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書作者為文寶峰(H.Van Boven),是比利時人,曾在綏遠、北京一帶傳教,喜歡中國新文學。一九四四年,被日本侵略軍關進集中營後,他繼續閱讀新文學作品和有關書籍,用法文完成了《新文學運動史》(Histoire de La Litterature chinoise moderne),一九四六年作為「文藝批評叢書」的一種,由北平普愛堂印行。
正文共有十五章,除〈序言〉和〈導論〉外,分別是1.桐城派對新文學的影響;2.譯文和最早的文言論文;3.新文體的開始和白話小說的意義;4.最早的轉型小說──譯作和原創作品;5.新文學革命;6.文學研究會;7.創造社;8.新月社;9.語絲社;10.魯迅:其人其作;11.未名社;12.中國左翼作家聯盟和新寫實主義;13.民族主義文學;14.自由運動大同盟;15.新戲劇。
- 「中國現代文學史稀見史料」前言/謝泳(第i頁)
- 序言(第1頁)
- 導論(第5頁)
- 一、桐城派對新文學的影響(第7頁)
- 二、譯文和最早的文言論文(第9頁)
- 三、新文體的開始和白話小說的意義(第12頁)
- 四、最早的轉型小說──譯作和原創作品(第14頁)
- 五、新文學革命(第18頁)
- (一)文字解放運動(第18頁)
- (二)重要人物胡適和陳獨秀(第25頁)
- (三)反對和批評(第29頁)
- (四)對胡適和陳獨秀作品的評價(第34頁)
- (五)新潮(第36頁)
- 六、文學研究會(第39頁)
- 七、創造社(第61頁)
- 八、新月社(第81頁)
- 九、語絲社(第91頁)
- 十、魯迅:其人其作(第120頁)
- 十一、未名社(第133頁)
- 十二、中國左翼作家聯盟和新寫實主義(第136頁)
- 十三、民族主義文學(第147頁)
- 十四、自由運動大同盟(第148頁)
- 十五、新戲劇(第157頁)
- 結語(第174頁)
- 參考書目(第177頁)
- 作者索引(第179頁)
紙本書 NT$ 1100
單本電子書
NT$
770
同分類熱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