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昆蟲誌:人類學家觀看蟲蟲的26種方式
-
點閱:1162
253人已收藏
- 譯自:Insectopedia
- 作者: 修.萊佛士(Hugh Raffles)著 , 陳榮彬譯
- 出版社:遠足文化
- 出版年:2018
- ISBN:9789865727642
- 格式:EPUB 流式
- 字數:366109
- 書籍難度(SR):747 SR值是什麼?
- 適讀年齡:高於十二年級
- ● 本書因出版社限制不提供朗讀功能
- ● 本書因出版社限制不提供繁簡轉換功能
內容簡介
從「以人為中心」,到「一昆蟲一世界」
懷丁作家(非小說項目)獎、《紐約時報》年度好書、
「The Society for Humanistic Anthropology」 特別獎、
「獵戶星座圖書獎」(Orion Book Award)
「高空中,無數的昆蟲正看著我們!」
一開始,作者切入美國農業部雇用的飛機。飛機帶領我們升空,一探一千~四千公尺高空中所捕捉到的數以萬計的昆蟲。無垠天空裡的昆蟲在氣流中漂浮,等到時機成熟,擺個頭,扭個身,順氣流而下,降落。
昆蟲的外貌與人類大相逕庭,當人們對昆蟲報以噁心表情時,有沒有想過昆蟲比人類早了幾億年生存於這地球上?昆蟲不像貓、狗惹人憐愛,也不像獅、虎擁有神話的加持,但是自古以來,昆蟲與人其實相依相存,而且能夠相互映照出彼此的狀態。
雜揉文學紀錄、藝術描繪、歷史文獻和科學報告,不時加入田野採訪,作者縱橫古今、遊走東西方,描繪出人類與昆蟲最親密真切的交流時刻。
有熱情的時刻:十六世紀的歐洲畫家工筆描摹昆蟲,讓昆蟲奇蹟般的存在,在人類眼前魔幻展現;非洲人懼怕蝗害,卻也眼巴巴地盼望蝗蟲來到;中國文人像對待紳士一般禮遇蟋蟀;日本人對昆蟲,特別是甲蟲,情有獨鍾。
也有遲疑的片刻:即便理解昆蟲視覺神經的運作,昆蟲學家仍不免質疑,人真的有可能進入昆蟲的經驗嗎?
當然也有恐懼的聯想:納粹把「蝨子」和猶太人對等起來,按照衛生程序,要除「蝨」務盡。
在這本不只以「人」為對象的人類學作品裡,昆蟲扮演了決定性的角色。舉例來說,昆蟲學家對蜜蜂「社群」行為的觀察,成為納粹德國國家主義最常援引的生物類別;又如:昆蟲的畸形讓看不見的核輻射外洩展露無遺(甚至揭示了距離核災中心越遠,生物所受影響並不會比較輕微的現象);再如:果蠅特有的基因變異,讓牠成為實驗室的新工具、遺傳學的大功臣;…
作者模仿百科全書,從A-Z,每個詞條就是一則昆蟲與人的故事,也是跨物種民族誌的實驗之作。人類對待如此異己的生物,除了心生厭惡,或者充滿認同昆蟲的熱情,有沒有可能既接受彼此的差異,又寬容地生活在一起?
「獵戶星座圖書獎」(Orion Book Award)
「高空中,無數的昆蟲正看著我們!」
一開始,作者切入美國農業部雇用的飛機。飛機帶領我們升空,一探一千~四千公尺高空中所捕捉到的數以萬計的昆蟲。無垠天空裡的昆蟲在氣流中漂浮,等到時機成熟,擺個頭,扭個身,順氣流而下,降落。
昆蟲的外貌與人類大相逕庭,當人們對昆蟲報以噁心表情時,有沒有想過昆蟲比人類早了幾億年生存於這地球上?昆蟲不像貓、狗惹人憐愛,也不像獅、虎擁有神話的加持,但是自古以來,昆蟲與人其實相依相存,而且能夠相互映照出彼此的狀態。
雜揉文學紀錄、藝術描繪、歷史文獻和科學報告,不時加入田野採訪,作者縱橫古今、遊走東西方,描繪出人類與昆蟲最親密真切的交流時刻。
有熱情的時刻:十六世紀的歐洲畫家工筆描摹昆蟲,讓昆蟲奇蹟般的存在,在人類眼前魔幻展現;非洲人懼怕蝗害,卻也眼巴巴地盼望蝗蟲來到;中國文人像對待紳士一般禮遇蟋蟀;日本人對昆蟲,特別是甲蟲,情有獨鍾。
也有遲疑的片刻:即便理解昆蟲視覺神經的運作,昆蟲學家仍不免質疑,人真的有可能進入昆蟲的經驗嗎?
當然也有恐懼的聯想:納粹把「蝨子」和猶太人對等起來,按照衛生程序,要除「蝨」務盡。
在這本不只以「人」為對象的人類學作品裡,昆蟲扮演了決定性的角色。舉例來說,昆蟲學家對蜜蜂「社群」行為的觀察,成為納粹德國國家主義最常援引的生物類別;又如:昆蟲的畸形讓看不見的核輻射外洩展露無遺(甚至揭示了距離核災中心越遠,生物所受影響並不會比較輕微的現象);再如:果蠅特有的基因變異,讓牠成為實驗室的新工具、遺傳學的大功臣;…
作者模仿百科全書,從A-Z,每個詞條就是一則昆蟲與人的故事,也是跨物種民族誌的實驗之作。人類對待如此異己的生物,除了心生厭惡,或者充滿認同昆蟲的熱情,有沒有可能既接受彼此的差異,又寬容地生活在一起?
- 前言\萬物之始 In the Beginning
- A 天空 Air
- B 美 Beauty
- C 車諾比 Chernobyl
- D 死亡 Death
- E 演化 Evolution
- F 發燒/作夢 Fever/Dream
- G 慷慨招待(歡樂時光) Generosity (the Happy Times)
- H 頭部與其使用方式 Head and How to use Them
- I 無以名狀 The Ineffable
- J 猶太人 Jews
- K 卡夫卡 Kafka
- L 語言 Language
- M 我的夢魘 My Nightmare
- N 尼泊爾 Nepal
- O 二○○八年一月八日,阿布杜.馬哈瑪內正開車穿越尼阿美On January 8, 2008, Abdou Mahamane Was Driving through Niamey
- P 升天節的卡斯齊內公園 Il Parco delle Cascine on Ascension Sunday
- Q 不足為奇的昆蟲酷兒 The Quality of Queerness in Not Strange Enough
- R 沉浸在幻想中 The Deepest of Reveries
- S 性 Sex
- T 誘惑 Temptation
- U 眼不見為淨 The Unseen
- V 視覺 Vision
- W 全球暖化的聲音 The Sound of Global Warming
- X 書中軼事 Ex Libris, Exempla
- Y 渴望 Yearnings
- Z 禪宗與沉睡的哲學 Zen and the Art of Zzz’s
- 誌謝 Acknowlegments
- 後記\生命在此會於一瞬:《昆蟲誌》審讀記
- 後記\昆蟲化身的吟遊詩人:修.萊佛士的「一昆蟲一世界」
- 參考書目 Selected Bibliography
- 作者注 Notes
紙本書 NT$ 650
單本電子書
NT$
455
同分類熱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