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7歲開始寫書、9歲的散文被列入學校教材、19歲破格錄取清大、20歲獲第一屆朱自清散文獎、
25歲陪同總理至拉丁美洲文化交流演講、26歲獲日本國際交流基金會邀請寫書、兩度受邀訪台:
中國新一代暢銷天才女作家蔣方舟
於日本創作的最新作品‧台灣上陸
艾美奬提名‧日本紀錄片導演伊藤王樹攝影記錄
東京,如此繁華,卻又如此冷漠。
踏上的不只是地理上的異國──心,也是。
透過九○後的年輕觀察,看見昭和平成的心風景
受到日本國際交流協會的邀約,蔣方舟在東京獨居了一年,度過了一段完全真空的生活。
她寫著日記,心情從惶恐到坦然,對寫作的思索,也從茫然變得清晰。在東京度過的這一年,並沒有把她變成一個新人,只是讓自己回到本來該成為的樣子。
日記,像一種持之以恆的窺看私密。四十六則日記,有觀察、賞析、體驗、時評及許多的感受,駁雜卻不失純粹。蔣方舟用閱讀、洞察、明見作為時代意義的表述。從政治、藝術到當今中日兩國世間百態,都有獨特又不失嚴肅的描摹與思考。
本書同時有著日本紀錄片導演伊藤王樹,隨著蔣方舟的腳步拍攝,在文字和影像的雙重記錄下,交織出一段異地的心靈旅程。
‧看到其他人也全是一個人吃飯,像考試一樣中間隔一個座位,很害怕交流的樣子,每個人都吃得又快又用功。我一下子就被這場景治癒了,東京是一個沒有人打擾,也不必打擾別人,就能夠活得很好的城市。──〈不能夠以形式分享的快樂〉
‧為什麼中產愛跑步,因為跑步是一種苦修。而苦修,是對過剩的回應。過剩的中產需要跑步這種宗教般的歡愉來緩解自己的焦慮和壓力。──〈皇居跑步〉
‧花火大會很好看,焰火的形狀豐富得超乎想像。坐在我前面草坪的是一個日本小姑娘,對著每個出現的焰火大叫「好美!好美!」有時,焰火還沒出現,她就迫不及待地大喊出來。──〈花火〉
‧我在東京的生活彷彿在一種看不見的屏障中,無論是走在擁擠的表參道或澀谷,還是被裹挾在人群中去看花火大會,我始終感到人群是幻覺,我在與自己單獨交談。
‧坐船離開豐島,上岸前最後看一眼瀨戶內海,覺得海洋奇妙,它總是不斷被划出道道傷痕,又總是處於完整無損的狀態。海不會記得我來過,我的人生卻被帶到了未知的航道。──〈瀨戶內海藝術季〉
‧被迫的認真與被迫的隔離,把我從之前一直在被動加速的跑步機上的生活中解救了下來,重新獲得了觀察和思考的能力。──〈序〉
附錄:蔣方舟推薦東京之旅「足跡」
◆各界推薦
作家 張鐵志
作家 張西
作家 番紅花
旅行長 工頭堅
獨角獸計畫創辦人李惠貞
全世界除了日本人以外,書寫最多日本的毫無疑問是台灣人,但近年我也喜歡透過對岸作者的觀點來看這個國家;例如李長聲、徐靜波、毛丹青,當然還有《知日》,而現在又多了蔣方舟。撇開年齡與歷史的包袱,或者可以從她的文字中,看見不太一樣的東京與日本。──工頭堅
她平淡的句子都是燙的,因為足夠誠實,所以燙傷自己也無妨。對於這樣的書寫我深深著迷。這些句子甚至剛好地守護著她和她的生活。──張西
艾美奬提名‧日本紀錄片導演伊藤王樹攝影記錄
東京,如此繁華,卻又如此冷漠。
踏上的不只是地理上的異國──心,也是。
透過九○後的年輕觀察,看見昭和平成的心風景
受到日本國際交流協會的邀約,蔣方舟在東京獨居了一年,度過了一段完全真空的生活。
她寫著日記,心情從惶恐到坦然,對寫作的思索,也從茫然變得清晰。在東京度過的這一年,並沒有把她變成一個新人,只是讓自己回到本來該成為的樣子。
日記,像一種持之以恆的窺看私密。四十六則日記,有觀察、賞析、體驗、時評及許多的感受,駁雜卻不失純粹。蔣方舟用閱讀、洞察、明見作為時代意義的表述。從政治、藝術到當今中日兩國世間百態,都有獨特又不失嚴肅的描摹與思考。
本書同時有著日本紀錄片導演伊藤王樹,隨著蔣方舟的腳步拍攝,在文字和影像的雙重記錄下,交織出一段異地的心靈旅程。
‧看到其他人也全是一個人吃飯,像考試一樣中間隔一個座位,很害怕交流的樣子,每個人都吃得又快又用功。我一下子就被這場景治癒了,東京是一個沒有人打擾,也不必打擾別人,就能夠活得很好的城市。──〈不能夠以形式分享的快樂〉
‧為什麼中產愛跑步,因為跑步是一種苦修。而苦修,是對過剩的回應。過剩的中產需要跑步這種宗教般的歡愉來緩解自己的焦慮和壓力。──〈皇居跑步〉
