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新聞 2019/06/13 [第1684期]:貿易戰效應 資本逃離中國 瘋湧入越南
- 點閱:32
- 並列題名:The journalist
- 作者: 新新聞周刊編輯部編著
- 出版社:新新聞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 出版年:2019.06
- 格式:PDF
- 附註:周刊
租期7天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2-06-04
本期內容簡介
【封面故事】貿易戰效應資本逃離中國瘋湧入越南
現場直擊越南如何成為中美衝突最大贏家
中美貿易戰持續延燒,為了躲避高關稅,許多在中國投資的企業,包含中國本土企業,紛紛將生產部門或訂單,轉移到東南亞國家。其中越南是最大受益者。
今年以來最積極投資越南的外資已經不是南韓或日本,而是中國,包括國企。中國不少產品出口至美國,需面對25%的高關稅,中國商人當然會找出解決方法。
中國廠方瘋狂地湧進越南,若香港再加計中國部分,第一季就占越南外資的4成。
資本逃離中國、湧入越南,掀起越南從北到南工業區的搶地潮、搶人潮。「現在整個越南的工業,缺的不是訂單,是土地與勞工。」一位越南台商這麼說。
越南近年來積極向全世界開放,與世界各國簽署FTA,覆蓋率高達8成以上,零關稅的號召力,吸引了上萬家外資廠商投入。
除了關稅紅利外,越南還有人口紅利,35歲以下的人口高達75%。此外,還有薪資紅利,工資比中國與泰國都低。
《新新聞》越南實地採訪,告訴你越南如何成為中美貿易戰的最大贏家。
◎黃琴雅
〈完整內容請見新新聞1684期〉
- 專欄(第6頁)
- 顧爾德專欄 領導人的高度(第6頁)
- 陳東豪專欄 一人救全黨變一人害全黨?(第7頁)
- 梁國源專欄 中國會打稀土牌嗎?(第8頁)
- 白目豆沙包 「同質而空洞的時間」與轉型正義(第10頁)
- 揭仲專欄 為什麼台灣需要採購M1A2戰車(第58頁)
- 張秀賢專欄 反送中期待再創造一次香港奇蹟(第60頁)
- 葉耀元專欄 印太戰略報告透露的美中關係前景(第62頁)
- 蔡明芳專欄 新南向可以把更多資源擺在印度(第63頁)
- 呂紹煒專欄 貿易戰風向轉了嗎?(第64頁)
- 余宜芳專欄 一點舊一點新(第86頁)
- 左眼看新聞 初選尚未失敗立倫仍須努力(第88頁)
- 米果專欄 網路廣告一路糾纏(第89頁)
- 英德比綠 韓郭爭藍(第12頁)
- 英德傷痕難癒、金平棄選挑起藍省籍情結、連小黨都鬧失和 「分裂」成為台北政壇主旋律(第12頁)
- 初選蔡賴之爭留下三道裂痕 回不去了!綠營選後整合皮合肉不合(第14頁)
- 老綠男現象與民進黨內的「世代戰爭」 小英是如何傷了老綠男們的心?(第16頁)
- 段宜康提醒:民調完誰再搞東搞西,大家陰曹地府見 綠初選夢魘英德都是第三名(第18頁)
- 國會、白宮與行政部門有共識力挺台灣 地利、人和都有小英訪美等天時(第20頁)
- 民調一對一PK大勝韓,站穩中間蠶食藍綠 藍綠鬥正凶柯P勤練「龜息大法」(第22頁)
- 韓國瑜、郭台銘支持者殺出火氣,「歸隊」愈來愈難 非韓不投、唯韓不投可能讓柯P得利(第24頁)
- 初選民調確定不納入手機,挺王勢力轉向成選情關鍵 王金平不玩了郭台銘會跟進嗎?(第28頁)
- 雖有八成機率會幫郭董,影響未必完全正面 公道伯負氣棄選韓郭誰得利(第30頁)
- 政治(第32頁)
- 盼搭反送中熱潮,完成蔡政府國安修法最後一塊拼圖 修法罰退將赴中唱國歌拚臨時會達陣(第32頁)
- 取消月退俸、延長管制年限,緊縮赴中限制 早已解嚴退將改拿五星旗不算叛國?(第33頁)
- 不當小綠,傳黃國昌擬退黨加入白色聯盟 時力要走自己的路立委選情場場硬仗(第34頁)
- 徐旭東大讚,小店家深刻體驗 鄭文燦「坐滿」不分小店家、大財團(第36頁)
- 自言已回歸老百姓,正國會初選民調前決議唯英支持 從期待英德君子爭到不評論游錫堃轉向(第37頁)
- 民進黨總統初選牽動軍中布局,少、中將人事大調整 小英若勝賴神嚴德發將回鍋國安會?(第37頁)
- 選舉補助一補再補國庫大失血,選將另類「發大財」? 選罷法漏洞遭詬病徐國勇不表態避卡韓(第40頁)
- 封面故事 現場直擊 越南如何成為中美衝突最大贏家 貿易戰 資本逃離中國瘋湧入越南(第42頁)
- 中美貿易戰是越南台商的雙刃劍?中國企業湧入搶地搶人訂單接不完(第48頁)
- 打敗韓商稱霸越南,再搭上中美貿易戰「衝鋒列車」 中國中小企業積極南進中租扮演跳板(第50頁)
- 貿易戰.科技戰(第52頁)
- 平價5G手機還需一年才能上路 反制美國封殺中國5G國家隊上場(第52頁)
- 中國要以稀土、制裁清單當武器,殺傷力都有限 普丁相助習大還是難和川普決裂(第55頁)
- 財經(第66頁)
- 工會想找社會賢達助拳,張家堅守底線啟動應變計畫 長榮罷工談判卡在協商如何直播(第66頁)
- 僅媒合四二二三戶,離蔡政府「八萬戶目標」還差很遠 花敬群力推的包租代管為何唱衰聲四起(第68頁)
- 耗資近五億元、年燒一.五億元,憨膽感動CIP 離岸風電國產化首艘MIT鑽探船啟航(第70頁)
- 社會(第71頁)
- 合法後就不急了,同性伴侶結婚登記不足註記兩成 不歧視同婚列入國人結婚對數總表(第71頁)
- 司法(第72頁)
- 司改國是會議要求除罪化,基層法官提釋憲達十二案 同志通姦無「法」可罰法務部燒腦(第72頁)
- 國民女神出嫁(第74頁)
- 時間在追她,她追上了一整個時代 國民女神林志玲的誕生簡史(第74頁)
- 圖片故事(第78頁)
- 百萬港人反送中北京卻稱不代表民意(第79頁)
- 兩岸(第80頁)
- 防習大「民主協商」陷阱,最重處分解散政黨 陸委會放狠話 赴海峽論壇別呼應統戰(第80頁)
- 想眾籌集資,但難民法未過,拿工作簽證不易 銅鑼灣到西門町 林榮基用書店抗強權(第82頁)
- 台灣與世界(第84頁)
- 對深色人種辨識錯誤率高,不願如中國成「警察國家」 科技重鎮禁人臉辨識舊金山開先例(第84頁)
- 小旅行(第90頁)
- 自然美景交織人文野趣,三條經典路線推薦 穿越北台灣百年開發史朝聖淡蘭古道(第90頁)
其他刊期
同分類熱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