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都想問「為什麼?」
拿出放大鏡就對了!
最佳跨領域兒童科普圖文書
符合108課綱5大科學科目:物理、化學、生物、科技、地球科學
生活就是最好的科學教室
充滿好奇心的放大郎
解答你最想問的「為什麼?」
為什麼鏡子可以照出影像呢?
微波爐怎麼加熱食物?
浴室或食物上的黴菌是什麼?
為什麼電視能顯示色彩?
水從哪裡來,又往哪裡去?
一起跟著放大郎,探索生活中各種有趣又好玩的科學知識吧!
本書特色
1.放大透視,簡單快速理解。
2.探索環境,引導觀察好奇心。
3.簡易生活實驗,科學原理不死背。
【書籍資訊】
◎本書關鍵字:生活科學、探索環境、獨立思考、實驗操作。
◎有注音,適合5以上親子共讀,8歲以上自行閱讀。
◎教育議題分類:科技教育、環境教育、閱讀素養。
◎學習領域分類: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健康與教育、藝術、科技。
國內推薦
新北市樹林國小自然教師 胡秀芳
桃園市光明國小教師 黃玉莉
台北市石牌國小教師 曾建程
新北市安和國小教師 楊仁理
(以上按姓名筆劃排序)
專家推薦
★「放大鏡」變身成「放大郎」?看過「十萬個為什麼?」長大的大人,一定很羨慕現在的小朋友,可以從自己的生活情境中,跟著好奇的「放大郎」探索家中的房間、廚房、浴室、客廳,針對日常生活中的物件進行提問,再一一解開25個疑惑。讀者(或家長)可以先把目錄中的物件圈起來,找一找家中有沒有相同的物件,選擇一個物件進行觀察,試著想一個問題(WHAT、WHY、HOW),並寫下可能的解答。接著,找出書本的解答進行比對,像「放大郎」般進行探索,再繼續追問另一個問題喔!──新北市樹林國小自然老師 胡秀芳
★有沒有一本書,從目錄的地方就立刻吸引低年級孩子的目光,還讓他們忍不住起了想翻閱的衝動,甚至看了後還欲罷不能,一頁頁繼續翻下去?我和孩子們都找到了!──桃園市光明國小教師 黃玉莉
(以上按姓名筆劃排序)
*適讀年齡:4~8歲,親子共讀;8~12歲,自行閱讀
*有注音
- 表紙
- 第1章 房間裡的科學大解密
- 1. 鉛筆的HB、B和2B有什麼不同?
- 2. 為什麼球會彈來彈去呢?
- 3. 為什麼摩擦墊板後,能吸住頭髮呢?
- 4. 膠水怎麼把兩張紙黏在一起?
- 5. 數位相機的成像原理是什麼?
- 第2章 廚房裡的科學大解密
- 1. 納豆臭臭的,是因為腐壞了嗎?
- 2. 為什麼汽水會冒氣泡呢?
- 3. 為什麼冰塊會浮在水面上?
- 4. 為什麼保鮮膜能黏住瓷盤?
- 5. 乾冰是什麼?
- 6. 微波爐怎麼加熱食物?
- 7. 冰箱怎麼維持低溫?
- 第3章 浴室裡的科學大解密
- 1. 為什麼我們要用肥皂洗手呢?
- 2. 為什麼慕斯瓶能讓洗手乳產生泡泡?
- 3. 為什麼鏡子可以照出影像呢?
- 4. 衛生紙和面紙有什麼不同?
- 5. 洗髮精和潤髮乳有什麼不同?
- 6. 在浴室或食物上的黴菌究竟是什麼?
- 7. 水從哪裡來,又往哪裡去?
- 第4章 客廳裡的科學大解密
- 1. 手機怎麼傳遞聲音?
- 2. 硬幣和紙鈔是用什麼製成?
- 3. 為什麼電子產品需要電池?
- 4. 為什麼電視能顯示色彩?
- 5. 為什麼電視遙控器能開電視呢?
- 6. 為什麼冷暖氣機能吹出冷氣跟暖氣?
紙本書 NT$ 480
單本電子書
NT$
336
同分類熱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