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 JPG
本書有DRM加密保護,需使用HyRead閱讀軟體開啟
  • 新新聞 2020/04/01 [第1726期]:肺炎改寫美中爭霸戰
  • 點閱:18
    5人已收藏
  • 並列題名:The journalist
  • 作者: 新新聞周刊編輯部編著
  • 出版社:新新聞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 出版年:2020.04
  • 格式:PDF,JPG
  • 頁數:100
  • 附註:周刊
租期7天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5-01-27

本期內容簡介
 
【封面故事】肺炎改寫美中爭霸戰
 
中國隱匿疫情,西方要拿華為開刀?

北京力推施恩外交,美國掌握生技與糧食優勢
 
從中國隱瞞不住武漢肺炎疫情的大爆發到現在,已經兩個多月過去了,最早的重災區中國,疫情逐漸穩定,反倒是輕忽的歐美受害甚深。
 
疫情讓建立近30年的歐盟可能面臨崩解,也讓「全球經濟單引擎」的美國遭受重創,全球企業損失達12兆美元。中國即使疫情如北京宣稱的趨緩,在失去歐美市場的情況下,恐怕經濟也很難樂觀,今年的預期成長率已被對中國友善的經濟學家下調到2.6%。且之前因隱瞞疫情讓病毒全球蔓延,將可能引發各國政府的貿易報復。
 
疫情入侵初期備受批評的美國總統川普,在宣布聯邦接管抗疫和簽署紓困方案後,民調支持度反來到新高;而政權遭受內部威脅的習近平,則巧妙地煽動人民仇外心態來穩固自己的統治權,甚至意圖對外輸出「中國模式」,建立新強權形象。
 
疫情發生前,美國對中國的霸權保衛戰如火如荼進行著。如今疫情也影響著中美兩強的對決。這場疫情恐成為二戰後最嚴峻的全球危機。防疫已成為非典型戰爭,各國的敵人都是病毒,誰能先戰勝病毒,能領導全球抗疫,就能展示實力和制度優勢,在新一輪洗牌中占據有利地位。而關鍵目標在於誰能先大規模生產疫苗和藥物,成為最後救世主。
 
◎黎蝸藤
 
〈完整內容請見新新聞1726期〉


雜誌簡介
 
《新新聞》創刊於一九八七年三月十二日,它是一份探討台灣政治、經濟、社會、文化及國際關係,並且富有批判精神的新聞性周刊;由一群擁有二十多年新聞歷練的專業人士所創辦。
 
取名《新新聞》的用意,是希望在新聞素材的選擇上有別於《舊新聞》,因為,《新新聞》創刊時的台灣社會上尚在戒嚴時期,台灣的新聞仍多限制與禁忌, 意見市場尤其充斥著國民黨說法,而反對人士掌控的媒體,在極端中也不具備專業水準,遂致新聞無法呈現原貌,整個輿論版圖為偏狹的、零碎的舊新聞所侵占。 《新新聞》期望發揮媒體的中介精神,使新聞的真貌還原,讓意見市場不再扭曲。

 
自創刊以來,《新新聞》秉持著接受公共信託、戮力追求真相的信念,以公是公非為依歸,並接受社會力量的監督。《新新聞》企圖希望透過新聞媒體,對民主的成長發揮積極的助力。
 
《新新聞》不屬於任何政治團體或是財團,超然於一切黨派之外,《新新聞》也不代表任何政治力量,唯一希望代表及扶植的力量是廣大的社會力量。
 
《新新聞》取材的標準是:新聞自由、政治民主及社會公義。透過這三個標準,《新新聞》呈現出來的風格,在台灣這個體制及環境下來看,顯得極富衝突及爭議,而這正也是《新新聞》的目的,透過這些衝突與爭議徹底將社會底層的病根找出來,再積極尋求解決之道。
 
