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有DRM加密保護,需使用HyRead閱讀軟體開啟
  • 用視覺心理學看懂名畫的祕密
  • 點閱:3137
    841人已收藏
  • 譯自:視覚心理学が明かす名画の秘密
  • 作者: 三浦佳世著 , 林詠純譯
  • 出版社:一起來出版 遠足文化發行
  • 出版年:2020
  • 集叢名:一起來樂:25
  • ISBN:9789869911511
  • 格式:EPUB 流式
  • 字數:70039
  • 附註:版權頁副題名: 誰操控了你的感官?從光源、輪廓、意圖到構造, 22堂透視「視覺魅力」的鑑賞認知課
  • ● 本書因出版社限制不提供朗讀功能
  • ● 本書因出版社限制不提供繁簡轉換功能

在沒有心理學的年代,畫家就是最早的心理學家!
──名畫為什麼有魅力?──
心理學博士Step by Step帶你發現「操控感官」的知覺線索
 
* 市面上第1本「視覺心理鑑賞」專書!美術館實戰手冊

* 打造美學素養的22堂課,近100幅全彩名畫
 
達文西的謎樣魅力、維梅爾的日常感、林布蘭的戲劇化──
畫家運用他們在畫布上獨特的視覺發現,
幾百年來一直操控著觀者的感官。
 
本書將重現這些有趣的「心理學技巧」,
詳解我們在觀畫時,大腦無意識接收到的各種刺激,
用最易懂的方式探索全新的圖像魅力!
 
►「感覺」都是刻意營造的!
寧靜感、節奏感、詭異感?所有感覺的入口就在雙眼。
畫家愛用的某些手法,能透過視覺觸發大腦,帶來像是「動態」、「錯覺」、「知覺反轉」的知覺反應,甚至是強烈的情緒,最後造就你的美感體驗。
 
►美術鑑賞新思考:解讀圖像的「心理學邏輯」
◎名畫為什麼吸引人?全靠心理機制與過度解讀
◎光源也有公式?最受歡迎的光線是……
◎怎麼畫出深度與真實感?透視與距離的奧秘
◎先看到森林,還是先看到樹?達利的錯視把戲
◎最有魅力的角度在哪?看蒙娜麗莎就知道
◎大腦居然「內建」了未來的方向?用畫筆敘事
◎藝術家的「亂畫」跟黑猩猩的「塗鴉」大有不同!
◎莫內居然能跳脫「色彩恆常性」?名畫終究是名畫
◎「密集恐懼症」是怎麼回事?草間彌生的致命吸引力
◎像模型的照片?其實只是操控了你的「距離認知」
 
►原來我也能看懂畫家的把戲!
「知覺心理學」一直是藝術領域最重要的必修課程,深入研究人類的視覺、知覺模式,是形塑現代藝術的重要面向。
 
本書以名畫鑑賞為基礎,設定簡單易懂的22個主題,加上心理學博士的詳細解說──你會發現,心理學不只是教科書上的理論,而是設計師、藝術家、畫家吸引你眼球的有趣方法。
 
►藝術的最終法則:知覺心理學
無論是東方或西方的繪畫,我們在觀看時會先有種「直覺」,接著才描述自己對這幅作品的評價。而形塑「直覺」的,有很大部分是人類的先天機制,也就是經過演化而來的鐵則,能夠左右你的思考,激發你的情緒。
 
◆第一章/左或右?問題就在這!
看懂「方向」的特性與魔力,是畫家為作品定調的第一步。
 
◆第二章/平面上的深度與真實
為什麼有些畫細緻卻不真實,有些畫模糊卻很立體?
 
◆第三章/本來不存在的輪廓與形狀
先看到森林還是樹?可以畫得比紙還白嗎?最有趣的視錯覺詳解
 
◆第四章/顏色與質感的不可思議
顏色其實是大腦的註解?「透明感」也是大腦的推測?
 
◆第五章/平面上的動態與時間感
名畫上看見過去、現在與未來?因為人的眼睛對「動態」情有獨鍾
 
◆第六章/「厲害」與「有魅力」的差別
大腦偏好全解讀!有魅力的作品一定打動了你的「知覺本能」


作者簡介
 
三浦佳世/心理學家.視覺心理學博士
 
知名日本心理學家,擅長以人類感官與認知特徵,從實驗心理學的角度對藝術進行研究。曾任職九州大學人間環境學研究院教授,目前為名譽教授。

‧著作:《用視覺心理學看懂名畫的祕密》、《知覺與感性的心理學》
‧編著:《感性認知》、《知覺與感性》
‧合著:《科學家之眼,科學的嫩芽》、《新.知性與感性的心理》、《感性的科學》、《共視論》
 
 
譯者簡介
 
林詠純
 
臺灣大學物理系、地質系雙學士,日本九州大學藝術工學府碩士,曾在民間研究機構擔任日文研究助理,現為專職日文譯者。譯有《中村佑介的14堂創意插畫講座》、《西洋美術史,職場必備的商業素養》、《簡單素描》。


  • 封面
  • 目錄
  •  名畫中的視覺祕密
  •  左或右?問題就在這!
    • 維梅爾的日常,林布蘭的非日常
    • 基里訶的「奇特感」從哪裡來?
    •  西洋的左與東洋的右
    • 聖與俗:葛雷柯與克里威利的不同手法
    • 馬丁尼的時光之箭
    •  向右的臉,向左的臉
  •  平面上的深度與真實
    • 法蘭契斯卡不可思議的時空
    •  梵谷的梯形房間
    • 艾雪的循環階梯
    • 維梅爾的輕微失焦
    • 本城直季的虛擬都市
    •  錯視畫法的勝負
  •  本來不存在的輪廓與形狀
    • 仙厓的心之觀月
    • 10抱一的明亮滿月
    •  席涅克的馬赫帶
    • 11達利、克勞斯與若沖的雙重影像
    •  魯東的幻想與幻想性視錯覺
    • 12安田謙的刮畫
  •  顏色與質感的不可思議
    • 13莫內的大教堂與洋裝
    •  杜菲超出框線的顏色
    • 14畫出眩光的拉圖爾
    • 15萊茵河畫家的「知覺反轉」與克利的「透明感」
    •  馬諦斯的紅色房間
  •  平面上的動態與時間感
    • 16遠古的「重疊描繪」到現代的「橫向拖曳」
    •  凱斯.哈林的速度線
    • 17霍克尼的照片蒙太奇
    • 18歐普藝術家的閃爍與晃動
    •  名畫中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  「厲害」與「有魅力」的差別
    • 19帕洛克的「亂畫」
    • 20莫蘭迪的「良好視野」
    •  光琳的節奏感
    • 21探究不適感:伊藤若沖與草間彌生
    • 22卡巴喬與春信的人物共視
    •  馬奈的視線與鏡中空間
  • 後 記 用名畫解開視覺之謎
  • 版權頁
紙本書 NT$ 450
單本電子書
NT$ 315

還沒安裝 HyRead 3 嗎?馬上免費安裝~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