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新聞 2020/04/09 [第1727期]:小編鍵盤治國
-
點閱:20
6人已收藏
- 並列題名:The journalist
- 作者: 新新聞周刊編輯部編著
- 出版社:新新聞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 出版年:2020.04
- 格式:PDF,JPG
- 頁數:100
- 附註:周刊
租期7天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5-01-30
本期內容簡介
【封面故事】小編鍵盤治國
「迷因工程」當道,政府網路行銷標案爆增
蘇貞昌「一粒卡臣」爆紅,政府網路行銷預算爆增
行政院長蘇貞昌一張籲請民眾不要搶購衛生紙的「一粒卡臣」爆紅,再度展現新媒體宣傳的威力。
2019年蘇甫就任行政院長就要求閣員要網紅化,做為民進黨九合一敗選之後的「改革」。小英總統更是加大社群媒體的經營力度,並密切與網紅展開合作,政府各部門都卯足勁運用網路宣導政策。
政治人物紛紛變身「政治網紅」,政府花在網路行銷宣傳的經費近年也急速成長。據《新新聞》分析政府電子採購網的資料,從2015年到2020年,475個政府有關網路新媒體宣傳的標案顯示,2019年決標金額比2015年成長184%。
到底一個成功的政府網路行銷是如何做到的?哪些人在為官方進行這些社群媒體行銷?這又如何改變了政府的運作方式?今天的台灣真的是「小編」用鍵盤在治國嗎?
◎張家豪、李順德
〈完整內容請見新新聞1727期〉
行政院長蘇貞昌一張籲請民眾不要搶購衛生紙的「一粒卡臣」爆紅,再度展現新媒體宣傳的威力。
2019年蘇甫就任行政院長就要求閣員要網紅化,做為民進黨九合一敗選之後的「改革」。小英總統更是加大社群媒體的經營力度,並密切與網紅展開合作,政府各部門都卯足勁運用網路宣導政策。
政治人物紛紛變身「政治網紅」,政府花在網路行銷宣傳的經費近年也急速成長。據《新新聞》分析政府電子採購網的資料,從2015年到2020年,475個政府有關網路新媒體宣傳的標案顯示,2019年決標金額比2015年成長184%。
到底一個成功的政府網路行銷是如何做到的?哪些人在為官方進行這些社群媒體行銷?這又如何改變了政府的運作方式?今天的台灣真的是「小編」用鍵盤在治國嗎?
◎張家豪、李順德
〈完整內容請見新新聞1727期〉
- 一周風新聞(第6頁)
- 侯友宜:先滿足國人口罩需求再援外(第6頁)
- 修法不周,致千人被迫改姓(第6頁)
- 右手紓困、左手課稅,綠委提案免納所得稅(第7頁)
- 憶鄭南榕,賴清德:勿藉言論自由散播假訊息(第7頁)
- 專欄(第8頁)
- 顧爾德專欄 死亡的恐懼讓人噤聲(第8頁)
- 林庭瑤專欄 大賺「國難紅利」的領袖們(第9頁)
- 宋承恩專欄 參與WHO 別為參與而忽略地位(第10頁)
- 蕭子昂專欄 新冠肺炎疫情與種族歧視(第52頁)
- 陳錦稷專欄 慎防管制措施讓經濟長期停滯(第54頁)
- 呂紹煒專欄 經濟危機造成的變局(第56頁)
- 華爾街日報精選 比英國更佛系的瑞典防疫能成功?(第58頁)
- 加藤嘉一專欄 東奧延期與日本轉機(第90頁)
- 左眼看新聞 江啟臣超前部署縣市長敗選(第92頁)
- 米果專欄 出版從業員的抗疫日常(第93頁)
- 焦點(第12頁)
- 海派觸發民進黨政爭 警告派系勿蠢動 蔡英文:我會讓他知道(第12頁)
- 擁地產、掌媒體、控政界 該戰就戰 林崑海打造跨政商媒體帝國(第16頁)
