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期14天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5-05-11
內容簡介
收錄70則世界各國有代表性人物的墓誌銘及相關事蹟
墓誌銘乃人一生的印記
道別,若為我們每個人的一生必然面對的課題,以墓誌銘形式追憶先人,應可減緩所愛之人離逝的哀慟。
《墓誌銘風景:生命的亮光,人間的印記》為詩人李敏勇收錄70則世界各國有代表性人物的墓誌銘及相關事蹟,橫跨文學、政治、思想、科學等各方面。如台灣的盧修一、單國璽、楊逵、許常惠、高一生;美國的羅素、海明威;日本的小津安二郎、谷崎潤一郎;法國的雨果、盧梭;德國的康德、克卜勒……等。
李敏勇認為,墓誌銘是超越時空的人間徽章,訴說著永不磨滅的故事與情感,也是逝者與生者的連繫。不但能瞭解當時的社會氛圍、歷史、文化,亦可瞭解其一生,以及處世的哲學與智慧。
受限於傳統禮俗,過去台灣人將生死議題視為禁忌,對墓園亦普遍懷有恐懼。然而,近年來生死學、臨終議題極受注目,在日漸高齡化、追求「善終」的今日,介紹世界各國具有貢獻、具代表性的人物及其墓誌銘,必能扭轉關於墓園的既定印象,帶起台灣墓園文化革新。
- 序說:生命的亮光,人間的印記(第3頁)
- 亞洲(第19頁)
- (台灣)單國璽 在基督的懷抱裡奉獻一生(第20頁)
- (台灣)劉賓雁 中國的良心(第23頁)
- (台灣)詹冰 星、花、淚(第26頁)
- (台灣)許常惠 鄉土根,番薯土(第28頁)
- (台灣)江鵬堅 人權律師,政治俠客(第30頁)
- (台灣)吳潛誠 美麗島與愛爾蘭(第33頁)
- (台灣)盧修一 蘆葦與劍的身影(第35頁)
- (台灣)劉啟祥 他的畫是他的紀念碑(第38頁)
- (台灣)鄭南榕 獻身自由(第42頁)
- (台灣)楊逵 壓不扁的玫瑰花(第44頁)
- (日本)井上伊之助 因為愛而沒有恨(第48頁)
- (日本)谷崎潤一郎 在美的天國與地獄裡(第51頁)
- (日本)小津安二郎 人生之無(第53頁)
- (台灣)覃子豪 向夜空追星,向海洋尋夢(第55頁)
- (台灣)高一生 在森林的深處呼喚(第57頁)
- (台灣)張七郎、張宗仁、張果仁 含冤的歷史,苦難的見證(第60頁)
- (中國)聶耳 音樂家,革命者(第63頁)
- (日本)內村鑑三 無教會的基督徒,愛世界的知識人(第66頁)
- (日本)野口英世 日本的國寶,世界的國寶(第69頁)
- (菲律賓)荷西.黎剎(José Rizal) 和平主義革命家,亞洲獨立運動先驅(第72頁)
- 歐洲(第75頁)
- (法國)沙特(Jean-Paul Sartre)、波娃(Simone de Beauvoir) 思想的戀人,並肩的鬪士(第76頁)
- (英國)羅素(Bertrand Russell) 卓越的哲學家,勇敢的實踐者(第79頁)
- (奧地利/瑞典)莉澤.邁特納(Lise Meither) 突破女性困境,展現科學光輝(第82頁)
- (英國/美國)T.S.艾略特(T.S. Eliot) 文明的荒地綻開思想之花(第85頁)
- (德國)湯瑪斯.曼(Thomas Mann) 德國之心,歐洲之心,世界之心(第88頁)
- (英國)蕭伯納(George Bernard Shaw) 面對死亡也幽默(第91頁)
- (法國)保羅.梵樂希(Paul Valéry) 海天一色的詩性光輝(第94頁)
- (俄羅斯)茨維塔耶娃(M. I. Tsvetayeva) 無聲的疼痛(第97頁)
- (愛爾蘭)詹姆斯.喬伊斯(James Joyce) 漂泊的愛爾蘭靈魂,為都柏林人畫像(第100頁)
- (愛爾蘭)葉慈(W. B. Yeats) 對生死投出冷眼(第103頁)
- (英國)托馬斯.哈代(Thomas Hardy) 見證社學的文學光輝(第105頁)
- (奧地利/捷克)里爾克(Rainer Maria Rilke) 薔薇啊(第107頁)
- (義大利)莫蒂里安尼(Amedeo Modigliani) 在榮耀降臨之前的愛與死(第110頁)
- (法國)阿保里奈爾(G. Apollinaire) 生命的心(第113頁)
- (法國)盧梭(Henri Rousseau) 在繪畫的光與真理之中(第115頁)
- (法國)普呂多姆(Sully Prudhomme) 他的眼睛在夜晚成為星星(第118頁)
