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期14天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5-04-06
內容簡介
21世紀所承接的20世紀人類文明中,影響進程最大的不是第一次世界大戰和第二次世界大戰,也不是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的相抗衡,而是兩次資訊革命。
20世紀的第一次資訊革命,肇因於電腦科技的運算進步;從50年代的概念,60年代的發展,70年代第四代電腦的應用,到80年代全文資料庫的實現,而進入到計算語言或語言計算的境地。電腦科技對於資料(data)和資訊(information)的處理,造就了「資訊革命」而產生了資訊科學。資訊科學從數字化(numeric)的資料庫管理出發,一路發展到文字與多媒體的知識管理系統(KMS)成熟為度。其間,基本的蒐集(collecting)、組織(organizing)、典藏(storage)與服務(share to service)等標準作業的大段落不變,也不能變。這個大段落的標準作業和傳統的圖書館,大體上是一致的。
圖書館事業的發展從二次世界大戰之後而言,也可以區分為三個主流時期:1945至1975年,以傳統圖書館為主流時期;1975至2005年,以圖書館自動化為主流時期;以及2005年以後以廣域圖書館為主流的發展時期。這三個時期都各自具體發展出不同的時代文明和知識文明。
近世的知識文明,既和兩次世界大戰的半全球化有關,更和兩次資訊革命的全球化一直息息相關。電腦化革命的概念、發展、應用,和實現,使得圖書館事業在北美地區形成了圖書館與資訊科學(LIS)的混和體和綜合體;在歐洲地區形組成了「圖書館、資訊、資料處理」(LID),接近三位一體化的學門。目前,受到第二次資訊革命,亦即數位內容革命的影響,兩者不約而同地進入了一個新的轉捩點和起跑點。
目前正在進行中的全球第二次資訊革命,以數位內容為準。最早萌芽於1980年全文無圖版的《大英百科全書》(EB),和《美國學術百科全書》(AAE),由當時的DIALOG系統提供公眾取用。在1993年網際網路及翌年全球資訊網(WWW)相繼開通後,數位內容就一路順風地大拓大展。短短數年之間,在21世紀交接之際,匯聚成一股多元媒體、多元語文、多元文化和多元信道的全球數位化革命。
圖書館自動化和資料庫系統的成功發展,解決了電腦化第一次資訊革命為人類知識文明所帶來的許多問題,但是在文明進程的功勞簿上,尚未準確地記載下來。
第二次以數位化為風潮的資訊革命,轉眼也如火如荼地進行了十個年頭。在知識經濟美麗的衣裳下,一方面各種相關的商機蓬勃無限,另方面人類的知識文明,則進入了另一個快速累積的時期。下一個二十年的2030,以及另一個二十年的2050,何去何從?如何在浩瀚的知識宇宙中生存,和廣闊的知識天空中遨翔,遂成為各種不同性質的知識工作者,共同尋求突破迷思的一個課題。
我們所處的21世紀初,知識文明被兩股勢力所左右,其中一股是令人感覺到似乎是「無盡量」的數位內容提供者;另一股是精進化搜尋引擎的提供者。一個是鉅量數位內容為本的供應,另一個是以「速度解決量化」的方案者。猶記得,1990年代初法國哲學家李歐塔(Jean-François Lyotard)憂慮資料庫是否將取代大學的警言。二十年後,許多智者所感受的是知識的整體感難再,人們在各種環境中遭遇到的僅是一些支離破碎如棉絮般的知識散片(fragment)。顯然地,量化和速度是知識問題和知識管理的必要手段,卻不是解決方案。
現在或未來,解決知識管理方面的問題包括知識儲存、知識再現、知識服務和知識系統管理等,仍然要依靠圖書館方案(Library approach)才行。自古以來,不同時代的知識問題,依靠的是不同時代的圖書館方案,第二次資訊革命後的數位內容時代,依靠的是廣域圖書館方案(Metalibrary approach)。
