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期14天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2-06-09
內容簡介
鴉片戰爭以后,近代中國所遭受的屈辱,在中國人的心靈上留下了永遠揮之不去的陰影。面對現代西方文明在全球的肆虐,曾經創造無數輝煌歷史的中國人倍感失落和自卑。
受傳統文化影響至深的中國人十分渴望從傳統的儒家文化中,尋找到實現國家崛起和民族復興的方法和途徑。然而,儒家文化是在兩千多年前在農業社會條件下誕生的。它很難再適應現在的市場經濟社會。無論孔子、孟子等儒學宗師多么高明、多么偉大,“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他們也無法預知今天的世界是什么樣子。這種歷史局限性,是任何人都逃脫不了的。
文化是屬于意識形態領域的東西,它的產生和發展必然要受到社會經濟基礎的制約。農耕文明條件下產生的儒家文化很難再適應今天的工業化社會——農業社會已經離我們漸行漸遠,工業社會呼喚商業文明。
- 版權信息
- 序言
- 工業社會呼喚商業文明
- 第一篇天朝上國風光不再
- “天朝無所不有,無需仰賴外人”
- 康乾盛世:盛名之下其實難副
- “中學為體,西學為用”
- 變法維新:大清帝國最后的機會
- 中國曾引領世界 1000多年
- 遠播中華德威的鄭和船隊
- 第二篇悠久的歷史沉重的負擔
- 歷史只說明“過去”,并不代表“現在”
- 五千年的歷史,四千年的專制
- 儒家文化對中國人思想的禁錮
- 萬里長城既是驕傲,也是枷鎖
- 第三篇文化只是工具福祉才是根本
- 宗教和文化從來都只是工具
- 打著上帝和佛祖的名義斂財
- 歐洲歷史強國都不是虔誠的基督徒
- 文化必須發展,才能獲得新生
- 第四篇混亂的民族思維脆弱的民族情感
- 永遠理不清的民族思維
- 既“羨”又“憎”的民族心理
- 揮之不去的受害者心態
- 中國人的“世界第一”情結
- 故宮與星巴克的沖突
- 被 13億人期望壓垮的劉翔
- 第五篇多些商業理性少些民族情緒
- 可口可樂并購匯源因何擱淺
- 達能與娃哈哈的分手之爭
- 競拍圓明園獸首,愛國還是攪局
- 抵制家樂福到底傷害到誰
- “國際鐵公雞排行榜”羞辱了誰
- 第六篇做大國要有大國心態
- 中國崛起需要大國心態
- 告別“官本位”的思維習慣
- 心智成熟,才能拒絕被忽悠
- 擺脫封建道統,重建社會道德
- 第七篇中國崛起任重而道遠
- 世界第一出口大國背后的辛酸
- 世界第二經濟大國的意義何在
- 警惕西方媒體對中國的“捧殺”
- 中國崛起之路,任重而道遠
紙本書 NT$ 350
單本電子書
NT$
350
點數租閱
20點
租期14天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2-06-09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2-06-09
同分類熱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