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 JPG
本書有DRM加密保護,需使用HyRead閱讀軟體開啟
  • 兩文三語:香港語文教育政策研究
  • 點閱:512
    29人已收藏
  • 作者: 梁慧敏, 李楚成著
  • 出版社:香港城市大學出版社
  • 出版年:2020
  • ISBN:9789629375683
  • 格式:PDF,JPG
  • 頁數:282
  • 附註:版權頁英文題名: Biliteracy and trilingualism : language education policy research in Hong Kong 含附錄
租期14天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5-04-09

本書圍繞着一個主題:「兩文三語」應何去何從?
 
香港要回應全球化的挑戰,鞏固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提升市民語文能力這一環不可或缺。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的語文教育政策,以「兩文三語」為目標,期望香港學生,可以中英兼擅,能書寫通順的中、英文,操流利的粵語、普通話和英語,培養優秀的語言人才。對於如何實現這個語文政策的目標,多年來教育當局推出了不少措施,社會各界也有不同倡議,卻始終面對着種種難題。
 
本書以最新的學術理論及成果為基礎,結合語文教學、社會語言學及語言學的研究方法,以嚴謹的態度梳理和剖析「兩文三語」語文教育政策。一方面總結香港特區政府過去二十多年來的語文規劃,另一方面從語言和社會的關係,評析「兩文三語」在香港的使用情況和教育現況,同時也探討近年備受關注的非華語學生中文學與教問題。書中就「兩文三語」提出的各種主張,可視作香港語文教育邁向下一個里程碑的討論起點。對語文政策制定者、教育界人士,以及關心香港語文政策的人士,本書都具參考價值。

作者簡介
 
梁慧敏
 
香港浸會大學中文系文學士、哲學碩士,香港大學語言學系哲學博士,並持有香港中文大學學位教師教育文憑(中學)。現為香港理工大學中文及雙語學系助理教授,於2015–2019年間任中國語文教學中心總監;曾任教於香港教育大學中國語言學系。目前兼任香港考試及評核局「香港中學文憑考試」(HKDSE)中國文學科目委員會委員、國際漢語應用寫作學會副會長。研究興趣為中國語文教育、香港語文教育政策、語言使用調查與分析,以及粵語語法,並以此發表學術論文和專論書章。

 
 
李楚成
 
香港中文大學英文系文學士,法國貝桑松大學應用語言學碩士,德國科隆大學語言學哲學博士。曾任教於香港城市大學英文系,香港教育大學英語教育學系、語言學及現代語言系,現為香港理工大學中文及雙語學系教授兼系主任。研究興趣包括雙語對話(語碼轉換、語碼混用、語言穿梭)、雙語教育、香港語文教育政策、大中華地區的多語運用、英語學習者的困難與常犯的錯誤及其改錯策略、世界英語、中國英語、香港英語、粵語作為外語的學習與運用,香港南亞裔人士的中文學與教,以及澳門語言狀況等。


