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期14天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2-07-15
充滿熱情的經典作家七等生
如何閱讀,才能認識他筆下的「天使」與「橋者」?
這本書便是遊走書中天上人間的地圖
科技部為推廣人文及社會科學研究成果,鼓勵學者專家與出版事業機構合作,以科技部補助之人文及社會科學專題研究計畫重要研究成果為主要素材,創作並出版普及性叢書。為了引領讀者進入作家的心靈世界一探究竟,本叢書以深入淺出的評析來閱讀經典,將臺灣文學論述推介給大眾,並把當代文學的發展軸線及向度緩緩舒展於眼前,留下時代的見證。藉由本套叢書的出版,與社會大眾分享人文及社會科學研究成果。
本書作者廖淑芳希望從七等生小說作品中具豐富意涵的「天使」、「橋者」所涉及的形象書寫意涵,及其變異性為探討重心,借用宗教敘事學裡論虛構敘事中的「結尾的意義」,往往涉及啟示錄意涵;及以德希達與布朗蕭等論友誼及禮物的交換經濟學層面為進路,探討其文中「天使」「橋者」所具有的宗教性與人間性的雙重意涵。同時,由於其中往往涉及天使在人間的多重變異面貌涵,將搭配友誼學與敘事學,以深入解讀其形式與內涵之間的相連關係,以進一步深究七等生作品中相當多片斷破碎,看似多餘、不能融入敘事結構中的形式成分的文本,其中可能具有的認識論意義。
- 作者序|七等生的書寫意涵(第6頁)
- 第一章 七等生在文學史上的意義(第16頁)
- 一、1960 年代政治的外張內弛與青春咖啡館(第18頁)
- 二、明星咖啡館:臺北文學地標(第24頁)
- 三、明星咖啡館與《文學季刊》等文人之互動(第31頁)
- 四、其它文學咖啡館(第37頁)
- 五、七等生曾經供職的「文藝沙龍」(第39頁)
- 第二章 魔幻城市與七等生小說中的隱遁者形象(第44頁)
- 一、七等生的創作、入城與《文學季刊》(第46頁)
- 二、充滿爭議的城市寓言:〈我愛黑眼珠〉(第70頁)
- 三、「洪水」災難:城市的「震驚」經驗(第77頁)
- 四、在回到小鎮的橋上:附魔的吶喊者「亞茲別」(第82頁)
- 第三章 七等生文學及其小說中的友誼(第96頁)
- 一、大陸的淪陷是這樣的作家造成的?(第98頁)
- 二、我年輕的時候非常的寂寞和孤獨(第105頁)
- 三、由孤獨出發的自我書寫與書寫形式(第110頁)
- 四、七等生自傳性文學中的友誼問題(第126頁)
- 第四章 七等生周邊文學人物沙究及其小說(第132頁)
- 一、人生之窘(第134頁)
- 二、沙究小 說中的「男性氣概」與其成長情意結(第136頁)
- 三、深情的小兒子阿萊沙(第140頁)
- 四、沙究與七等生、雷驤的友誼(第148頁)
- 第五章 七等生寫作歷程及其作品中的橋者、使徒與天使(第162頁)
- 一、國家文藝獎得獎與七等生呼喊的「橋者」(第164頁)
- 二、使徒的人間性:耶穌與藝術家一樣都是使徒(第170頁)
- 三、天使的宗教性:在人間的承受作為試煉(第175頁)
- 四、友誼如何(不)可能?(第183頁)
- 參考資料(第204頁)
- 一、專書(第206頁)
- 二、期刊與論文(第210頁)
- 三、新聞報導(第216頁)
- 四、學位論文(第216頁)
紙本書 NT$ 280
單本電子書
NT$
168
點數租閱
20點
租期14天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2-07-15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2-07-15
同分類熱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