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期7天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5-04-29
本期內容簡介
本期以「高雄獎,你變了嗎?―― 2020 高雄獎」作為主題,在《2020 高雄獎》仍在高美館熱烈展出的當下,希望帶給讀者一個關於高雄獎不同思考維度的探索。自2019 年進行徵獎機制的大改版以來,今年的高雄獎又持續進行變化,包括藝術家自述長度的放寬,以及讓藝術家親臨現場向評審解說,評審不再匿名評論等方式,回應當代脈動進行變革。相對於聚焦評審、觀察員論述的高雄獎專輯,本期呈現長期關注及參與高雄獎的黃志偉、簡子傑二位,與獲獎年輕藝術家所見的不同觀點的互相對話與共振。同時,我們也在本期帶來高美館所典藏的朱沉冬、張新丕與蕭聖健作品深入分析。作者李友煌寫朱沉冬寄情於詩與藝術的南山夢,在蘊藏熾烈情感的抽象表現內,瞥見大時代的剪影;鄭勝華分析張新丕〈金招蕊〉、〈望海〉在地方色彩與在地情調內,富含隱喻和情感層次的表現;而在蕭聖健〈月夜〉中,透過記憶中的物件與電線、機器構成的奇異組件,喚起了都市當中已不復存的自然情懷。
而在本期「當代有藝思」專欄,則可以看到作者蔡士瑋對於藝術家邱杰森〈大港透視〉的高雄地景/ 赫茲風景之深度剖析。最後,延續《藝術認證》長期經營的「人物特寫」對台灣南島當代藝術家的訪問、撰述積累,我們邀請到作者許瀞月訪問並撰寫藝術家武玉玲,在2013 年本刊首次關注他後,呈現其近期細膩創作!
【議題特賣場】
獎什麼?─談2020 高雄獎的新機制與展望|黃志偉
生命政治年代的獎項—從高雄獎到高雄獎|簡子傑
2020 高雄獎得主:李亦凡專訪|陳湘汶
2020 高雄獎得主:簡佑任專訪|簡佑任
2020 高雄獎得主:石孟鑫專訪|謝詠程
2020 年高雄獎何創時書法篆刻類特別獎得主:吳孟珊專訪|吳孟珊
【典藏選粹】
孤獨國的追求與信仰―朱沉冬詩與藝的南山夢|李友煌
混沌與追尋―談張新丕的繪畫|鄭勝華
記憶召喚機―蕭聖健的噪音樂園|許遠達
【當代有藝思】
從「景觀社會」到「赫茲風景」—邱杰森的〈大港透視〉辨析|蔡士瑋
【人物特寫】
純粹,所以纏繞―武玉玲|許瀞月
- 議題特賣場(第6頁)
- 獎什麼?─談2020 高雄獎的新機制與展望(第6頁)
- 生命政治年代的獎項—從高雄獎到高雄獎(第16頁)
- 2020 高雄獎得主:李亦凡專訪(第24頁)
- 2020 高雄獎得主:簡佑任專訪(第30頁)
- 2020 高雄獎得主:石孟鑫專訪(第37頁)
- 2020 年高雄獎何創時書法篆刻類特別獎得主:吳孟珊專訪(第42頁)
- 典藏選粹(第48頁)
- 孤獨國的追求與信仰―朱沉冬詩與藝的南山夢(第48頁)
- 混沌與追尋―談張新丕的繪畫(第58頁)
- 記憶召喚機―蕭聖健的噪音樂園(第66頁)
- 當代有藝思 從「景觀社會」到「赫茲風景」—邱杰森的〈大港透視〉辨析(第74頁)
- 人物特寫 純粹,所以纏繞―武玉玲(第82頁)
其他刊期
同分類熱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