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期14天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5-01-29
內容簡介
憨山大師乃明末四大高僧之一,他在《觀老莊影響論》中提過因為生於人道,而不逾越人乘,所以年輕時便學習孔子,到了知道人欲是一切苦惱的根本之後立志修習離欲之行,因此在少年時便學習老莊,最後因為以「三界唯心,萬法唯識」來進行觀照,從而知悉十界乃像唯心的影子和回響一樣,所以皈命我佛。 大師這本《老子道德經解》時耗時至少十五年才完成的用心之作,對於《老子道德經》有極盡深入的剖析,尤其是針對修習工夫,以及利用唯識禪觀作更高層次的觀照著墨甚深。
- 學佛之人如果不知老莊,而只管往虛空裡看進去的話,便會眼前各種法都成了障礙,各樣事都不得解脫;假若不知孔子,而單單靠著佛法去涉世,卻不知世道人情,還逢人便說玄妙的話,則猶如只賣死貓頭,一點用處也沒有。
- 學習儒家的人變得拘謹,學習老莊的人卻成了狂放,學習佛法的人器量又過於狹隘,這些弊端的出現都是因為執我所害,所以假若有能力去破除我執的話,各家的藩籬便可解開而成大同一家了。
- 不知《春秋》,不能涉世;不知老莊,不能忘世;不參禪,不能出世。
- 不知《春秋》,不能涉世;不知老莊,不能忘世;不參禪,不能出世。
- 版權頁
- 作者簡歷
- 譯者簡介
- 註道德經序(作者序)
- 譯者序
- 老子傳
- 老子道德經解 發題
- 闡發彰明—宗旨
- 闡發彰明—趣向
- 闡發彰明—工夫
- 闡發彰明—體用
- 闡發彰明-歸趣
- 老子道德經解上篇
- 第一章
- 第二章
- 第三章
- 第四章
- 第五章
- 第六章
- 第七章
- 第八章
- 第九章
- 第十章
- 第十一章
- 第十二章
- 第十三章
- 第十四章
- 第十五章
- 第十六章
- 第十七章
- 第十八章
- 第十九章
- 第二十章
- 第二十一章
- 第二十二章
- 第二十三章
- 第二十四章
- 第二十五章
- 第二十六章
- 第二十七章
- 第二十八章
- 第二十九章
- 第三十章
- 第三十一章
- 第三十二章
- 第三十三章
- 第三十四章
- 第三十五章
- 第三十六章
- 第三十七章
- 老子道德經解下篇
- 第三十八章
- 第三十九章
- 第四十章
- 第四十一章
- 第四十二章
- 第四十三章
- 第四十四章
- 第四十五章
- 第四十六章
- 第四十七章
- 第四十八章
- 第四十九章
- 第五十章
- 第五十一章
- 第五十二章
- 第五十三章
- 第五十四章
- 第五十五章
- 第五十六章
- 第五十七章
- 第五十八章
- 第五十九章
- 第六十章
- 第六十一章
- 第六十二章
- 第六十三章
- 第六十四章
- 第六十五章
- 第六十六章
- 第六十七章
- 第六十八章
- 第六十九章
- 第七十章
- 第七十一章
- 第七十二章
- 第七十三章
- 第七十四章
- 第七十五章
- 第七十六章
- 第七十七章
- 第七十八章
- 第七十九章
- 第八十章
- 第八十一章
- 觀老莊影響論
- 敘意
- 論教源
- 論心法
- 論去取(捨取)
- 論學問
- 論教乘
- 論工夫
- 論行本
- 論宗趣
- 原文附錄:《老子道德經解 發題》及《觀老莊影響論》
- 老子道德經解 發題
- 觀老莊影響論
紙本書 NT$ 350
單本電子書
NT$
199
點數租閱
20點
租期14天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5-01-29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5-01-29
同分類熱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