  • 序言(王士元)(第xi頁)
  • 導言(第xv頁)
  • 作者簡介(第xxiii頁)
  • 1 香港「兩文三語」政策的制定與實踐(第1頁)
    • 香港的語言狀況與兩文三語形成的契機(第3頁)
    • 兩文三語的困境、母語教學與教學語言分流(第8頁)
    • 主要持分者的關注與教學語言微調政策(第15頁)
    • 課堂單一語言環境與彈性雙語教學(第20頁)
    • 英語習得 — 社會語言學和語言學因素(第25頁)
    • 普通話科與普教中(第30頁)
    • 語文教育的全面規劃(第33頁)
    • 結語(第36頁)
  • 2 「兩文三語」政策下英語和普通話的學習(第37頁)
    • 政府為提升英語水平而設的政策措施(第39頁)
    • 英語學習困難的成因(第43頁)
    • 以「語言穿梭」提升英語學習效能(第49頁)
    • 普通話推廣面對的挑戰與對策(第52頁)
    • 從對比語音學看普通話學習難點(第58頁)
    • 提前接觸漢語拼音及其學習效能(第61頁)
    • 語言習得關鍵期 — 兒童學習之黃金階段(第63頁)
    • 結語(第68頁)
  • 3 「三語」政策下粵語的使用現況、定位與發展(第71頁)
    • 粵語在香港的歷史發展(第73頁)
    • 粵語使用的社會語言學調查—生活與工作場合(第77頁)
    • 粵語「低層」語言的迷思與現實(第84頁)
    • 香港非粵語母語人士的雙語現象(第88頁)
    • 港式中文 — 香港報章中的粵英轉換現象(第92頁)
    • 粵語的活力 — 香港電視廣告常用的修辭格(第96頁)
    • 粵語知識與中文學習(第99頁)
    • 大學中文教育中「高階粵語」的教與學(第106頁)
    • 粵音測試的推行(第109頁)
    • 結語(第113頁)
  • 4 「兩文三語」政策下非華語學生的中文學習(第115頁)
    • 香港非華語人士的居港歷史與現況(第116頁)
    • 歷年《施政報告》有關少數族裔學習語文的論述(第121頁)
    • 學校教育、職業培訓與就業支援(第125頁)
    • 面向非華語幼童的政策與教師之反饋(第129頁)
    • 非華語學生學習中文的困難與對策(第134頁)
    • 校本輔助教材的設計特點(第140頁)
    • 以語境為綱的幼兒中文教學(第144頁)
    • 漢字特點與識字策略(第147頁)
    • 種族共融 — 營造環境推廣中文(第151頁)
    • 結語(第153頁)
  • 5 香港「兩文三語」政策下的語文規劃(第155頁)
    • 語言地位與身份認同(第157頁)
    • 習得規劃與教育措施(第161頁)
    • 普通話學習的支援與普教中爭議(第166頁)
    • 針對少數族裔的中文教育政策(第169頁)
    • 語文規劃面對的語言和社會挑戰(第173頁)
    • 語文教育的規劃 — 微觀:課程層面(第178頁)
    • 語文教育的規劃 — 宏觀:社會層面(第184頁)
    • 結語(第185頁)
  • 6 總結(第197頁)
  • 附錄(第205頁)
    • 表1a 香港以粵語為母語的學生的主要英語發音問題及其困難成因(第206頁)
    • 表1b 香港學生主要的英語詞彙語法偏誤問題(第208頁)
    • 表2 香港特區政府統計處五歲及以上人口慣用語言的人數和比例(第210頁)
    • 表3 整體樣本三語使用均值統計(第211頁)
    • 表4 2009 年、2014 年和 2019 年三語受性別因素影響的項目比較(第212頁)
    • 表5 2009 年、2014 年和 2019 年粵語受年齡因素影響的項目比較(第213頁)
    • 表6 2009 年、2014 年和 2019 年粵語受職級因素影響的項目比較(第214頁)
    • 表7 2009 年、2014 年和 2019 年不同職級三語的使用均值統計(第215頁)
    • 表8 2014 年和 2019 年職業類別的均值統計(第215頁)
    • 表9 2009 年、2014 年和 2019 年語言態度數據統計(第216頁)
    • 表10 2009 年、2014 年和 2019 年非粵語母語者在工作和生活場合粵語使用均值統計(第217頁)
    • 表11 2013–2016 年度《施政報告》就少數族裔的語文問題提出的政策(第218頁)
    • 表12 2017 年兩份《施政報告》中有關支援少數族裔學習中文的措施(第220頁)
    • 表13 2018 年《施政報告》中有關支援少數族裔的要點(第221頁)
    • 表14 香港現有非華語小學生中文教材可借鑑之處(第222頁)
    • 表15 1998–2018 年度語常會推廣的中文(包含粵語)和普通話的活動(第223頁)
    • 圖1 2009 年粵語使用受年齡變項影響的均值分佈(第226頁)
    • 圖2 2014 年粵語使用受年齡變項影響的均值分佈(第226頁)
    • 圖3 2019 年粵語使用受年齡變項影響的均值分佈(第227頁)
    • 圖4 2009 年、2014 年和 2019 年受訪者教育程度分佈(第227頁)
    • 圖5 2009 年、2014 年和 2019 年粵語在生活場合的使用受學歷變項影響的均值分佈(第228頁)
    • 圖6 2009 年、2014 年和 2019 年粵語在工作場合的使用受學歷變項影響的均值分佈(第229頁)
    • 圖7 2019 年工作場合三語使用量受學歷變項影響的均值分佈(第230頁)
  • 參考文獻(第231頁)
  • 後記(第253頁)
紙本書 NT$ 756
單本電子書
NT$ 529

點數租閱 20點
租期14天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5-04-09
還沒安裝 HyRead 3 嗎?馬上免費安裝~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