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有DRM加密保護,需使用HyRead閱讀軟體開啟
  • 桃花流水杳然去
  • 點閱:51
    3人已收藏
  • 作者: 王鼎鈞著
  • 出版社:馬可孛羅文化出版 家庭傳媒城邦分公司發行
  • 出版年:2018
  • 集叢名:旅人之星:MS1062
  • ISBN:9789578759350
  • 格式:EPUB 流式
  • 字數:114163
  • 書籍難度(SR):635 SR值是什麼?
  • 適讀年齡:十年級
  • ● 本書因出版社限制不提供朗讀功能

內容簡介

王鼎鈞,台灣當代文學的一則「傳奇」!
 
雋永深刻的散文書寫
華文世界最值得珍藏的智慧之書
 

隱地稱王鼎鈞為「這一代中國人的眼睛」。席慕容說:「他最最神奇之處,就是可以只用很少的字句,在瞬間展現出帶有許多層次的空間。」樓肇明將其與余光中並稱為「今日臺灣散文文壇上的雙子星座」……
 
王鼎鈞雖身處在大時代的洪流,卻以其豐富的閱歷、透徹的洞見、深沉的情懷和圓熟的技巧,書一方行雲流水、渾然天成。《桃花流水杳然去》分為四輯,內容涵蓋文學、史論、藝術、宗教、早年回憶、社會現象等諸多面向,書中文章字字老辣、洞見深刻,擲地有聲。
 
〈文學與政治〉
 
文學作品能使大眾相信尚未發生之事,秦朝直到始皇帝死亡,並未將阿房宮建成,可是唐朝的杜牧寫了一篇「〈阿房宮賦」〉,天下後世多少人都「知道」秦始皇在這座龐大奢華的建築裡住了三十六年。
 
文學作品能使人樂意去做某些事情,「讀了詩經會說話,讀了易經會占卦,讀了水滸會打架。」「讀了紅樓會吃穿,讀了三國會做官,讀了水滸想招安。」詩歌小說都製造欲望和情感,而欲望和情感是行為的動力。
 
〈從美感到美化〉
 
我常想,對於愛好文學的人,自然和人生這筆帳算不清。自然也是人生:山是眉黛聚,水是眼波橫,雲想衣裳花想容,我見青山多嫵媚。詩人看山,看見飽經風霜的老人;詩人看雲,看見漂泊不定的遊子;詩人看水,看見後浪推前浪,看見人的世代交替。「天地者萬物之逆旅,光陰者百代之過客。」天地之間都是人間。


作者簡介
 
王鼎鈞
一九二五年生,山東省臨沂縣人。抗戰末期棄學從軍,一九四九年來台,曾任中廣公司編審、製作組長、專門委員,中國文化學院講師,中國電視公司編審組長,幼獅文化公司期刊部代理總編輯,《中國時報》主筆,「人間」副刊主編,美國西東大學雙語教程中心華文主編。目前旅居美國。
 

王鼎鈞獲獎無數,諸如:台北中國文藝協會文藝評論獎章、金鼎獎、中山文化基金會文藝獎、《中國時報》文學獎散文推薦獎、吳魯芹散文獎。一九九九年《開放的人生》榮獲文建會及《聯合報》副刊評選為「台灣文學經典三十」。二○○一年,獲「美東華文作家協會傑出會員獎」。二○一四年,獲第十八屆國家文藝獎。其間同時獲得中國「朱自清散文獎」、「在場主義散文獎」、「歷史嘉年華歷史書寫者致敬獎」等重要獎項。
 
著作有:散文「人生三書」《開放的人生》、《人生試金石》、《我們現代人》,以及《左心房漩渦》、《碎琉璃》、《山裡山外》、《黑暗聖經》、《小而美散文》等;小說《單身溫度》;「作文四書」:《靈感》、《文學種籽》、《作文七巧》、《作文十九問》;「王鼎鈞回憶錄四部曲」:《昨天的雲》、《怒目少年》、《關山奪路》、《文學江湖》等作品。
 
 
相關著作:《左心房漩渦(經典復刻典藏版)》《左心房漩渦(經典復刻重現):獨家限量作者親簽典藏版》《黑暗聖經(經典復刻典藏版)》《黑暗聖經(經典復刻重現):獨家限量作者親簽典藏版》


  • 【代序】我與雜文
  • 輯一 整理那飛蚊一般的觀念
    • 文學與政治
    • 文藝和色情
    • 文藝與道德
    • 人生經驗一席話
    • 有遠慮,無決斷
    • 雲門狂草老眼看
    • 文會商會兩家親
    • 中文教材經手過眼
    • 寂寞的不朽
    • 名言與微言
    • 趙承熙殺人無用論
    • 從美感到美化
    • 記者與作家
    • 小說中的冷戰靈魂──細品趙民德的短篇小說集《飄著細雪的下午》
    • 寫在《關山奪路》出版以後
    • 我能說的只有感謝
  • 輯二 我也可以說不
    • 新聞工作的得失
    • 李白杜甫誰給他稿費
    • 他們說的是兩種語言
    • 天使何時走過
    • 我猜同性戀
    • 虎媽悍母
    • 「虎媽」的弱勢戰略
    • 母親的心,子女的腦
    • 眷村和眷村文化
    • 富而仁,貧而樂
    • 《弟子規》不讀也罷
    • 一胎「話」
    • 「南京大屠殺」三段論
    • 哪些亞裔傳統值得保留?
    • 不開卷,也有益
    • 善人門前是非多
    • 領導者是天生的嗎?
    • 這是蘭德公司說的嗎?
    • 文學的滄桑
    • 信運氣,不靠運氣
    • 方孝孺與隆美爾
  • 輯三 雪夜寫專欄,血液不結冰
    • 處理藏書的滋味
    • 病中只讀自家詩
    • 從飲食到文學
    • 祕密知多少
    • 一條背帶的故事
    • 歡迎受刑人新生
    • 快樂?哪一種快樂?
    • 聽,聽!別忘記你有耳朵
    • 家……由子宮到天堂
    • 同在與同感
    • 淘不盡的歷史彎彎流
    • 老狗新技學電腦
    • 由「五恨」到無恨
    • 聞蟬聲,說詩人
    • 母親節與模範母親
    • 敵人比朋友更難得
    • 作家常有的生活習慣
    • 四餘讀書記
    • 品味知味
    • 細品劉荒田
    • 散文的「四有」
    • 借詩說話
    • 摺疊著愛
    • 七十歲的少年
    • 「一九四九」三棱鏡
  • 輯四 教外別傳十三篇
    • 盼望宗教合作的時代來臨
    • 宗教與人生
    • 宗教與戰爭
    • 宗教與九一一
    • 宗教信仰與現代生活
    • 澎湖冤案與基督替死
    • 自然加上人為
    • 佛教對中國文學的影響
    • 海上生明月──我向佛典尋找什麼
    • 大屠殺和大地震有關係嗎?
    • 自然和超自然
    • 一步兩腳印
    • 技與道──從《關山奪路》談創作的瓶頸
    • 【附錄】校對小記
紙本書 NT$ 450
單本電子書
NT$ 315

還沒安裝 HyRead 3 嗎?馬上免費安裝~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