目前正在進行中的全球第二次資訊革命,以數位內容為準。最早萌芽於1980年全文無圖版的《大英百科全書》(EB),和《美國學術百科全書》(AAE),由當時的DIALOG系統提供公眾取用。在1993年網際網路及翌年全球資訊網(WWW)相繼開通後,數位內容就一路順風地大拓大展。短短數年之間,在21世紀交接之際,匯聚成一股多元媒體、多元語文、多元文化和多元信道的全球數位化革命。
圖書館自動化和資料庫系統的成功發展,解決了電腦化第一次資訊革命為人類知識文明所帶來的許多問題,但是在文明進程的功勞簿上,尚未準確地記載下來。
第二次以數位化為風潮的資訊革命,轉眼也如火如荼地進行了十個年頭。在知識經濟美麗的衣裳下,一方面各種相關的商機蓬勃無限,另方面人類的知識文明,則進入了另一個快速累積的時期。下一個二十年的2030,以及另一個二十年的2050,何去何從?如何在浩瀚的知識宇宙中生存,和廣闊的知識天空中遨翔,遂成為各種不同性質的知識工作者,共同尋求突破迷思的一個課題。
我們所處的21世紀初,知識文明被兩股勢力所左右,其中一股是令人感覺到似乎是「無盡量」的數位內容提供者;另一股是精進化搜尋引擎的提供者。一個是鉅量數位內容為本的供應,另一個是以「速度解決量化」的方案者。猶記得,1990年代初法國哲學家李歐塔(Jean-François Lyotard)憂慮資料庫是否將取代大學的警言。二十年後,許多智者所感受的是知識的整體感難再,人們在各種環境中遭遇到的僅是一些支離破碎如棉絮般的知識散片(fragment)。顯然地,量化和速度是知識問題和知識管理的必要手段,卻不是解決方案。
現在或未來,解決知識管理方面的問題包括知識儲存、知識再現、知識服務和知識系統管理等,仍然要依靠圖書館方案(Library approach)才行。自古以來,不同時代的知識問題,依靠的是不同時代的圖書館方案,第二次資訊革命後的數位內容時代,依靠的是廣域圖書館方案(Metalibrary approach)。
- 封面
- 作者簡介
- 自序
- Chapter 1 圖書館四個文明
- 一、圖書館的四個文明
- 二、四個文明的比較研究
- 三、未來的圖書館文明
- Chapter 2 廣域圖書館論述
- 一、廣域圖書館的定義
- 二、廣域圖書館的世紀背景
- 三、廣域圖書館的機遇與挑戰
- Chapter 3 網站數位圖書館
- 一、網站數位圖書館的來臨
- 二、網站圖書館的內涵布局
- 三、網站圖書館是服務新基地
- Chapter 4 虛擬實境複合圖書館
- 一、複合圖書館發展策略
- 二、新時代複合圖書館員
- 三、複合圖書館的服務
- Chapter 5 圖書館變換化管理
- 一、現代圖書館管理三個階段
- 二、圖書館變換化管理十大內涵
- 三、圖書館新面貌新精神
- 四、大媒體知識基地建設
- 五、分級分眾知識支援服務
- 六、圖書館的知識天空
- Chapter 6 圖書館知識管理
- 一、知識傳播環境管理
- 二、知識管理發跡歷程
- 三、數位革命與知識管理
- 四、圖書館是知識管理基礎
- 五、知識管理系統實作概念
- 六、21世紀的知識管理
- Chapter 7 現代化知識領航
- 一、知識領航的定義與定位
- 二、傳統的人力知識領航
- 三、知識領航的現代發展
- Chapter 8 圖書館館際合作
- 一、館際合作的大趨勢
- 二、圖書館跨校資源整合與館際合作的未來展望
- 附錄 國家圖書館2009至2012中程發展策略計畫
- 一、使命
- 二、願景
- 三、施政理念
- 四、施政目標及目標說明
- 五、策略及方案計畫
- 六、預期效果及影響
- 相關名詞列表
- 版權頁
紙本書 NT$ 330
單本電子書
NT$
231
點數租閱
20點
租期14天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5-04-06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5-04-06
同分類熱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