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 JPG
本書有DRM加密保護,需使用HyRead閱讀軟體開啟
  • 中國的現代國家構造
  • 點閱:120
    19人已收藏
  • 並列題名:Construction of the modern state in China
  • 作者: 任劍濤作
  • 出版社:香港城市大學出版社
  • 出版年:2019
  • 集叢名:思想共和國
  • ISBN:9789629374181
  • 格式:PDF,JPG
  • 頁數:1930
  • 書籍難度(SR):959 SR值是什麼?
  • 適讀年齡:高於十二年級
租期14天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5-02-05

內容介紹
 
本書創作前後經歷近二十年。全書旨在讓讀者明白中國建構現代國家過程的背景、面對的問題、解決的方法及發展的前景。本書分為三卷:上卷論及中國現代建國的各種國家形態;中卷重點指出中國的政黨國家理念;下卷主要論述國家形態轉變的規範指向及所面臨的困難。

作者介紹
 
任劍濤,現任清華大學政治學系教授、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曾任中山大學、中國人民大學政治學系教授,哈佛燕京學社合作研究員,台灣大學人文社會高等研究院客座研究員。兼任數家大學的客座或兼職教授,多家雜誌的學術或編輯委員。目前主要從事政治哲學、中西政治思想、中國政治的研究。著有《從自在到自覺―中國國民性探討》、《倫理政治研究―從早期儒學視角的理論透視》、《道德理想主義與倫理中心主義―儒家倫理及其現代處境》、《中國現代思想脉絡中的自由主義》、《政治哲學講演錄》、《建國之惑:留學精英與現代政治的誤解》、《複調儒學―從古典解釋到現代性探究》、《拜謁諸神:西方政治理論與方法尋蹤》、《除舊布新:中國政治發展側記》、《靜對喧囂:任劍濤訪談對話錄》、《公共的政治哲學》等論著十幾種。主編有「當代西方政治學前沿譯叢」、「政治哲學研究叢書」、「現代書系」。

  • 總序(第xiii頁)
  • 作者簡介(第xvii頁)
  • 總論 從帝制中國、政黨國家到憲政中國:中國現代國家建構的三次轉型(第1頁)
    • 一、現代中國的四個「國家」面相(第2頁)
    • 二、國家的三次轉型:顯像與隱像(第11頁)
    • 三、首次轉型:帝制中國的崩潰與以黨建國的落定(第18頁)
    • 四、再次轉型:以黨治國的困境與立憲國家的浮沉(第29頁)
    • 五、走向規範的現代國家(第45頁)
  • 上卷 黨國結構(第61頁)
    • 導論 以黨建國:政黨國家的興起、興盛與走勢(第63頁)
    • 第一章 權力欲求與共和精神:晚清以來中國政體選擇的困境(第109頁)
    • 第二章 政黨、民族與國家:中國政黨國家形態的生成(第153頁)
    • 第三章 政黨、國家與憲法:中國的憲法 —— 憲治分析(第199頁)
    • 第四章 兜底的憲政秩序:從國體論視角切入(第243頁)
    • 第五章 政黨駕馭國家:政黨國家的國家理念與治國定勢(第287頁)
    • 第六章 在組織理論的視野中:論黨內民主與人民民主的關係(第321頁)
    • 第七章 社會的萎縮與重建:在「國家 —— 社會」視角的審視(第357頁)
    • 第八章 拒斥自由主義:一個觀念與行動的交互分析(第401頁)
    • 第九章 在政黨國家與憲政國家之間:胡適的國家認同(第437頁)
    • 第十章 從政黨國家到民族國家:政黨改革與中國政治現代化(第515頁)
    • 第十一章 極權政治研究:從西方到東方的視界轉換(第567頁)
    • 第十二章 迅速發展、陷入停滯與走向崩潰:社會主義國家改革命運的比較分析(第601頁)
  • 中卷 黨治國家(第中卷-1頁)
    • 導論 國家理念與政策供給:以黨治國的效度與限度(第中卷-3頁)
    • 第一章 矯正型國家哲學與中國模式(第中卷-59頁)
    • 第二章 意識形態與改革的政治定位(第中卷-97頁)
    • 第三章 意識形態與改革的實用導向(第中卷-149頁)
    • 第四章 中國政府體制改革的政治空間(第中卷-185頁)
    • 第五章 政府何為:中國政府改革的定位、狀態與類型(第中卷-225頁)
    • 第六章 市場列寧主義的「中國奇跡」與米塞斯斷言的反思(第中卷-261頁)
    • 第七章 市場巨無霸挑戰政治巨無霸:「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的政企關係(第中卷-317頁)
    • 第八章 典範選擇、領袖偏好與國家發展(第中卷-345頁)
    • 第九章 黨權、異地任職與中央控制:地方治理的權力畸變與制度矯正(第中卷-367頁)
    • 第十章 從信訪制度看非民主體制下國家治理資訊的傳遞機制(第中卷-399頁)
    • 第十一章 財政監督與政府執行力:對《利馬宣言》的擴展性解讀(第中卷-425頁)
    • 第十二章 疲態社會的暴力危害與民主救治(第中卷-447頁)
    • 第十三章 在正式制度與非正式制度激勵之間:中國國家治理的激勵機制分析(第中卷-477頁)
    • 第十四章 舉國體制、超大型項目與國家的均衡治理(第中卷-499頁)
  • 下卷 憲政轉型(第下卷-1頁)
    • 導論 在「國家 — 社會」理論視野中的憲政中國(第下卷-3頁)
    • 第一章 重回現代共和軌道:中國的現代國家建構及其結構轉型(第下卷-45頁)
    • 第二章 歐洲憲政的擴展意義:美國、日本與中國的比較(第下卷-101頁)
    • 第三章 全球化、民族性與自由主義的普適性(第下卷-153頁)
    • 第四章 在兩種憲政設計之間:自由主義與中國憲政改革(第下卷-203頁)
    • 第五章 重申人民主權:國家權力的結構改革(第下卷-241頁)
    • 第六章 公民宗教與憲政制度(第下卷-301頁)
    • 第七章 政道民主與治道民主:中國民主政治模式的戰略抉擇(第下卷-345頁)
    • 第八章 憲政分權視野中的央地關係(第下卷-385頁)
    • 第九章 私密化與公共關懷(第下卷-425頁)
    • 第十章 國家轉型、中立性國家與社會穩定(第下卷-465頁)
    • 第十一章「陰謀論」與國家危機(第下卷-513頁)
    • 第十二章 向左與向右:國際政治氛圍與中國政治決斷(第下卷-563頁)
    • 第十三章 國家預案:中國轉型前景的沙盤推演(第下卷-629頁)
    • 後記(第下卷-687頁)
    • 增補後記(第下卷-700頁)
紙本書 NT$ 2512
單本電子書
NT$ 1758

點數租閱 20點
租期14天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5-02-05
還沒安裝 HyRead 3 嗎?馬上免費安裝~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