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ow it works知識大圖解 [2018年11月號] [ISSUE 50]:極速飛車大對決
-
點閱:97
20人已收藏
- 作者: LiveABC互動英語教學集團編輯
- 出版社:希伯崙股份有限公司
- 出版年:2018.11
- 格式:PDF,JPG
- 頁數:92
本期內容簡介
編輯室的話
人類始終都在追求速度的極限。自19世紀末以來,汽車從僅能以低於時速20 公里移動的簡陋框架,逐漸演化為極速可達每小時1000公里以上的高科技結晶。早在1997年時,英國團隊便以「推進號」超音速車飆出了時速近1228公里的驚人紀錄。然而,後起之秀──「尋血獵犬號」──卻極有可能青出於藍。這台有望達到時速1600公里的拼裝猛獸究竟擁有何種特殊部件?哪些頂級超跑又在爭奪速度之王的美名?一級方程式的各大車隊又面臨著哪些艱鉅挑戰?且讓本期的〈極速飛車〉(p.16)為大家一一解答上述提問。
若談到太陽系內最快的車,可就非Tesla Roadster 全電動超跑莫屬,其對地速度可是每小時逾4萬公里。2018 年2月,SpaceX 公司的獵鷹重型運載火箭將它送上了太空。然而,這款重型火箭的順利發射不僅說明了「可重複使用火箭」有望成為未來太空任務、甚或殖民火星的關鍵要角,更可能透過大幅降低發射成本,讓火箭科技越發普及。本期的〈打造終極火箭〉(p.52)便要向讀者詳加介紹新式重型火箭的強大之處,深入瞭解SpaceX 和美國航太總署所打造的火箭將會帶來何種影響。
火箭科技雖突飛猛進,但其他科技的發展亦不遑多讓。人類發現DNA 還不到200年的時間,就已進入了基因編輯的時代。透過基因工程技術,科學家便得以調控基因的開關以研究其後續影響、培植出富含營養且生存力更強的農作物,甚至治療某些遺傳性疾病。但如此操弄基因是否會帶來不可逆的結果?速翻至〈基因大革命〉(p.26),一窺基因科技的源起與歷程。
火箭科技雖突飛猛進,但其他科技的發展亦不遑多讓。人類發現DNA 還不到200年的時間,就已進入了基因編輯的時代。透過基因工程技術,科學家便得以調控基因的開關以研究其後續影響、培植出富含營養且生存力更強的農作物,甚至治療某些遺傳性疾病。但如此操弄基因是否會帶來不可逆的結果?速翻至〈基因大革命〉(p.26),一窺基因科技的源起與歷程。
- regulars(第8頁)
- 全球瞭望(第8頁)
- 問問題 長知識(第84頁)
- 現代人該知道(第88頁)
- 金頭腦大考驗(第89頁)
- 交通運輸(第16頁)
- 極速飛車(第16頁)
- 車輛跨接啟動的機制(第24頁)
- 飛機高度計(第24頁)
- 柏油路的歷史(第25頁)
- 科學新知(第26頁)
- 基因大革命(第26頁)
- 馬拉松訓練(第32頁)
- 什麼是生物膜?(第34頁)
- 髮膠的科學原理(第34頁)
- 細菌vs病毒(第35頁)
- 科學大人物──約瑟夫.李斯特(第36頁)
- 科技大觀(第38頁)
- 藝品修復科技(第38頁)
- 防彈玻璃(第44頁)
- 中東首位機器人警察(第45頁)
- 歐美版迷你紅白機內部大觀(第46頁)
- 對講機(第48頁)
- 氣泡紙(第48頁)
- 碎木機(第49頁)
- 太空探索(第52頁)
- 打造終極火箭(第52頁)
- 從混亂中誕生(第58頁)
- 太空大人物──羅伯特.勞倫斯(第61頁)
- 環境生態(第62頁)
- 驚人的藻類(第62頁)
- 棕櫚油的問題(第68頁)
- 季風的成因(第68頁)
- 蝸牛殼的形成(第69頁)
- 霧中光彩(第69頁)
- 寶石(第70頁)
- 大王蓮(第72頁)
- 袋鼠的生命週期(第73頁)
- 奇異之聲(第74頁)
- 歷史回顧(第76頁)
- 羅馬軍團(第76頁)
- 格拉納達的阿爾罕布拉宮(第80頁)
- 語音字母表(第82頁)
- 日光節約時間(第82頁)
- 墨西哥革命軍(第82頁)
紙本書 NT$ 220
單本電子書
NT$
165
其他刊期
同分類熱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