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UB PDF JPG
本書有DRM加密保護,需使用HyRead閱讀軟體開啟
  • 罪與罰之外:經濟學家對法學的20個提問
  • 點閱:626
    270人已收藏
  • 作者: 熊秉元作
  • 出版社:遠見天下文化出版 大和書報圖書總經銷
  • 出版年:2017
  • 集叢名:財經企管:BCB614
  • ISBN:9789864791903
  • 格式:EPUB 流式,PDF,JPG
  • 頁數:316
  • 字數:111441
  • 書籍難度(SR):756 SR值是什麼?
  • 適讀年齡:高於十二年級

書籍簡介
犯罪判罰,天經地義
而在這眾人習以為常的「天經地義」之外
我們是不是忽略了法何以為法
以及其他與「人」更緊密的關聯?

 
以自己權益/利益為先的人,應該受到指責嗎?
被迫殺人的人,和教唆殺人的人,誰該負的責任比較大?
當法律與宗教衝突時,孰先孰後?
司法判決除了讓犯錯的人得到懲罰之外,對其他人有什麼意義?
已經不合時宜的法條,為什麼還要繼續使用它?
 
一九六○年由美國芝加哥大學發軔的「法經濟學」(或「法律的經濟分析」),對法學提出截然不同的解釋,於法學「重新發明輪子」(reinventing the wheel),如今,「法經濟學」在各級法院和最高法院裡,已然高居廳堂之上。
於兩岸三地享有高知名度之經濟學者熊秉元,在本書中以日常的提問為引,深入淺出地利用經濟分析的基本架構處理各種法學問題,包括闡釋最抽象、層次最高的核心――「正義」的概念,且書中諸多理論皆奠基於真實世界,明確提出「實證法學」(apositive the ory of law)的概念,並和傳統「規範法學」(anormative the ory of law)相對照,在現行類似之法經濟學分析方法上甚有新意。


作者介紹
著名法律經濟學家。台大經濟系畢業,美國布朗大學經濟學博士。曾於台大經濟系暨研究所任教二十餘年,主要研究領域為法律經濟學和經濟學方法論。曾任香港城市大學商學院經濟及金融系高級研究員,及於司法官訓練所講座講授《法律經濟學》課程。熊秉元上課採蘇格拉底問答式教學,啟發思維,深受好評;並受邀到新加坡國立大學、香港城市大學、西安交通大學等,擔任EMBA課程講座。2011-2014年於浙江大學擔任永謙講座教授,2014年由浙江大學以「千人計劃」引進擔任法律經濟中心主任,為兩岸四地華人社會第一位在法學院擔任講座教授的經濟學者。
熊秉元是經濟學者也是散文家,與著名的經濟學者張五常並稱「巨俠」和「頂俠」,作品被國內知名文化評論家南方朔譽為「熊氏散文」,更有兩篇散文被選為高職國文的課文,華人經濟學界僅此一人。
除學術論文外,1993年首部散文集《尋找心中那把尺》獲選為金鼎獎推薦著作,《熊秉元漫步法律》一書亦於2004年獲得金鼎獎社會科學類最佳著作。辛勤教學之餘,多年來始終筆耕不輟,曾於《經濟日報》、《印刻文學生活誌》、《聯合報》、香港《信報》與中國大陸《南方周末》等發表專欄,並著有《正義的效益》、《法學的經濟思維》、《吃魚的方法》、《經濟學了沒》、《我是體育老師》等多部作品。2005年獲中國大陸經濟類報刊編輯選為兩岸三地知名度最高經濟學者之一。

  • 自序
  • 第一篇 一切從個人開始
    • 提問 1:在火場中只顧自己孩子的母親,錯了嗎?
    • 提問 2:我為什麼要守規則?
    • 提問 3:走後門、攀關係是破壞社會規範的行為?
    • 提問 4:一切只能依法辦理?
    • 提問 5:借刀殺人,刀當何罪?
  • 第二篇 了解法律之前
    • 提問 6:在法律出現之前,人們愛怎樣就怎樣?
    • 提問 7:所有的罪都會受到懲罰?
    • 提問 8:法律與道德有什麼關係?
    • 提問 9:法律定了,不能改嗎?
    • 提問 10:法律應該是一種信仰?
  • 第三篇 那些律法沒說出來的
    • 提問 11:司法允許替人貼標籤?
    • 提問 12:判決不只是判決?
    • 提問 13:前科累累,定會再犯?
    • 提問 14:法學和其他社會科學有什麼關係?
    • 提問 15:犯錯憑什麼談權利?
  • 第四篇 悠遊於法學財富中
    • 提問 16:幹嘛理路人? —— 現代社會新人際對於「有點熟又不是太熟的人」,需要認真看待嗎
    • 提問 17:為自己好,還是為他人好?
    • 提問 18:經濟學不就是斤斤計較?
    • 提問 19:學好法律不就是死背嗎?
    • 提問 20:衝突一定都是不好的?
  • 後記
紙本書 NT$ 380
單本電子書
NT$ 285

同分類熱門書
EPUB
還沒安裝 HyRead 3 嗎?馬上免費安裝~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