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 JPG
本書有DRM加密保護,需使用HyRead閱讀軟體開啟
  • 新新聞 2020/11/5 [第1757期]:中國因素左右美國大選
  • 點閱:13
    5人已收藏
  • 並列題名:The journalist
  • 作者: 新新聞周刊編輯部編著
  • 出版社:新新聞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 出版年:2020.11
  • 格式:PDF,JPG
  • 頁數:100
  • 附註:周刊
租期7天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5-01-22

本期內容簡介
 
【封面故事】中國因素左右美國大選
 
2020貿易戰、病毒、醜聞統統和它有關

 
中國因素不只左右著過去幾屆台灣總統大選,如今也深深影響著這一屆美國總統選舉。
 
纏繞在美國總統大選的爭議事件──美中從貿易到地緣全面衝突、拜登家族醜聞傳聞、新冠疫情,都和「中國」有關,2020年的美國總統大選,深深壟罩在中國陰霾之下。
 
1970年代初,美國「聯中抗蘇」大戰略打開了中國竹幕,但美國對中國採取的「交往政策」,並未把中國變成一個民主大國。如今積極追求復興夢的習近平,與美國衝突越來越強烈。這場大選也就在中美交往近50年來,關係最惡劣的情況下舉行。
 
也因為中國因素,讓這場大選深受台灣民眾關切。二次戰後至今70餘年,美國共和、民主兩黨政權更迭,台灣產生了哪些不影響?未來的影響又如何?
 
「一個中國的幽靈,在美利堅遊蕩」影響著美國、台灣與世界。
 
◎林庭瑤
 
〈完整內容請見新新聞1757期〉


雜誌簡介
 
《新新聞》創刊於一九八七年三月十二日,它是一份探討台灣政治、經濟、社會、文化及國際關係,並且富有批判精神的新聞性周刊;由一群擁有二十多年新聞歷練的專業人士所創辦。
 
取名《新新聞》的用意,是希望在新聞素材的選擇上有別於《舊新聞》,因為,《新新聞》創刊時的台灣社會上尚在戒嚴時期,台灣的新聞仍多限制與禁忌, 意見市場尤其充斥著國民黨說法,而反對人士掌控的媒體,在極端中也不具備專業水準,遂致新聞無法呈現原貌,整個輿論版圖為偏狹的、零碎的舊新聞所侵占。 《新新聞》期望發揮媒體的中介精神,使新聞的真貌還原,讓意見市場不再扭曲。

 
自創刊以來,《新新聞》秉持著接受公共信託、戮力追求真相的信念,以公是公非為依歸,並接受社會力量的監督。《新新聞》企圖希望透過新聞媒體,對民主的成長發揮積極的助力。
 
《新新聞》不屬於任何政治團體或是財團,超然於一切黨派之外,《新新聞》也不代表任何政治力量,唯一希望代表及扶植的力量是廣大的社會力量。
 
《新新聞》取材的標準是:新聞自由、政治民主及社會公義。透過這三個標準,《新新聞》呈現出來的風格,在台灣這個體制及環境下來看,顯得極富衝突及爭議,而這正也是《新新聞》的目的,透過這些衝突與爭議徹底將社會底層的病根找出來,再積極尋求解決之道。
 
