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算盤」是人們對那些在經濟問題上善於精打細算的人的一種稱謂。在經商的過程中,「鐵算盤」是事業成功的保證,億萬富豪洛克菲勒在很大程度上就是靠「鐵算盤」成功的。
洛克菲勒的父親是一個精明的商人,從小就給兒子灌輸生意經。他教會兒子如何寫商業文書,如何清晰地記帳,如何準確而迅速地收付款。在父親的薰陶下,洛克菲勒從小就養成了打「鐵算盤」的習慣。七歲那年,他就做起了生意,時時打著賺錢的主意。
洛克菲勒是猶太人,猶太人的精明,世人皆知。
洛克菲勒的精明看起來很神奇,其實說開了,不過是換個角度思考問題而已。一個事物總是有其兩面性,我們經常看到的不過是其中的一個方面,忽略了另一個方面。如果多從別人經常忽略的地方看問題,不要拘束在大家慣性思維的舊套路裡面,往往就有出其不意的想法。
他理直氣壯地告訴大家:精明就要堂堂正正,這沒有什麼錯誤,其他民族的人經常對精明的人懷有敵意,認為他們是不好對付的人,其實只是因為他的心志不如別人聰明,由佩服別人的機智轉為敬畏別人精明。
精明既沒有違反法律,也不會妨礙自己的道德。洛克菲勒只是用很巧妙的辦法,解決了別人看起來很困難的事情,而這種精明是大家所接受的,大家也很歡迎這樣的精明,這就是猶太人的精明。他們明明白白地告訴顧客「我要賺錢」,他們讓別人清清楚楚地看著他們怎樣賺錢。
然而這種精明不可投機取巧,而是有一定的原則的。有很多人遇到問題的時候,喜歡投機取巧、耍小聰明偷懶,明明可以做得更完善的事情卻不去做,總認為差不多就行了;明明是自己的責任,卻推卸給別人或設法掩蓋。殊不知,一個人的素質和能力往往展現在工作的細節上,自認為頭腦靈活而沾沾自喜,卻不知這會影響自己的前程。想成功,想要真正地解決問題,唯有誠信、負責、創新、積極進取等大智慧可取。
洛克菲勒的成功都是靠著自己的本事,並不是一些小聰明,而是大智慧。洛克菲勒認為,人生最忌諱的是耍小聰明。小聰明易被聰明誤,小聰明得小利,大智慧得大益。有大智慧,才有大美麗、大人生。聰明人未必就是一個高效能的成功者,再聰明的人,要是缺乏好的思路,也容易和成功失之交臂。只有那些能夠充分調動自己的智慧,懂得思考問題的人才能成為出色的高效能人士。因為如果思路不對的話,再聰明也是徒勞,因為此時他腦筋轉得越快,往往也死得越快。
當今世界,對於想取得成功的人來說,已經不僅僅需要個人的努力,還需要知識的高度集結。因此,你越是善於從群體中求知,越是不斷地開拓新的求知領域,你的智慧結構就越完美,越富有應變能力,進而越能夠應付社會發展和科學技術的發展。
那些真正做大生意、賺大錢的人大都是利用別人的智慧贏得財富的。借助別人的智慧也是堂堂正正的精明,來為自己辦好事情,不需要什麼事情都親自去做。你只需要比別人知道的多一些,看到的問題多一些,然後安排人來解決這些問題。簡而言之,不需要你親自動手的就放手讓別人去做。
精明的人善於用人。也許你可以憑藉自己的勤奮和聰明才智獲得一定的財富,但是如果能把自己和別人的想像力、智慧完美地結合起來,那不是更完美嗎?這就是洛克菲勒的智慧。放棄可以借用的頭腦和智慧,恰好證明自己沒有頭腦和智慧。聰明的人善於從別人身上吸取智慧的營養補充自己。從別人那裡借用智慧,比從別人那裡獲得金錢更為划算。別耍小聰明,但不要拒絕大智慧。耍小聰明、投機取巧,對自己是有害的。有頭腦、有眼光、有思想的人,是會得到成功的賞識的。善用大智慧的人,前途才會充滿光明,而一種好的思維方式就是引領你走向成功的快捷之路。
- 準則一 失去工作就等於失去快樂(第16頁)
- 忠告一 成為什麼比得到什麼更重要(第16頁)
- 忠告二 天堂還是地獄都由自己建造(第22頁)
- 忠告三 工作不僅是一種使命與特權(第27頁)
- 忠告四 將工作視為樂趣,感恩工作(第32頁)
