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有DRM加密保護,需使用HyRead閱讀軟體開啟
  • 超圖解一看就懂的活力腸道飲食法
  • 點閱:117
    86人已收藏
  • 譯自:50歳からの腸にやさしい食べかた
  • 作者: 藤田紘一郎著 , 郭欣怡譯
  • 出版社:采實出版集團
  • 出版年:2015
  • 集叢名:健康樹系列:51
  • ISBN:9789865683528
  • 格式:EPUB 版式
  • 頁數:208
  • 書籍難度(SR):616 SR值是什麼?
  • 適讀年齡:十年級
  • 附註:封面副題名: 人體70%的免疫細胞都在「腸道」裡

內容介紹
健康的腸道一天可以撲滅五千個癌細胞
糖尿病、過敏性鼻炎、癌症、大腦發育,都和腸道有關
日本權威專家教你「菌叢健康法」,從0歲開始吃出抗病力
 

【專業推薦】
王輝明 中國附醫外科部副主任、台灣腸癌病友協會理事長
 
【0~100歲「活力腸道」養成重點大不同】
─小寶寶多「舔」才能健全腸道環境!─
─50歲前要吃碳水化合物,50歲後要吃「含氧食物」。─
─降血脂,更該吃「健康的油」。─
─直接生吃大蒜無法抗癌,一定要「磨成泥」。─
 
台灣每5分26秒就有一人罹癌,「大腸癌」已經連續七年排名第一。然而,腸道不但是消化器官,更是人體最大的免疫器官!只要採取「菌叢健康法」,不只能預防大腸癌,還可以無病活到一百歲。
 
●腸道健康檢測──觀察「排便」
 
〔香蕉型〕先浮後沉的優質糞便→腸道非常健康。
〔細長型〕老人型細便→好菌食物吃太少、腹肌無力。
〔泥巴型〕水分多且發出惡臭→膳食纖維不足、食物中毒或有寄生蟲、過度疲勞、大腸激躁症。
〔大雨如瀉型〕腹瀉→要吃幫助消化吸收的食物、避免著涼。
〔土石流型〕硬便和泥巴型糞便交替出現→常常不吃早餐、精神壓力大。
〔小石頭型〕像兔子或老鼠的糞便→水喝太少、膳食纖維不足。
 
▼擁有好腸道,每個人都能活到一百歲!
分析人類DNA正常的衰退週期,每個人都該活到一百歲,但「腸道不健康」縮短了我們的壽命。腸道除了吸收養分,全身七成免疫細胞也都在腸道裡,其中包括特殊的「殺癌細胞」。腸道每天都在對抗嘴巴進入的各種病菌,以及體內生成的癌細胞,並排出可能致病的老舊廢物等。
 
▼「飲食」決定腸道免疫力──維持腸內細菌黃金比例
腸道運作順暢與否,主要仰賴「腸內細菌」,它們是刺激免疫力、輔助消化的要角,甚至能幫人體對抗病原菌。腸內細菌分為益菌、壞菌、伺機性感染菌三種,可是飲食失衡會使壞菌過度增生,造成免疫機能癱瘓,引發過敏、皮膚炎、類風濕性關節炎、癌症等。
 
根據腸內菌的特性選擇食物,保持「益菌多、壞菌少,伺機性感染菌剛剛好」的狀態,便能激發腸道最大免疫力。
 
▼「菌叢健康法」激發腸內細菌超能力
步驟1:充分攝取榖物、蔬菜、豆類、水果等植物性食物。
步驟2:攝取納豆、起司、優酪乳等發酵食品,以及腸內益菌喜歡的膳食纖維、寡糖。
步驟3:吃飯時,每口咀嚼三十秒、快樂享用食物,能促進腸道以外的三成免疫力。
※注意:少吃有食品添加物的加工食品。
 
▼0~100歲「活力腸道」養成重點
【30~40歲】「壓力」會拖垮腸道運作,增加腸內益菌,就能紓緩精神壓力
人體動力來自「糖解引擎」,因此一定要吃米飯、麵包、薯類等碳水化合物。若是節食不吃醣類,就算攝取再多其他營養素,也依舊提不起勁。定時吃飯,攝取碳水化合物和好菌食物才是健康之本。
 
【40~50歲】基礎代謝大不如前,肉類每週只能吃4次
40歲後一週吃肉的次數不能超過4次。攝取過多的熱量不僅會造成肥胖,也容易造成腸內環境惡化。人體內飽和脂肪酸一旦增多,就容易凝固在血管內,造成血流不順。
 