《新新聞》在內容呈現上,包含「政治」、「經濟」、「社會」、「文化」、「兩岸關係」、「國際關係」;同時也兼顧中央與地方的差距,試圖有所消弭。


  • 專欄(第6頁)
    • 顧爾德專欄 蘇貞昌為何成了風暴核心(第6頁)
    • 林庭瑤專欄 被瘟疫耽擱的權鬥大戲(第7頁)
    • 張倩燁專欄 瘟疫政治與海外華人境遇(第56頁)
    • 蔡宏政專欄 全球化病毒打敗全球化經濟(第58頁)
    • 呂紹煒專欄 反紓困的第一槍(第60頁)
    • 華爾街日報精選 美中互推疫情責任 拯救全球經濟受阻(第62頁)
    • 余宜芳專欄 孤島時代的旅行上癮者(第88頁)
    • 左眼看新聞 陳學聖有機會得諾貝爾和平獎(第90頁)
    • 米果專欄 找不到發聲位置的「國」「民」黨(第91頁)
  • 焦點 郝大將軍謝幕(第9頁)
  • 綠色大亂鬥(第12頁)
    • 強勢拔董座、斥部長,讓非新蘇系超沒安全感 蘇貞昌大風吹 派系擔心搶不到位子(第12頁)
    • 遭蘇揆公開臭罵,自認依法處理只為平息基層怒火 辦署長被院長轟 徐國勇「來亂的」?(第14頁)
    • 北檢檢察長神來一筆直接替「友軍」解套 陳家欽案急轉彎退回內政部內幕(第16頁)
    • NCC難堪復議,背後有蘇系與正國會角力? 蘇貞昌怒攔台數科新聞台執照(第19頁)
  • 封面故事(第21頁)
    • 北京力推施恩外交,美國掌握生技與糧食優勢 肺炎疫情下變調的美中爭霸戰(第21頁)
    • 隱瞞疫情會讓中國遭到各國關稅、禁售令報復? 武漢肺炎來襲 美中哪一國經濟受創重?(第25頁)
    • 主要國家合作抗疫,不會因疫情引爆戰爭 武漢肺炎能助中國彎道超美?(第28頁)
    • 「後武漢疫情時代」國際政治秩序的挑戰才開始 川普滿意度新高 二.二兆鋪連任路(第30頁)
    • 義大利民粹力量稱許集權中國更能有效抗疫 中俄銳實力隨病毒侵襲歐盟(第33頁)
    • 老毛哲學,人民內部矛盾轉移到敵我矛盾 川普反擊反助習近平擺平黨內異議(第36頁)
    • 空軍恢復多機編隊飛行,核潛艦也在南海附近出沒 解放軍對台的文攻武嚇復工了(第38頁)
  • 調查 確診病患咳嗽比發燒的多、肺部浸潤者僅四成 台灣常見症狀與早期武漢肺炎差很大(第41頁)
  • 政治(第43頁)
    • 吳、王人馬近乎銷聲匿跡,朱藉日知學塾另闢蹊徑 馬韓勢力撐住江啟臣當家的國民黨(第43頁)
    • 「親中」已成既定印象,稱解放軍機沒有挑釁更難洗清 吳斯懷靠山硬 江啟臣記警告留校察看(第44頁)
    • 陳時中力挺,脫離兒子負面新聞重返疫情指揮中心 張上淳奠基連結馬蔡兩朝防疫體系(第46頁)
  • 歷史新新聞 二○○五年,改變台灣政治結構的參訪團 江丙坤搭橋 意外塑造國民黨親中樣貌(第48頁)
  • 司法 再犯率斷崖式下降,超狂韓國經驗可供借鑑 院部喬不定 科技監控上路等明年(第50頁)
  • 軍事 海軍急轉彎捨中科院自造,非法佣金舊案陰霾不散 拉法葉升級案要捧千億重回法商懷抱?(第52頁)
  • 財經(第64頁)
    • 超前部署大買防堵寶佳,鞏固經營權卻遇股災 永豐餘、元太舉債持永豐金 傷及股東(第64頁)
    • 名為落實「產金分離」,實則用家族公司控制 退出永豐金董事會 何家有權無責(第66頁)
    • 建商、銀行、房貸族都受惠 政府急降房貸利率紓困 要救誰?(第67頁)
  • 社會 社會歧視、醫療體系與工作機會是續留國外三大關鍵 海外留學生回不回台都飽受異樣眼光(第69頁)
  • 寰宇一周(第72頁)
    • 病毒擋下修憲公投,普丁「萬年總統」夢受挫(第72頁)
    • 南韓N號房主嫌曝光,請願盼公布二十六萬「共犯」(第72頁)
    • 北馬其頓改國號入北約,下一哩路:前進歐盟(第73頁)
    • 遭以色列長年封鎖,加薩走廊疫爆風險大增(第73頁)
    • 地表最大規模封鎖令,印度十三億人禁足三周(第73頁)
  • 風雲人物 領導風範大勝川普,民主黨二〇二四總統候選人出線? 「美國州長」郭謨 點亮亂世抗疫明燈(第74頁)
  • 觀天下 經濟王牌變鬼牌,為救選情恐將政敵釘上十字架 只有病毒會感恩川普的復活節心願(第76頁)
  • 圖片故事 湖北解封 喜與悲(第78頁)
  • 兩岸(第80頁)
    • 不願再讓東航飛,海基會讓台人到上海搭華航指定航班 搭黑車借綠碼 湖北台人離鄂各顯神通(第80頁)
    • 科學沾染政治,抗煞英雄變宣傳機器? 兩會何時開?鍾南山發言成指標(第82頁)
    • 入境一律集中隔離檢疫,健康碼結合大數據管控零死角 強擋境外疫情倒灌 北京大門關得嚴實(第84頁)
  • 數字看中國 肺炎讓中國蒸發二四○○萬手機用戶(第86頁)
  • 說書 謊言溫室 同溫層的交相賊效應(第87頁)
  • 旅行鄉 繡球花×薰衣草×紫藤花 春神穿著紫衣 怪美的(第92頁)
  • 風味 寒士山珍味美不讓魚鮮,大宴無它不成席 筍中四大美女舞春風(第94頁)
紙本書 NT$ 128
單本電子書
NT$ 115

點數租閱 15點
租期7天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5-01-27
訂閱雜誌
還沒安裝 HyRead 3 嗎?馬上免費安裝~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