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期7天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5-01-20
本期內容簡介
封面故事
■食米究好
阡陌水田間,排列有序的嫩綠稻秧日日長高,分櫱、抽穗、開花、結成飽實的穀粒,彎垂的金黃
稻穗隨風搖曳如浪,收割卻不是終點。碾米廠內,大型機具轟隆隆運轉不歇,經過礱穀、精米、篩選等層層把關,匯集成外貌淨白剔透,入口彈牙微甜的米飯。
粒粒好米,內含許多達人的心血與堅持──除了辛勤巡田水照顧稻作的農人、堅守稻穀加工品質
的碾米廠以外;還有不畏繁複耗時培育新品種的育種單位,以及嚴謹的品評專家,讓我們得以在臺灣眾多米品種中,品味它們的各自精采。
每個人心中都有獨鍾的米食,可能是小時候那鍋健康與親情滿載的繽紛十穀飯,抑或拜拜的常備
供品紅圓粿。近年米飯有了更多變化,由米磨成的米穀粉用法多元,為糕點、餅乾增添淡淡米香;風土與時間作用而成的酒釀、甘酒等發酵米食,定會顛覆米飯的既定印象。
這一切,都是由米而生的禮讚。
粒粒好米,內含許多達人的心血與堅持──除了辛勤巡田水照顧稻作的農人、堅守稻穀加工品質
的碾米廠以外;還有不畏繁複耗時培育新品種的育種單位,以及嚴謹的品評專家,讓我們得以在臺灣眾多米品種中,品味它們的各自精采。
每個人心中都有獨鍾的米食,可能是小時候那鍋健康與親情滿載的繽紛十穀飯,抑或拜拜的常備
供品紅圓粿。近年米飯有了更多變化,由米磨成的米穀粉用法多元,為糕點、餅乾增添淡淡米香;風土與時間作用而成的酒釀、甘酒等發酵米食,定會顛覆米飯的既定印象。
這一切,都是由米而生的禮讚。
- COVER STORY 食米究好(第7頁)
- 熟悉又陌生?你不知道的稻米二三事(第8頁)
- 從星光大道到倉庫米行:稻米的心路歷程(第10頁)
- 乘著飯碗時光機,吃一口臺灣米粒史(第12頁)
- 種子重回大地,讓部落古稻再度飄香(第18頁)
- 開米絞,賺粗糠!老碾米廠用米糠拚轉型(第22頁)
- 吃好飯的學問,一絲不苟的米職人(第28頁)
- 迷上季節風土的甘美,以發酵向在地農作致敬(第32頁)
- 看米72變!米穀粉魔法師(第36頁)
- 在這最古老的城,咬一口連結人與神的點心(第42頁)
- 配著人生,下飯!(第44頁)
- 廚房通訊(第46頁)
- 農遊食趣|柴焙龍眼乾──時尚的夢幻食材(第46頁)
- 田野保存食|一定要用錢買的鹼粽(第48頁)
- 菜市人生場|那邊那個市場(第50頁)
- 餐桌通信|甘味消暑提案(第52頁)
- 大地餵養(第54頁)
- 路上採集學|星空下,精靈圍著山唱歌(第54頁)
- 農婦心底話|偽農婦就是這麼一回事(第56頁)
- 非關爬山|山野考古進行曲(上)(第58頁)
- 文明野味|一隻特立獨行的豬(第60頁)
- 尋味有機|從農場到餐桌,串聯有機無限可能(第62頁)
- 星光花室|用花香訴說唯美七夕的浪漫(第72頁)
- 讀者徵文(第85頁)
- 編輯後記(第86頁)
其他刊期
同分類熱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