- 忠告五 收入是你工作產生的副產品(第37頁)
- 準則二 「我們」比「我」更強有力(第44頁)
- 忠告六 打造高效團隊為成功護航(第44頁)
- 忠告七 一個人的力量總是有限的(第48頁)
- 忠告八 團結是獲得戰鬥力的保障(第54頁)
- 忠告九 紀律是一個好團隊的基礎(第60頁)
- 忠告十 團隊合作是一種商業戰術(第66頁)
- 準則三 積極的心態能夠帶來成功(第74頁)
- 忠告十一 自信是邁向成功的第一步(第74頁)
- 忠告十二 運用積極心態與對手博弈(第79頁)
- 忠告十三 任何事物也不能代替堅忍(第84頁)
- 忠告十四 具備必需的心態決定成功(第89頁)
- 準則四 藉口是一種思想上的疾病(第94頁)
- 忠告十五 要成功別養成找藉口的惡習(第94頁)
- 忠告十六 愛找藉口是製造失敗的根源(第99頁)
- 忠告十七 任何藉口都是表明逃避責任(第104頁)
- 忠告十八 失敗了,不找藉口麻痹自己(第109頁)
- 忠告十九 拒絕藉口,只為成功找方法(第114頁)
- 準則五 不要高估所欠缺的,不要低估已擁有的(第118頁)
- 忠告二十 認識自己就是最大的資本(第118頁)
- 忠告二十一 相信自己讓不可能變可能(第123頁)
- 忠告二十二 宿命論是弱者的逃避藉口(第128頁)
- 忠告二十三 超越自卑,才能回歸自信(第133頁)
- 忠告二十四 超越別人,不如超越自己(第138頁)
- 準則六 做任何事情,都要帶上責任感(第144頁)
- 忠告二十五 完美行動需要帶上責任(第144頁)
- 忠告二十六 成功來自責任感的驅使(第150頁)
- 忠告二十七 微小細節展現重大責任(第154頁)
- 忠告二十八 負起責任是成功的保障(第159頁)
- 忠告二十九 責任是神聖的「職業」(第164頁)
- 準則七 沒有競爭到底的決心,就沒有資格成功(第170頁)
- 忠告三十 競爭用實力與思維強佔先機(第170頁)
- 忠告三十一 商場競爭需要頭腦穩操勝算(第175頁)
- 忠告三十二 善於尋找向對手進攻的機會(第180頁)
- 忠告三十三 關注對手情況做到知己知彼(第185頁)
- 忠告三十四 找一個對手激發自己的能力(第190頁)
- 忠告三十五 真正的競爭需要靠「良性」(第196頁)
- 準則八 挖掘可以幫助自己的貴人(第202頁)
- 忠告三十六 學會讓對手與你握手言和(第202頁)
- 忠告三十七 事業金字塔建立在人脈上(第207頁)
- 忠告三十八 借勢大人物當個成功人士(第214頁)
- 忠告三十九 給人以真誠的話語與讚美(第220頁)
- 準則九 人是最重要的經營物件(第226頁)
- 忠告四十 重視員工比經營重要(第226頁)
- 忠告四十一 用人要做到知人善用(第231頁)
- 忠告四十二 要善解與員工的衝突(第236頁)
- 忠告四十三 懷柔勝於高壓的政策(第241頁)
- 準則十 重要的事情,特別對待(第246頁)
- 忠告四十四 捨得失去是另一種獲得(第246頁)
- 忠告四十五 優柔寡斷是成功絆腳石(第251頁)
- 忠告四十六 抓住機會,將獲得成功(第256頁)
- 忠告四十七 剪掉不適合自己的事情(第261頁)
- 準則十一 談判需要技巧(第266頁)
- 忠告四十八 談判需要靈活的語言技巧(第266頁)
- 忠告四十九 談判本著互利雙贏為原則(第271頁)
- 忠告五十 談判也需要學會假裝糊塗(第276頁)
- 忠告五十一 輕鬆談判會有更好的效果(第280頁)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5-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