《新新聞》在內容呈現上,包含「政治」、「經濟」、「社會」、「文化」、「兩岸關係」、「國際關係」;同時也兼顧中央與地方的差距,試圖有所消弭。


  • 專欄(第6頁)
    • 顧爾德專欄 強人川普的民粹路(第6頁)
    • 姚人多專欄 死了一個馬來西亞女大生之後(第8頁)
    • 宋承恩專欄 美國大選夾縫中的台灣民主(第10頁)
    • 林庭瑤專欄 權力不安的習近平(第12頁)
    • 陳錦稷專欄 政府究竟該不該打房?(第62頁)
    • 施威全專欄 川普對台軍售的選戰盤算(第64頁)
    • 呂紹煒專欄 螞蟻與中關村 科技世代交替(第66頁)
    • 華爾街日報精選 衝擊維穩?疫情拉大中國貧富差距(第92頁)
    • 米果專欄 最受歡迎的二世男演員(第95頁)
  • 焦點人物(第13頁)
    • 三連霸立委民調落後媽媽市長 蔡其昌戰台中 還看不到盧秀燕車尾燈(第13頁)
  • 美豬角力戰(第14頁)
    • 婆婆媽媽反萊豬,年輕人厭司法改革失信 民進黨鴨霸形象悶燒 柯文哲撿到槍(第14頁)
    • 深澳電廠曾讓綠營一八年九合一大選備嘗苦果 國民黨想把萊豬打造成選舉炸彈(第16頁)
    • 積極招手民間團體壯大聲勢 國民黨入陣秋鬥遊行 誓擋萊豬(第18頁)
    • 搬出大法官解釋捍衛自治條例「零檢出」 釋憲未必是國民黨反萊豬的尚方寶劍(第20頁)
  • 政壇透視(第21頁)
    • 中天風暴》當年反中天學者不講話,因為對民進黨失望 黃國昌教戰對陣中天 批NCC軟趴趴(第21頁)
    • 中天風暴》執照只有給不給,移頻是最糟的方法 羅文嘉示警民進黨 反紅媒別選後就算了(第23頁)
    • 修補與藍營關係,沒說一定要連任 支持度最高的侯友宜下一站總統(第25頁)
    • 江啟臣尊重黨員決定,盼與年輕世代破冰 藍營青年團參加同志遊行 大搶青年選票(第27頁)
  • 軍事縱橫(第28頁)
    • 若不能先下手發動第一擊,遠攻新武器效能大減 國軍源頭打擊藍圖還藏有多重隱憂(第28頁)
    • 國造潛艦「政治開工」? 由外而內施工存在極大風險 取得紅區裝備許可 海軍前後五種版本(第30頁)
    • 審辦榮民證、供後裔就學與就業補助、協助整修墓園、迎靈入祀忠烈祠 吳斯懷四主張撫卹孤軍 國防部樂觀其成(第32頁)
  • 封面故事 貿易戰、病毒、醜聞統統和它有關 被中國因素左右的2020美國總統大選(第34頁)
    • 「唯利是圖,唯力是尚」是他的不二法門 川普「美國優先」的外交成績單 (第40頁)
    • 美國對台戰略模糊主旋律到小布希才變 驢子與大象 哪一黨總統對台較友善(第43頁)
    • 習近平可能受鷹派壓迫「以戰止戰」 蘇起:台灣的美中關係在躁、鬱擺盪(第46頁)
    • 多邊主義中國受惠台灣被犧牲 挺川普的台灣人就沒有國際觀(第50頁)
    • 自由民主的蔑視者與破壞者 川普 美國夢碎者的民粹英雄(第52頁)
    • 疫情改變大選態勢,大選加深疫情危害 撐拜登變反川普 疫情改寫選戰主軸(第55頁)
    • 小羅斯福二戰中四連任,海斯當總統史上爭議最大 那些在疫情、戰爭、爭議中的大選(第58頁)
  • CEO想什麼(第68頁)
    • 東洋製藥史上最年輕的總經理 施俊良接棒蕭英鈞的十億美元夢想(第68頁)
    • 營運、股價大好仍憂心忡忡 吳田玉因合併綜效、道瓊永續指數心煩(第72頁)
  • 財經解碼(第74頁)
    • 移工界7-Eleven老闆當頭號軍師,吳建毅幫移工解決支付問題 永豐銀開發外籍移工專屬信用卡有洋蔥(第74頁)
    • 業者魔高一丈改發號碼牌因應禁令 政府禁紅單炒房 越抓對投資客越有利?(第76頁)
  • 寰宇一周(第78頁)
    • 法國再現斷頭案,宗教信仰與言論自由衝突惡化(第78頁)
    • 雙姝角逐WTO總幹事,美國杯葛奈及利亞候選人(第78頁)
    • 南韓前總統李明博貪腐案,終審判十七年重刑(第78頁)
    • 紐時摃上挺川普的大紀元(第79頁)
    • 英、法、德再度封鎖,義大利暴力示威反宵禁(第79頁)
  • 世界與台灣(第80頁)
    • 反中嫌韓情緒高張,脫離現實美化港台反中人士 日媒造神?李登輝成哲人周庭變女神(第80頁)
  • 習近平的中國(第82頁)
    • 中共黨建理論權威,接替王滬寧掌中央最高智囊機構 三朝國師接班人江金權是何方神聖?(第82頁)
    • 廢除國家主席任期制後,將再打破「七上八下」潛規則? 五中全會更確立習近平的「帝」位(第84頁)
    • 外灘金融峰會砲打金監系統,硬槓王岐山 螞蟻上市遭喊停市場熱情遭急凍(第86頁)
  • 數字看中國(第89頁)
    • 螞蟻如何變成巨獸?(第89頁)
  • 說書(第90頁)
    • 挪威歷史學家談中國的「天朝」危機(第90頁)
紙本書 NT$ 128
單本電子書
NT$ 115

點數租閱 15點
租期7天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5-01-22
訂閱雜誌
還沒安裝 HyRead 3 嗎?馬上免費安裝~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