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不會從天而降,所有的「現在」都有時間的軌跡
從神話時代到夏王朝,一段沒有文字,
唯有等待考古學家的手鏟慢慢挖掘出的歷史……
本書從神話時代開始談起,延續至進入歷史時代的商朝,橫跨將近兩百萬年。從考古現場如姜寨遺址、大汶口遺址、良渚遺址......等,帶領讀者解讀遠古中國所留下的訊息,建構中國文化形成的起源與發展,其豐富遠超出我們的想像,史前社會與接之而來的商周社會非但緊密相連,影響至今。
三皇與盤古開天傳說不只是單純的故事,
其流傳的背後隱藏著什麼樣的真相?
考古學又是如何解開創世神話的謎團!
本書討論到的時代,大半被區分在史前時代,不會被當成歷史記述,也不會記載在文獻史料上。西漢的《史記》沒有記述到的伏羲、女媧等三皇事蹟,到了唐代卻以補寫的形式,被編纂成〈三皇本紀〉。西漢初期的女媧是獨立存在於圖像中的,中期以後,伏羲、女媧卻被組合在一起,經常同時出現在一個圖像之中。當神話不再只是神話,考古學家如何根據出土的史料與遺址,分析神話背後所蘊藏的真相與價值觀。
東亞地區,為何中國最早出現古代國家?
商王朝藉由祭祀儀禮、身分秩序等象徵的禮制,形成以王權為中心的宗族、氏族等社會階級組織;同時以進貢系統為基礎,建立古代國家的模式。這「東亞最早的古代國家」出現的主要契機是什麼?史前時代多地域的文化發展,為何會演變成政治性地域統一的一元化的中國?而「文字」——歷史時代的開端,源於什麼樣的需求而生?這種種的疑惑,且看考古學家如何在眾多考古遺址中,慢慢拼湊出答案。
作者宮本一夫教授,是著名的考古學家,而不是歷史學家,這是本冊與其他11冊非常與眾不同之處。史前時期沒有文獻資料,因此本書主要以考古挖掘的資料分析為主。宮本教授以其簡樸的文筆,帶領我們從器皿、農業、建築、文化等多個面相觀察史前時代人們的生活風貌與社會發展。不同於史家的記述方式,讓我們開啟不同的閱讀體驗,認識不同於以往的史前社會。
三皇與盤古開天傳說不只是單純的故事,
其流傳的背後隱藏著什麼樣的真相?
考古學又是如何解開創世神話的謎團!
本書討論到的時代,大半被區分在史前時代,不會被當成歷史記述,也不會記載在文獻史料上。西漢的《史記》沒有記述到的伏羲、女媧等三皇事蹟,到了唐代卻以補寫的形式,被編纂成〈三皇本紀〉。西漢初期的女媧是獨立存在於圖像中的,中期以後,伏羲、女媧卻被組合在一起,經常同時出現在一個圖像之中。當神話不再只是神話,考古學家如何根據出土的史料與遺址,分析神話背後所蘊藏的真相與價值觀。
東亞地區,為何中國最早出現古代國家?
商王朝藉由祭祀儀禮、身分秩序等象徵的禮制,形成以王權為中心的宗族、氏族等社會階級組織;同時以進貢系統為基礎,建立古代國家的模式。這「東亞最早的古代國家」出現的主要契機是什麼?史前時代多地域的文化發展,為何會演變成政治性地域統一的一元化的中國?而「文字」——歷史時代的開端,源於什麼樣的需求而生?這種種的疑惑,且看考古學家如何在眾多考古遺址中,慢慢拼湊出答案。
作者宮本一夫教授,是著名的考古學家,而不是歷史學家,這是本冊與其他11冊非常與眾不同之處。史前時期沒有文獻資料,因此本書主要以考古挖掘的資料分析為主。宮本教授以其簡樸的文筆,帶領我們從器皿、農業、建築、文化等多個面相觀察史前時代人們的生活風貌與社會發展。不同於史家的記述方式,讓我們開啟不同的閱讀體驗,認識不同於以往的史前社會。
- 封面
- 考古學家寫史,歷史學家導讀
- 前言
- 【第一章】神話與考古學
- 五帝神話與地域性
- 三皇神話與盤古傳說
- 《山海經》與地域諸神
- 神話與考古學
- 【第二章】中國的文物挖掘物語
- 中國考古學的歷史
- 現代中國與文物挖掘
- 戰後的日本與中國考古學界
- 國際共同調查與共同挖掘文物
- 【第三章】農耕活動的出現
- 人類誕生與中國舊石器時代
- 從舊石器時代到新石器時代
- 粟黍農耕的起源
- 稻作農耕的起源
- 東亞定居社會的三種形態
- 【第四章】區域文化的發展
- 從地理看區域
- 從陶器文化看區域
- 新石器時代的時期劃分
- 古環境的變動
- 區域的文化系統
- 【第五章】社會的組織化與階級化
- 仰韶、龍山文化
- 大汶口、山東龍山文化
- 馬家濱、崧澤、良渚文化
- 彭頭山、大溪、屈家嶺、石家河文化
- 社會進化的異與同
- 【第六章】非農耕地帶和農耕的擴散
- 北方的非農耕地帶
- 遼西地區
- 遼東地區
- 華北型農耕活動的擴散
- 稻作農耕文化的擴散
- 南方的非農耕地帶
- 農耕地帶與非農耕地帶
- 【第七章】畜牧型農耕社會的出現
- 農耕社會與畜牧型農耕社會
- 長城地區文化帶的形成與青銅器
- 鬲社會與非鬲社會
- 【第八章】區域間的交流與社會的統合
- 社會威信與交流
- 玉器的交流
- 住屋構造的變遷
- 城牆遺址的出現與戰爭
- 【第九章】犧牲與宗教祭祀
- 人物像與動物像
- 階級化與儀禮的出現
- 玉器與祭祀
- 犧牲與樂器
- 卜骨與祭祀
- 從祭祀、儀禮到夏、商文化
- 【第十章】邁向初期國家的曙光
- 二里頭時代的開端
- 二里頭文化與二里崗文化
- 夏王朝、殷商王朝的紀年年代
- 夏王朝的發展
- 青銅器的出現
- 殷商王朝的出現
- 夏王朝與殷商王朝的擴展
- 結論
- 歷史關鍵字解說
- 參考文獻
- 年表
- 版權頁
紙本書 NT$ 460
單本電子書
NT$
322
中國‧歷史的長河 (全套12冊)
日本講談社「中國的歷史」系列,完整重新全譯本,近三十年來,第一套用全方位史觀解讀的中國歷史讀本。十一個朝代、十二位臺灣學者、十五位日本史學專家,以商業、文化、制度、海洋、經濟……等豐富面相,重新認識有別於以帝王將相為主角的中國史。挑戰你曾經以為熟悉的中國歷史,臺灣史學家精闢導讀,打造不同史觀對話。最完整、觀點最多元、權威度最高的大眾史學系列。
同分類熱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