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期7天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2-07-06
本期內容簡介
主編的話
在近期目為政府的施政如前瞻計畫及地方創生計畫,以及教育部正大力推動的「大學的社會責任」(USR),鼓勵大學將知識及研發成果回饋社會,開始擾動了台灣社會新一波的發展,讓台灣的基層地區環境有了一些改變的機會。這一期,我們約請了地處台灣農業生產重鎮的雲科大建築室內設計系黃衍明老師為客座主編,邀請了同樣長期從事地區環院改善有成的南華大學建築景觀系及雲科大文資系的老師們,合力編輯而成本專輯,內文中不但勾勒出「二校三系」在雲嘉地區在地耕耘工作的多樣性,也指認了雲嘉農業區未來發展的可能。
- 主編的話(第4頁)
- 田野裡的建築耕耘—學院在雲嘉地區的建築社會實踐(第5頁)
- 西部農業地區大學建築與文資保存科系的在地耕耘與挑戰(第5頁)
- 從建築救援到地方感的追尋「日新醫院」保存事件的啟發(第8頁)
- 阿里山高山觀測所的似水年華(第15頁)
- 向地方學習的建築設計課 大林福德市場攤販改造(第22頁)
- 落地生根的建築行動(第29頁)
- 產業遺產與地方創生的辯證 蒜頭糖廠文化景觀保存與文化再生產的美學式規劃(第36頁)
- 安居樂行 有愛更無礙(第49頁)
- 從詔安客家文化館邁向詔安客家生態博物館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的詔安客庄在地實踐(第54頁)
- 下期預告 新竹經驗(第60頁)
- 會務要訊(第61頁)
- 本會主辦、協辦、贊助及參與之活動(第61頁)
- 2020 WELL AP 健康建築課程(第66頁)
- 廣告索引&團體會員贊助會員名錄(第67頁)
其他刊期
同分類熱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