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 JPG
本書有DRM加密保護,需使用HyRead閱讀軟體開啟
  • 新新聞 2019/09/05 [第1696期]:香港終局決戰 玉石俱焚?
  • 點閱:10
    4人已收藏
  • 並列題名:The journalist
  • 作者: 新新聞周刊編輯部編著
  • 出版社:新新聞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 出版年:2019.09
  • 格式:PDF,JPG
  • 頁數:100
  • 附註:周刊
租期7天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5-01-25

本期內容簡介
 
【封面故事】香港終局決戰玉石俱焚?
 
韓民調重挫激勵主戰派

郭柯王成功合體與藍綠一搏
 
8月最後一個周末,香港這座城市的氣氛顯得詭譎沉重。
 
民主派人士接連被捕,警方不准集會遊行,但群眾依然現身街頭。警察與民眾兩邊暴力都升級,衝突升高。
 
習近平到底準備如何處理這個棘手問題?港府會不會動用《緊急法》形成實質戒嚴?北京會調動軍隊入港「止暴制亂」?它又有哪些武力可動用?得付出什麼代價?而在中美衝突升溫之際,香港問題又將對兩強爭霸起什麼作用?
 
海外媒體報導,習近平8月中曾對香港問題下達指示:「誰惹的麻煩誰自己解決,自己去善後處理,不要再給中央添壓力。」似乎劍指香港特首林鄭月娥。隨後外媒也報導林鄭想撤回送中條例,卻遭北京否定。面對危機,北京與港府不同調,甚至中南海內部也有歧見。
 
香港這座城市氣氛空前緊張,街頭第一線的勇武青年們也愈見耐不住性子,高喊著「我要攬炒!」(一起死)。隨著10月1日中國國慶日逼近,香港終局決戰愈來愈近,這會不會真的是玉石俱焚的一局?
 
◎編輯部
〈完整內容請見新新聞1696期〉


雜誌簡介
 
《新新聞》創刊於一九八七年三月十二日,它是一份探討台灣政治、經濟、社會、文化及國際關係,並且富有批判精神的新聞性周刊;由一群擁有二十多年新聞歷練的專業人士所創辦。
 
取名《新新聞》的用意,是希望在新聞素材的選擇上有別於《舊新聞》,因為,《新新聞》創刊時的台灣社會上尚在戒嚴時期,台灣的新聞仍多限制與禁忌, 意見市場尤其充斥著國民黨說法,而反對人士掌控的媒體,在極端中也不具備專業水準,遂致新聞無法呈現原貌,整個輿論版圖為偏狹的、零碎的舊新聞所侵占。 《新新聞》期望發揮媒體的中介精神,使新聞的真貌還原,讓意見市場不再扭曲。

 
自創刊以來,《新新聞》秉持著接受公共信託、戮力追求真相的信念,以公是公非為依歸,並接受社會力量的監督。《新新聞》企圖希望透過新聞媒體,對民主的成長發揮積極的助力。
 
《新新聞》不屬於任何政治團體或是財團,超然於一切黨派之外,《新新聞》也不代表任何政治力量,唯一希望代表及扶植的力量是廣大的社會力量。
 
《新新聞》取材的標準是:新聞自由、政治民主及社會公義。透過這三個標準,《新新聞》呈現出來的風格,在台灣這個體制及環境下來看,顯得極富衝突及爭議,而這正也是《新新聞》的目的,透過這些衝突與爭議徹底將社會底層的病根找出來,再積極尋求解決之道。
 