‧花火大會很好看,焰火的形狀豐富得超乎想像。坐在我前面草坪的是一個日本小姑娘,對著每個出現的焰火大叫「好美!好美!」有時,焰火還沒出現,她就迫不及待地大喊出來。──〈花火〉
‧我在東京的生活彷彿在一種看不見的屏障中,無論是走在擁擠的表參道或澀谷,還是被裹挾在人群中去看花火大會,我始終感到人群是幻覺,我在與自己單獨交談。
‧坐船離開豐島,上岸前最後看一眼瀨戶內海,覺得海洋奇妙,它總是不斷被划出道道傷痕,又總是處於完整無損的狀態。海不會記得我來過,我的人生卻被帶到了未知的航道。──〈瀨戶內海藝術季〉
‧被迫的認真與被迫的隔離,把我從之前一直在被動加速的跑步機上的生活中解救了下來,重新獲得了觀察和思考的能力。──〈序〉
附錄:蔣方舟推薦東京之旅「足跡」
◆各界推薦
作家 張鐵志
作家 張西
作家 番紅花
旅行長 工頭堅
獨角獸計畫創辦人李惠貞
全世界除了日本人以外,書寫最多日本的毫無疑問是台灣人,但近年我也喜歡透過對岸作者的觀點來看這個國家;例如李長聲、徐靜波、毛丹青,當然還有《知日》,而現在又多了蔣方舟。撇開年齡與歷史的包袱,或者可以從她的文字中,看見不太一樣的東京與日本。──工頭堅
她平淡的句子都是燙的,因為足夠誠實,所以燙傷自己也無妨。對於這樣的書寫我深深著迷。這些句子甚至剛好地守護著她和她的生活。──張西
- 書封
- 作者簡介
- 攝影簡介
- 序
- 目錄
- 2015.12.16 (星期三)太貴的料理
- 2015.12.17 (星期四)村上隆的《五百羅漢圖》
- 2015.12.18 (星期五)不能夠以形式分享的快樂
- 2015.12.19 (星期六)英雄主義落空
- 2015.12.20 (星期日)羽田圭介
- 2015.12.22 (星期二)妹背山婦女庭訓
- 2015.12.30 (星期三)馬肉刺身
- 照片Part 1
- 2015.12.31 (星期四)老靈魂
- 2016.1.2 (星期六)女子有才
- 2016.1.3 (星期日)奈良唐招提寺
- 2016.1.6 (星期三)畢卡索與沙林傑
- 2016.1.13 (星期三)丑角臉譜
- 2016.1.16 (星期六)《史托納》與《普寧》
- 2016.1.17 (星期日)瞎子國度裡的獨眼龍
- 2016.1.24 (星期日)大阪的D小姐
- 2016.2.18 (星期四)皇居跑步
- 2016.2.19 (星期五)苟活的理由
- 2016.2.20 (星期六)流亡者景觀
- 2016.2.21 (星期日)S先生的晚飯
- 2016.2.25 (星期四)G教授的聚會
- 2016.2.28 (星期日)三島由紀夫紀念館
- 2016.3.8 (星期二)在事實和真實之間
- 照片Part 2
- 2016.3.15 (星期二)海萊內.謝爾夫貝克
- 2016.3.24 (星期四)輕井澤溫泉旅館的一夜
- 2016.3.25 (星期五)裸女與馬頭琴
- 2016.3.30 (星期三)春天
- 2016.4.4 (星期一)荒川線電車
- 2016.4.7 (星期四)脫衣舞
- 2016.4.8 (星期五)喝酒
- 2016.4.16 (星期六)川端康成的忌日
- 2016.4.22 (星期五)伊藤若沖的畫
- 2016.4.23 (星期六)川端康成的展覽
- 2016.5.27 (星期五)鐵路旁的公寓
- 2016.5.29 (星期日)洗衣機
- 2016.6.25 (星期六)路上的意外
- 2016.7.10 (星期日)老年
- 2016.7.23 (星期六)花火
- 2016.7.24 (星期日)作家的照片
- 2016.7.26 (星期二)殺人的理由
- 照片Part 3
- 2016.10.10 (星期一)黃屋子裡的畫家
- 2016.10.15 (星期六)瀨戶內海藝術季
- 2016.11.8 (星期二)寫作
- 2016.11.9 (星期三)川普當選與知識分子
- 2016.12.20 (星期二)柯慈的《恥》
- 2017.1.11 (星期三)庭院裡的小木屋
- 2017.1.17 (星期二)長崎的海
- 附錄 足跡:蔣方舟推薦東京之旅
- 版權頁
紙本書 NT$ 290
單本電子書
NT$
203
同分類熱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