- 封面故事 蘇貞昌「一粒卡臣」爆紅 政府網路行銷預算爆增 小編鍵盤治國(第20頁)
- 新媒體標案平均決標金額突破五百萬新台幣,較去年成長六成四 公部門加碼新媒體當快打部隊(第26頁)
- 蘇揆帶起風潮,政院編制完整、各部會多採外包 公部門小編不打官腔 創意圖卡秀政策(第28頁)
- 要做好對外溝通,得先內部溝通好 迷因工程團隊讓你甘心為政府宣傳(第30頁)
- 政治(第32頁)
- 政委龔明鑫每日會報,政院第二波特別預算案拚五二○過關 銀彈上膛 「紓困陳時中」直播登場(第32頁)
- 質疑就職周年隔天就送出連署書的合法性 法律攻防擋罷韓氣勢 藍營大打違憲牌(第34頁)
- 郝柏村挑戰李登輝的三軍統帥權 李郝決裂讓台灣從雙首長走向總統制(第36頁)
- 歷史新新聞(第38頁)
- 一九九五年,林洋港終於等到他的副手 郝柏村入夥反李勢力的最後戰役(第38頁)
- 調查(第40頁)
- 「嚴重地層下陷區」竟在山坡地上 軍事管制區種綠電 政府管控惹疑慮(第40頁)
- 軍事(第42頁)
- 「全程攔截」來襲導彈,彌補台灣防禦網缺口 莫健推銷百億美元標準飛彈(第42頁)
- 司法(第45頁)
- 法務部成了意見孤鳥,司法院和鑑定學者認定違憲 通姦除罪論戰 讓網路卡卡假消息亂傳(第45頁)
- 司法正義靠充足預算,關鍵不在於陪審或參審 殺狗判決惹議 恐龍法官只是代罪羊(第48頁)
- 人物(第60頁)
- 「發生疫情的這一年,或許只是N年當中的一年」 平常心看疫情 廖國峰堅持價值投資(第60頁)
- 財經(第63頁)
- 亮麗數字背後暗藏謹慎,壽險業者對景氣擔憂浮出檯面 世貿三館標售價透露房市中火轉文火(第63頁)
- 社會(第65頁)
- 外送員、清潔隊員憂接觸「居家隔離者」,醫院派遣工成補助邊緣人 勞權薄弱欠裝備 第一線勞工裸裝抗疫(第65頁)
- 寰宇一周(第68頁)
- 視訊軟體Zoom「疫」外爆紅,資安疑慮升溫(第68頁)
- 蘇丹難民持刀亂砍,法國再爆二死五傷恐攻(第68頁)
- 東奧延期一年讓日本損失六四〇〇億日元(第68頁)
- 淡出王室築新巢,哈利夫婦在洛杉磯重啟人生(第69頁)
- 南極「超級熱浪」破高溫紀錄!恐釀生態浩劫(第69頁)
- 風雲人物(第70頁)
- 日本首位染疫身亡藝人,影響一代台灣綜藝節目風格和觀眾 喜劇泰斗志村健 四十年搞笑人生謝幕(第70頁)
- 觀天下(第72頁)
- 為求連任反智到底,抗疫步調全球最紊亂 保經濟勝過抗疫 巴西川普的政治豪賭(第72頁)
- 兩岸(第74頁)
- 蔡英文鴿派搭橋VS.蘇貞昌鷹派築牆 包機角力 國台辦批蘇不批蔡(第74頁)
- 台灣與世界(第76頁)
- 戰狼們奉行習近平「能打仗、打勝仗」的政策指導 趙立堅啟示 中國外交官鷹派才能升(第76頁)
- 中日交流官方熱民間冷,大外宣被批放火喊救火 口罩外交無效?日人對中反感升高(第78頁)
- 世衛堅定的「中共同路人」,終致全球錯失防疫先機而淪陷 瘟神共犯譚德塞 讓全球生靈陷危機(第81頁)
- 黨派與政治凌駕一切,聯邦與地方相互指責 美國例外論在瘟神面前不再成立(第84頁)
- 數字看中國(第88頁)
- 全球消費需求驟降 衝擊中國外貿產業(第88頁)
- 說書(第89頁)
- 美麗島做為一個民族的記憶(第89頁)
- 旅行鄉(第94頁)
- 九十四處賞桐名所&十一條知名老街 四月雪裡和自然的浪漫距離(第94頁)
其他刊期
同分類熱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