作、離婚和再婚議題的探索、如何運用家庭遊戲家系圖和孩子會談溝通、修復家庭成員間的衝突與破碎關係,最後也提醒治療師本身,需要關照自己的家庭經驗,在助人之餘,也別忘記這是自助最重要的途徑。
除了文字敘述之外,許多案例都附有影片的連結網址,讓讀者可以線上觀看作者與家庭成員的實際會談過程,從雙方對話與作者對過程的說明中,體會她想要傳達的理念與技巧。
這是一本在心理健康實務中,教導如何運用家系圖的一個實用且重要的最佳指南,也是家庭工作者(社會工作師、臨床及諮商心理師、精神科醫師、護理師等)不可或缺的參考與智慧來源。
家立立基金會執行長 吳方芳
格瑞思心理諮商所所長 莫茲婷
玄奘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副教授 張貴傑
台北地方法院家事庭法官 彭南元
慈濟大學人類發展與心理學系助理教授 彭榮邦
輔仁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副教授 劉可屏
──專業推薦(依姓氏筆畫排列)
- 各界讚譽
- ︱專文推薦︱讓這本書成為更多人的祝福
- ︱專文推薦︱亦步亦趨,見樹見林――學習家庭評估工作的指引手冊
- ︱專文推薦︱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 ︱譯者序︱有希望的地方,痛苦也成歡樂
- ︱作者序︱為什麼是這本書
- 家系圖標準符號示意圖
- 第1章 臨床實務的家系圖運用
- 治療目標和家系圖如何協助
- 收集家庭生命週期的觀點
- 收集文化脈絡的觀點
- 家系圖中「家」的重要性
- 第2章 揭開序幕:向個案介紹家系圖
- 創造一個合作的安全脈絡
- 連結主訴問題與家系圖
- 首次會談
- 開始會談的示範:約翰.弗雷曼
- 第3章 治療中的評估與接觸
- 與他人連結的指南
- 首次行動:試圖理解故事和建立合作關係
- 開始:文化評估、接觸和初始步驟
- 第二次會談
- 第三次會談
- 幫助個案對治療做出承諾
- 第4章 對家系圖的抗拒
- 個案對自身歷史的知識軌跡
- 征服對家系圖的抗拒:未解決的失落遺物
- Tips 關於抗拒家系圖的實務問話
- 第5章 融合與截斷
- 探索家系圖中融合、截斷和隱見忠誠的模式
- 「有毒害的」父母和其他難以忍受的家庭成員
- 信件、電子郵件、簡訊、電話和親自溝通
- 把家庭成員帶進治療室
- 反轉
- 疏離
- 修復截斷關係
- Tips 關於融合和截斷關係的實務問話
- 第6章 三角關係和去三角化
- 雙方、三方和三角關係
- 去三角化
- 姻親關係和其他局外人的三角關係
- 面對威脅
- 和患有精神疾患或成癮行為之家庭成員的三角關係
- 和上帝或宗教的三角關係
- 秘密
- 教導個案去三角化關係
- Tips 關於三角關係和去三角化的實務問話
- 第7章 失落的遺物:協助家庭哀悼失落
- 性別和哀悼
- 照顧者的家系圖
- 失功能的失落適應
- 家庭運用否認或逃避
- 協助家庭維繫某程度的掌控感
- 治療計劃:一起會談或個別分開
- 關於失落的實務問話
- 協助家庭面對未解決的哀悼
- 揭露被埋葬的哀悼
- 近期失落
- 面對矛盾
- 認可療癒儀式的需求
- 即將發生或預期發生失落時的治療
- 遺囑和失落的遺物
- 第8章 與伴侶的家庭工作,結婚、離婚和再婚
- 我們的原生家庭如何影響我們的伴侶關係
- 重複的三角關係
- 伴侶關係的家系圖:尼克和亞琳
- 倒退與前進
- 離婚和再婚:三角關係、截斷和重新連結
- 再婚家庭中常見的三角關係
- Tips 關於夫妻伴侶議題的實務問話
- 第9章 育有小孩的家庭:如何運用家庭遊戲家系圖
- 探索三角關係
- 兒時和青少年時期的手足:同盟、三角關係和截斷連結
- 評估與參與
- 家庭遊戲家系圖:玩與說
- Tips 關於兒童議題的實務問話
- 第10章 運用家系圖瞭解成人面臨的手足議題
- 影響手足關係的因素
- 生命週期歷程和超越的關係
- 家有身心障礙手足之家庭生命週期的議題
- 手足關係和伴侶關係
- 手足關係對親職的重要性
- 父母過世後的手足關係
- 同母異父或同父異母手足與繼親手足
- Tips 關於手足模式的實務問話
- 第11章 治療師自己的家庭
- 治療師家庭與臨床實務家庭間的對應
- 治療師家庭探索的原則
- Tips 關於治療師自己家庭的實務問話
- 致謝
- 參考文獻
紙本書 NT$ 480
單本電子書
NT$
340
同分類熱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