《新新聞》在內容呈現上,包含「政治」、「經濟」、「社會」、「文化」、「兩岸關係」、「國際關係」;同時也兼顧中央與地方的差距,試圖有所消弭。


  • 專欄(第6頁)
    • 陳東豪專欄 蔡衍明 政治瓷器店覺醒的公牛(第6頁)
    • 梁國源專欄 當權者為何比一般人不懂得轉圜(第7頁)
    • 蔡宏政專欄 雞棲鳳凰食(第8頁)
    • 揭仲專欄 駐港部隊輪換透露的訊息(第58頁)
    • 張秀賢專欄 特首的硬招軟招都解不了問題核心(第60頁)
    • 葉耀元專欄 香港將進入「戒嚴」狀態(第62頁)
    • 蔡明芳專欄 中國限縮來台觀光人數短空長多(第63頁)
    • 呂紹煒專欄 半導體土豪紫光殺入DRAM紅海(第64頁)
    • 余宜芳專欄 媽媽的愛情滋味(第88頁)
    • 左眼看新聞 韓國瑜別被張善政牽著鼻子走(第90頁)
    • 米果專欄 也許會消失的收音機(第91頁)
  • 土包子的反擊(第12頁)
    • 選戰還有四個月,提前下猛藥確保坐二望一 三跤推成型 韓再催熱同溫層守基本盤(第12頁)
    • 「詆毀汙衊國民黨參選同志」就開鍘 黨紀撐挺韓大旗 能擋郭王挖牆角?(第14頁)
    • 「卡韓」成為實踐競選承諾通關密語 摩天輪轉不起來變中央的錯?(第16頁)
    • 當初蘇嘉全因選副總統捐出去 綠委質疑李佳芬農舍假買賣(第18頁)
  • 封面故事 「止暴制亂」遇上「我要攬炒」,京港火車對撞 香港終局決戰玉石俱焚?(第20頁)
    • 「我要攬炒!」街頭勇武派想玉石俱焚 街頭暴力升級 緊急法如利刃懸頂(第22頁)
    • 香港問題燃眉,北京無力兼顧台灣選舉 港府北京矛盾 習近平、韓正不同調?(第26頁)
    • 全方位監控維穩將成香港新常態 面對反送中 習近平有顏色革命夢魘(第28頁)
    • 八三一空前武力鎮壓,預示「大結局」將至? 「攬炒」戰略成敗依賴美中微妙平衡(第31頁)
    • 駐廣州武警可能已進入香港 中國可調動哪些武力入港維穩?(第34頁)
    • 若爆大規模衝突,美軍可藉「人道干涉」為由片面介入 武力鎮壓 中國得全國總動員(第38頁)
  • 政治(第42頁)
    • 「不求位子,全力助選」,朱立倫未回應當副手意願 朱配救選情 成局關鍵在韓主動意願(第42頁)
    • 民眾黨區域立委布局「全面拉下新潮流」 柯P牽線侯明鋒破局 為郭董衝刺連署書(第44頁)
    • 競選連任,陸、空軍大致部署完畢 小英打郭董 靠階級戰(第46頁)
    • 二○二○年大選三組人馬的兩人三腳賽跑 後蔡英文時代政黨生態 黨政協調新課題(第48頁)
    • 首辦特展無人丟石潑糞,製作懶人包、短片積極與社會對話 年輕成員沒包袱 黨產會撕去清算標籤(第50頁)
  • 司法(第52頁)
    • 國安私菸案上演番外篇,虛擬故事黑北檢更有戲 第二波偵辦出擊 邢泰釗先打「烏賊」(第52頁)
  • 軍事(第56頁)
    • 反制中國解放軍潛艦頻繁挑釁,我曾與美、德合作反潛 強化水下聽音和反潛 中科院修練新武功(第56頁)
  • 人物(第66頁)
    • 百年傳統銀行出身,見證手工到網路時代 最資深高年級實習生簡明仁的網銀路(第66頁)
  • 財經(第69頁)
    • 3.5GHz頻段成兵家必爭之地,「共頻共網共建」增添競標彈性 5G釋照起跑 中華電左右「錢鬥」戰局(第69頁)
    • 傳言國家隊吊車尾取得網銀執照後風波不斷 媒體爆將來銀行料是衝著劉奕成?(第71頁)
    • 壽險公會和商總都想拿,為何交通部要讓出席次? 許舒博逐大位「一把抓」 踢到專業鐵板(第73頁)
    • 若可改蓋住宅吸引力大增,但北市府放寬可能性極低 京華城四度求嫁 三大缺陷買家難出手(第74頁)
  • 社會(第76頁)
    • 是社會監控、個資外洩入口還是政府服務的萬用鑰匙? 新身分證明年上路 隱私疑慮有增無減(第76頁)
    • 大灑幣讓水位劇降,觀光發展基金五年來首現赤字? 秋冬國旅補助恐加速啃老本 錢生不出錢(第79頁)
  • 兩岸(第80頁)
    • 北戴河會議後京城波瀾不驚,沒人敢捋人民領袖虎鬚 貿易戰與香港亂局沒傷到習大寒毛?(第80頁)
    • 到中國打球卻打敗中國隊,林志傑保住台灣之光稱號 美國人林書豪去中國沒挑動敏感神經(第82頁)
  • 書摘(第84頁)
    • 疑歐主義不分左派、右派,視歐盟如剝削底層的外來強權 老早就想脫歐 英國疑歐躁鬱不曾消退(第84頁)
  • 小旅行(第92頁)
    • 負離子量全台稱冠,娃娃谷聽蛙鳴交響樂 飽吸空氣維他命 沐浴在內洞瀑布之鄉(第92頁)
紙本書 NT$ 128
單本電子書
NT$ 115

點數租閱 15點
租期7天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5-01-25
訂閱雜誌
同分類熱門書
還沒安裝 HyRead 3 嗎?馬上免費安裝~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