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 JPG
本書有DRM加密保護,需使用HyRead閱讀軟體開啟

告老還鄉、落葉歸根,似乎是人之常情。作者在台北出生,在淡水老家長大,又到台北求學、謀生,進入花甲之齡,開始想回鄉重溫童年的農村生活。其實,二十世紀末的社會情況和五十年代的差別,不可以道里計,農村生產人口往城市流動,勞動力缺乏,農業凋敝,田園廢耕,成為一片寂靜的荒野,作者仍忍不住逃避塵囂之念,心嚮往之,經鄉居覓趣十年,還是抵擋不住現實的煩瑣,乃毅然放棄自視為香格里拉的庭院,認命從此合該繼續窩居城市裡,受現實煎熬,在紅塵中打滾,以度晚年了。然而,幸虧有詩,畢竟詩可以克服一切悲念,詩讓人在不如意的現實中,始終保有一份自由樂觀的氣氛和廣大空間,任憑馳騁。

李魁賢

從事詩創作逾半世紀,作品逾千首,獲吳濁流新詩獎、巫永福評論獎、賴和文學獎、榮後台灣詩獎、台灣新文學貢獻獎、吳三連獎文學獎、行政院文化獎,另獲韓國、印度、蒙古頒予多項國際詩獎。

  • 自序(第3頁)
  • 第一輯 院內(第9頁)
    • 惜情(第11頁)
    • 園藝(第12頁)
    • 木棉花(第14頁)
    • 吉野櫻(第15頁)
    • 玉蘭花(第17頁)
    • 九重葛(第18頁)
    • 仙丹花(第21頁)
    • 阿伯勒(第23頁)
    • 楓葉(第25頁)
    • 雞蛋花(第26頁)
    • 黃蟬(第28頁)
    • 欒樹(第30頁)
    • 蒴果(第32頁)
    • 金露花(第33頁)
    • 春不老(第35頁)
    • 南天竹(第37頁)
    • 金桔(第39頁)
    • 蟹爪蘭(第41頁)
    • 早到的紫茉莉(第43頁)
    • 紫茉莉(第45頁)
    • 七里香(第46頁)
    • 柚樹(第48頁)
    • 非洲鳳仙花(第50頁)
    • 菟絲子(第52頁)
    • 月夜(第54頁)
    • 鷺鷥(第55頁)
    • 初秋(第56頁)
    • 海韻(第57頁)
    • 樹也會寫詩(第58頁)
    • 風沒有耳朵(第60頁)
    • 石頭沒有心(第61頁)
    • 樹沒有腳(第63頁)
    • 麻雀啄星(第64頁)
    • 池塘和海洋(第65頁)
    • 圓鼓(第67頁)
    • 落髮(第68頁)
    • 遺詩(第70頁)
  • 第二輯 院外(第73頁)
    • 寒流(第75頁)
    • 聽海(第77頁)
    • 聽雨(第79頁)
    • 鱒魚(第81頁)
    • 鯨魚:一則寓言(第83頁)
    • 生命的詩(第85頁)
    • 玉山絕嶺(第87頁)
    • 路祭(第89頁)
    • 老實話(第90頁)
    • 醉仙酒瓶(第92頁)
    • 禱告(第94頁)
    • 代罪的祭壇(第96頁)
    • 山在哭(第98頁)
    • 離鄉(第100頁)
    • 大地震(第102頁)
    • 問天(第104頁)
    • 語言遊戲(部分台語)(第106頁)
    • 題江泰馨畫作(第115頁)
    • 詩性(第119頁)
    • 告別詞(第121頁)
    • 全成堡――紀念吳全成(潛誠)教授(第123頁)
    • 風花雪月(台語)(第125頁)
    • 英雄末路(第129頁)
    • 陋室漏濕(第131頁)
    • 起來 願意做奴隸的人們(第133頁)
    • 奉獻(台語)——獻給二二八的神魂(第137頁)
    • 怪獸吃人(第140頁)
紙本書 NT$ 170
單本電子書
NT$ 119

還沒安裝 HyRead 3 嗎?馬上免費安裝~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