【50~60歲】多吃生菜、不吃主食,啟動長壽基因
進入50歲後,動力來自以氧氣為燃料「粒線體引擎」,如果持續攝取碳水化合物,體內將產生過多活性氧,引發慢性病、大腦退化。此時主食可選擇薯類或是糙米等富含纖維的食材,並多吃含氧蔬菜。
 
【60歲後】多吃發酵食物,能預防癌症發生,讓你更長壽!
優酪乳中所含的比菲德氏菌能夠為腸內細菌注入元氣,納豆、味噌以及米糠醬菜等發酵食品進入腸道後,也可以改善腸內菌叢平衡,進而提升人體免疫機能。
 
【防止失智】不要吃含有「反式脂肪」的食物
 
●聰明選對「抗癌飲食」看、聞、聽!
 
看顏色──深色為主,黑色比白色好。速記防癌七色蔬果
聞氣味──辛香蔬菜,如蔥、蒜、辣椒等。實驗證實,大蒜能降低三成大腸癌發生率!
分年齡──年輕人一定要吃碳水化合物,中年最需要「紓壓飲食」,五十歲後不要吃主食。
強力抗癌──綠茶、菇類、七色蔬果
 
本書特色
 
1、豐富圖解一看就懂,快速吸收重要的腸道知識。
2、針對癌症、過敏、抗老等,提供實用的抗病秘訣。
3、飲食守則簡單好記,輕鬆提升免疫力!
4、列出生活中各種「健腸食物」,方便查核、容易實行。
5、0~100歲都能吃出抗病力。找回腸道活力,幾歲都不嫌晚!


作者介紹
 
作者
 
藤田紘一郎【日本腸道權威】

 
感染免疫學者、NPO自然免疫健康研究會理事長。1939年舊滿洲出生,東京醫科齒科大學醫學部畢業,東京大學醫學系研究所修畢、醫學博士。
 
1983年因發現寄生蟲體內的過敏原(Allergen)而獲得小泉賞的殊榮。先後擔任金澤醫科大學教授、長崎大學教授、東京醫科齒科大學研究所教授及名譽教授、人間綜合科學大學教授。
 
著有《50歲以後,不要吃碳水化合物》、《腸很聰明,腦是笨蛋》、《遠離醫生的乳酸菌生活》等。
 
譯者
 
郭欣怡
 
淡江大學日本研究所碩士,專攻教育學。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應用日語系、國立台中商專應用外語科畢業。離開對日貿易助理的第一份工作,取得高中、職日語合科教師證之後,不甘心只當一位日文老師,而一頭栽入日文學習書籍寫作的世界。
 
現任日文翻譯、口譯、日文家教、文化大學推廣部、台北市、新北市各社大、長庚養生文化村日文講師。著作有《快熟五十音》、《快熟基礎日語會話》、《哈燒日語會話》、《NEW日文單字放口袋》、《連日本人都在用的日本語書信大全集》(我識出版社)。《五十音原來如此》、《日文單字簡單到不行》(捷徑文化)、《排行榜旅遊日文常用語》、《排行榜日文常用語》、《排行榜購物日文常用語》(凱信出版)等。


