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有DRM加密保護,需使用HyRead閱讀軟體開啟
  • 皮膚大解密:揭開覆蓋體表、連結外界和內心的橋梁, 如何影響我們的社交、思維與人生?
  • 點閱:565
    72人已收藏
  • 譯自:The remarkable life of the skin:an intimate journey across our surface
  • 作者: 蒙蒂.萊曼(Monty Lyman)作 , 洪慧芳譯
  • 出版社:臉譜出版 家庭傳媒城邦分公司發行
  • 出版年:2021
  • 集叢名:科普漫遊:FS0124
  • ISBN:9789862358825
  • 格式:EPUB 流式
  • 字數:192871
  • ● 本書因出版社限制不提供朗讀功能

首作即進入科普書最高榮譽「英國皇家學會科學圖書獎」決選
《週日泰晤士報》年度好書、《圖書館學刊》星號書評、《書目》星號書評、《自然》、《時代》、《紐約客》、《出版人週刊》、《科克斯書評》等各大媒體盛讚
 
「它不只是一張包裹內臟的包裝紙!」
科學與人文的結合,一部漫談外表與內在關聯的皮膚之書。

 
 
沒有哪個器官是像皮膚這樣,同時扮演如此多重的生理與社會角色。它是抵禦外界的屏障,每天承受無數次的抓扒揉捏,卻不容易破裂。它是無數微生物的棲息地,其上的居民都倚賴它的溫度、濕度、毛髮與流動再它下方的溫暖血液。皮膚是一面螢幕,能及時反映內心的活動,無論是一陣臉紅、冒冷汗或臉上的表情,都將我們的情緒展露無遺。它也是一本可供瀏覽的書,皮膚的顏色或狀態,刺在上面的圖騰或疤痕,都向我們訴說著血淋淋的歷史,或是每個生命獨有的故事。透過皮膚,我們得以看見科學的驚奇,也得以窺探皮膚如何形塑我們的自我認同,以及它如何影響全人類的歷史、語言和文化。
 
你知道嗎?──
⚫皮膚之所以能防水,是因為角質細胞呈緊密的十四面體。
⚫大吃宵夜會使你容易被曬傷,因為皮膚細胞會延遲啟動抵抗紫外線的基因。
⚫現代醫學能透過移植皮膚微生物來改善體味,而且效果長達一年。
⚫金融海嘯期間,歐美罹患乾癬的人口大幅增加,因為情緒壓力是導致乾癬的首因。
⚫手指和腳趾在泡水之後會起皺不是因為脫水,而是神經系統為了增加摩擦力而做出的反應。
⚫進入寺院前要淨身、穆斯林婦女要穿戴黑色罩袍、亞當夏娃吃了禁果後發現自己赤身露體......,皮膚在宗教上的神聖隱喻其實隨處可見。
⚫傳統的坦尚尼亞人相信與白化症患者發生性關係可以治癒愛滋病,然而這也造成二○○○年以來有數百人因此遭到綁架或殺害......
⚫「黑人的命也是命」、「好萊塢洗白」等社會輿論顯示,古往今來,膚色是導致人類之間出現分歧的最大因素。
⚫西方社會從二○年代崇尚白皙皮膚到今天人人都追求「健康的古銅色肌膚」,竟然和可可.香奈兒有關。
 
表面上,皮膚將我們與外界隔絕,事實上卻是一座能讓外界與內在互通有無的橋梁。在這本書中,作者的足跡從歐美遍及南亞、非洲及大洋洲,他將用前人與自己的親身經驗,帶你從醫學、心理學、社會學等視角,重新認識這個最大、最顯眼,卻又最容易被視而不見的神祕器官。


作者介紹
 
蒙蒂・萊曼(Monty Lyman)
蒙蒂‧萊曼醫生走訪世界各地為這本書做研究,足跡遍及非洲、南亞、大洋洲。他曾在牛津大學、伯明罕大學、倫敦帝國理工學院就讀,曾在全球頂尖的皮膚學實驗室任職,曾是全英國皮膚科醫學生與皮膚科住院醫生的代表,多次榮獲皮膚科與醫學寫作的全國獎項,也常在國家會議上發表演講。
二○一七年,他以前往坦尚尼亞做皮膚研究的報告,榮獲皇家文學學會的會長柯林‧施伯龍(Colin Thubron)所頒發的塞西格旅行寫作獎(Wilfred Thesiger Travel Writing Award),現居英國牛津。

 
譯者介紹
 
洪慧芳
國立台灣大學國際企業學系畢業,美國伊利諾大學香檳分校管理碩士,曾任職於西門子電訊及花旗銀行,現為專職譯者,從事書籍、雜誌、電腦與遊戲軟體的翻譯工作。


  • 作者註:斟酌與定義
  • 序言
  • 1 有如瑞士刀的器官/皮膚的多層樣貌
  • 2 探索皮膚之旅/關於蟎蟲與微生物群落
  • 3 腸道與皮膚/人體的內外關係
  • 4 向光/皮膚與太陽的故事
  • 5 老化的皮膚/皺紋與長生不老之戰
  • 6 第一感/觸覺的機制與神奇
  • 7 心理皮膚/心理與皮膚如何相互形塑
  • 8 社交皮膚/身上標記的意義
  • 9 分隔的皮膚/社交器官的陰暗面:疾病,種族、性
  • 10 心靈皮膚/皮膚如何塑造我們的思維:宗教、哲理、語言
  • 詞彙表
  • 謝辭
紙本書 NT$ 380
單本電子書
NT$ 266

同分類熱門書
還沒安裝 HyRead 3 嗎?馬上免費安裝~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