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物聯網產業發展與智慧化應用
-
點閱:285
16人已收藏
- 作者: 朱師右, Nikkei Electronics等作
- 出版社:資訊工業策進會產業情報研究所
- 出版年:2020
- 集叢名:熱門產品研究系列
- ISBN:9789575817954
- 格式:PDF,JPG
- 頁數:226
- 附註:含附錄 封面英文題名: AIoT
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 IoT)是透過各式傳感設備,按約定的協議,把任何物品與網際網路相連接,進行信息交換與通信,以實現對物品的智慧化識別、定位、監控、跟蹤和管理的一種網絡。簡言之,物聯網就是「物物相連的網際網路」。其中涵蓋了感測(Thing)、網路(Communication)、智慧應用(AI Services)三個主要層面。網路通訊、感測器與物聯網設備、雲端服務的發展,使得物聯網應用不斷地擴展。
民生公共物聯網(Civil IoT, CIoT):國外常用名詞為Public IoT Services,其意為政府透過IoT技術提供智慧化公用領域服務(G2C/G2B)。另一方面,除了消費市場物聯網應用外,企業市場物聯網IIoT應用商機更是龐大。IIoT的生態系包含應用服務、聯網載具、通訊、平台、應用服務與分析以及系統整合服務。其中,平台營收占比不高,但卻具備聚合生態系的關鍵角色。IIoT提供各應用領域轉型效益,如提升生產力、降低成本與風險等,客戶漸跳脫過往純硬體需求情境,轉而尋求完整的軟硬整合方案,帶動IIoT應用商機成長。
隨著AI與IoT快速匯流,及物聯網裝置未來將無所不在,越來越多企業致力布局打造AIoT解決方案,同時也開始思考如何將所蒐集的數據多元使用,並應用到各垂直領域,與客戶共同朝向創造社會新價值的目標努力。
中國大陸近期也積極推動工業互聯網發展政策,欲透過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技術,提升製造業能力,朝製造強國目標邁進。
此外,各種IoT裝置的電源問題一直是IoT應用擴大的瓶頸。近來採集光、溫差、振動、環境電波的能量,轉換成電力的「能源採集」技術出現突破性進展,可望實現IoT裝置之去電池化。除投入研發已有28年歷史的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技術課題獲得解決外,具優越機械強度的熱電發電元件,以及原本被認為難以實現之無需溫差的熱發電元件等新技術也陸續出現,與IoT裝置結合將可解決電源問題,進而帶動IoT應用邁向普及的新境界。
- 前言(第I頁)
- 目錄(第III頁)
- 圖目錄(第V頁)
- 表目錄(第X頁)
- 第一章 物聯網產業發展趨勢(第1頁)
- 一、 工業物聯網發展趨勢(第1頁)
- 二、 民生公共物聯網產業發展(第12頁)
- 三、 全球工業物聯網平台廠商發展趨勢(第20頁)
- 四、 中國大陸工業互聯網政策與市場發展趨勢(第35頁)
- 五、 工業互聯網風潮下台灣IPC業者發展分析(第48頁)
- 第二章 物聯網大廠發展案例分析(第65頁)
- 一、 日本NTT之物聯網服務布局分析(第65頁)
- 二、 日本NEC之AIoT發展分析(第74頁)
- 三、 中國華為家庭物聯網發展分析(第80頁)
- 四、 美國通用電氣智慧路燈跨域應用(第95頁)
- 第三章 物聯網相關技術發展分析(第109頁)
- 一、 能源採集技術突破-IoT裝置去電池化發展動態分析(第109頁)
- 二、 萬物連網時代下的Wi-Fi發展分析(第120頁)
- 三、 LPWA在全球與日本發展與挑戰(第128頁)
- 第四章 物聯網設備智慧化應用案例(第141頁)
- 一、 美國智慧家庭安防解決方案業者發展分析(第141頁)
- 二、 日本海洋物聯網應用案例(第155頁)
- 三、 智慧工地之新興技術發展分析(第162頁)
- 四、 辦公室智慧化發展分析(第178頁)
- 五、 全球智慧音箱現況與展望(第192頁)
- 第五章 結論(第199頁)
- 附錄(第205頁)
- 一、 英文名詞縮寫對照表(第205頁)
- 二、 中英文名詞對照表(第20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