  • 前言 一成腸內菌,決定一輩子的健康
  • 第1章 超乎想像的奇妙腸知識
    • 知識輕鬆學 智慧型多功能腸道
    • 先有「腸」,才有大腦!
    • 你不知道的細菌超能力,都在腸道裡
    • 腸道能第一時間判斷「有害食物」
    • 為什麼感冒一週就會痊癒?
    • 免疫細胞有七十%在腸道生成
    • 人體最強「抗癌」組織:培氏斑
    • 培氏斑能捕捉異物,阻止病菌入侵
    • 人體「自然殺手」每天消滅五千個癌細胞
    • 環境「太乾淨」使過敏兒變多
    • 實驗證實:寄生蟲可以抑制過敏症狀
    • 九成的「幸福感」,來自腸道
    • 腸道細菌會影響大腦發育?
    • 沒有腸內細菌,人將無法存活
    • 緊張、壓力都會讓腸內細菌變少
    • 腸內都是好菌,身體反而不健康
    • 多吃寡糖、發酵食物,增加腸內益菌
    • 乳酸菌居然可以改變個性!
    • 咀嚼能力決定你的「抗病力」
    • 膳食纖維是天然的「抗憂鬱藥」
    • 專欄 「乳酸菌生成萃取液」天天喝,腸保健康
  • 第2章 「菌叢健康法」恢復腸道活力
    • 知識輕鬆學 腸道學校
    • 老化、皮膚炎、憂鬱症,都和腸道有關
    • 沒有「壞菌」,就不能抵抗傳染病
    • 從「糞便形狀」看出腸道好菌數量
    • 健康的糞便會「浮在水面上」
    • 「鍛鍊腹肌」能有效改善便秘
    • 「菌叢健康法」遠離癌症與過敏
    • 「日式飲食」有助於消除精神壓力
    • 使用磁性卡、3C產品會加速老化
    • 防癌、抗老效果最好的「七色蔬果」
    • 用「香味」找出抗氧化蔬果
    • 水溶性、非水溶性纖維,該吃哪一種?
    • 強忍不喝酒,會讓免疫力下降
    • 愛情降溫是因為「腸內細菌」太少
    • 吃飯咀嚼三十秒,輕鬆增強免疫力
    • 專欄 「酒精耐受度」檢測
  • 第3章 拯救腸道危機!預防失智、憂鬱、高血脂
    • 剖腹產的小寶寶,免疫力比較差
    • 體內的蛔蟲能強化免疫系統
    • 「壞菌」是腸道裡的必要之惡
    • 腸內細菌太少,憂鬱症無法治癒?
    • 無敵的NK免疫細胞,最怕「壓力」
    • 常常跑廁所?腸躁症其實是精神疾病
    • 優酪乳的好菌,九成不會抵達腸道
    • 食物十二小時可消化,你多久排便一次?
    • 防腐劑、抗生素會殺死腸內細菌
    • 常喝飲料、吃甜食,使人暴躁易怒
    • 「反式脂肪」造成失智、糖尿病
    • 降血脂,更該吃「健康的油」
    • 專欄 「糖解引擎」能活化生殖器官
  • 第4章 0~100歲「活力腸道」養成法
    • 知識輕鬆學 年輕的秘密
    • 你的「腸道年齡」是幾歲?
    • 多吃蔬果、發酵食品,腸道年輕不生病
    • 0歲 藉由「舔」攝取細菌、刺激免疫力
    • 0歲 皮膚過敏、花粉症都跟「腸道」有關
    • 0歲 「土壤菌」讓寶寶成長更茁壯
    • 30~40歲 「壓力」是腸道老化主因
    • 30~40歲 一定要吃碳水化合物
    • 30~40歲 維持腸道好菌和壞菌平衡
    • 30~40歲 壓力、緊張會趕走腸道好菌
    • 40~50歲 四十歲的腸道,決定晚年健康
    • 40~50歲 每週吃肉不要超過四次
    • 40~50歲 男性中年離婚,罹癌機率高
    • 40~50歲 代謝變差,米飯、麵包要減量
    • 50~60歲 多吃含氧食物、維持高體溫
    • 50~60歲 身體會啟動「長壽基因」
    • 50~60歲 少吃主食,保持腸道年輕
    • 50~60歲 緩和運動獲取「氧氣」
    • 50~60歲 醣類吃太多,小心大腦退化
    • 50~60歲 「七分飽」讓你年輕有活力
    • 50~60歲 跑馬拉松反而會加速老化
    • 60歲後 顧好腸道,不必天天跑醫院!
    • 60歲後 天然發酵食品是不老仙丹
    • 60歲後 每週吃肉三次,攝取膽固醇
    • 60歲後 四大致命疾病都源於「活性氧」
    • 60歲後 「腸」命百歲十大守則
    • 專欄 便秘速解按摩法嬰兒、成人都有效!
  • 「第5章 百歲腸道飲食」啟動長壽基因
    • DNA顯示,每個人都能活到一百歲
    • 腸道愈年輕,活得愈久!
    • 體質大改變,五十歲開啟第二人生
    • 健康活到老,就靠「腸道免疫力」
    • 拒絕癌症上身!活化NK細胞的方法
    • 老化速度快或慢,由自己決定!
    • 「活性氧」會破壞長壽基因
    • 常吃高熱量食物,會減少平均壽命
    • 新研究:膽固醇愈高,死亡率愈低
    • 硬水、鹼性水,哪種水有益健康?
    • 優酪乳之外,更多充滿好菌的食物
    • 日式料理和優格,打造長壽之國
    • 「淡色蔬菜」增加十倍抗癌力
    • 預防大腸癌必吃「綠茶、大蒜、菇類」
  • 排便檢測表 黃金先生診斷腸道健康!
  • 結語 提升腸道免疫力,擁有幸福人生
紙本書 NT$ 280
單本電子書
NT$ 196

還沒安裝 HyRead 3 嗎?馬上免費安裝~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