- (俄羅斯)列維坦(Isaac Ilyich Levitan) 用生命描繪俄羅斯風景(第122頁)
- (法國)韓波(A. Rimbaud) 祈求憐憫(第125頁)
- (法國)維克多.雨果(Victor Hugo) 在悲慘世界照人道之光(第127頁)
- (德國)馬克思(Kral Max) 巨人的頭像(第130頁)
- (俄羅斯)赫爾岑(Alexander Herzen) 自由俄羅斯的號手(第133頁)
- (俄羅斯)果戈里(Gogol) 活在人心的死魂靈(第136頁)
- (俄羅斯)普希金(A. S. Pushkin) 以詩為自己起造紀念碑(第139頁)
- (奧地利)舒伯特(Franz Seraphicus Peter Schubert) 以音樂形成寶藏,用歌聲吟詠希望(第142頁)
- (英國)雪萊(Percy Bysshe Shelley) 不孤單的靈魂(第145頁)
- (英國)濟慈(John Keats) 他的名字寫在水上(第147頁)
- (德國)費希特(Johann Gottlieb Fichte) 喚醒人民,鼓舞國家的浪漫心(第149頁)
- (德國)康德(Immanuel Kant) 在家鄉偏僻小路,體現宏大世界(第152頁)
- (德國)克卜勒(Johannes Kepler) 窮畢生之力探詢宇宙(第155頁)
- (英國)莎士比亞(William Shakespeare) 悲喜交集,在詩與戲劇演繹人生(第158頁)
- (義大利)馬基維利(N.B Machiavelli) 為極端現實主義政治立下權力方針(第161頁)
- 美洲(第165頁)
- (美國)費曼(Richara phillips Feynman) 死了,也不忘幽默的科學家(第166頁)
- (美國)馬拉末(Bernard Malamud) 彰顯困境中的人性光輝(第169頁)
- (阿根廷)波赫士(Jorge Luis Broges) 拔劍無懼(第172頁)
- (美國/英國)奧登(Wystan Hugh Auden) 教自由人讚美(第175頁)
- (阿根廷)切.格瓦拉(Che Guevra) 選擇壯麗結局的革命家(第178頁)
- (美國)羅伯.佛洛斯特(Robert Frost) 在詩的田園營造世界觀(第181頁)
- (美國)福克納(William Cuthbert Faukner) 擁抱南方,也被南方擁抱(第184頁)
- (美國)海明威(Ernest Hemingway) 一個可以被消滅,不能被擊敗的人(第187頁)
- (智利)米斯特拉兒(Gabriela Mistral) 絕望孕育柔情(第190頁)
- (美國)德萊塞(Theodore Herman Albert Dreiser) 探觸現實,解剖美國(第192頁)
- (美國)費滋傑羅(F. Scott Fitzgerald) 華麗美國夢的光影(第195頁)
- (美國)華特.惠特曼(Walt Whitman) 將自己遺贈給泥土,並在草葉再生(第198頁)
- (美國)愛蜜莉.狄瑾蓀(Emily Dickinson) 生被降世、死被召返(第201頁)
- (美國)威廉.莫頓(William T.G. Morton) 麻醉以制痛,為醫療造福(第204頁)
- (美國)愛倫.坡(Edgar Allan Poe) 請求上帝救贖的靈魂(第207頁)
- (美國)湯馬斯.傑佛遜(Thomas Jefferson) 美國獨立宣言銘刻的身影(第210頁)
- (英國/美國)潘恩(Thomas Paine) 以自由人引領美國獨立(第213頁)
- (美國)喬治.華盛頓(George Washington) 美國國父,獨立先驅(第216頁)
- (美國)班傑明.富蘭克林(Benjamin Franklin) 充滿榮光的印刷工人(第219頁)
紙本書 NT$ 280
單本電子書
NT$
196
點數租閱
20點
租期14天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5-05-11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5-05-11
同分類熱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