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密依存自然界的人類
正因功利導向的社會誘因制度
面臨資源與生態環境的嚴峻挑戰
前台大校長孫震最新力作
透過經濟學家視角 梳理孔子生平
剖析儒家思想核心
為世界發展的下一步 擘劃嶄新模式
面對二十一世紀,人類要生存下去,就要回到二十五個世紀以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
——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 阿爾文(Hannes Olof Gösta Alfvén)
現代經濟成長為世界帶來前所未有的富裕,但也導致重大的災害。
資源耗竭、環境汙染、地球暖化、氣候異常、生物滅絕……當使世界發展難以為繼,唯有重塑孔子倫理優先的價值觀,改變當前功利導向的社會誘因制度,讓個人利益和社會利益一致,世界才有永續發展的可能。
爬梳孔子的生命歷程,探索儒家思想的現代意義,突破世界發展的困境。繼《半部論語治天下》《儒家思想在21世紀》後,前台灣大學校長、經濟學家孫震又一儒學巨作。
|專文推薦|
本書可說是「重返歷史敘述」的成功作品。作者在本書第四章講孔子的從政之路,據《史記》〈孔子世家〉而敘述夾谷之會中的孔子;本書第五章講孔子周遊列國的際遇,參考〈孔子世家〉而敘述陳蔡絕糧的歷史事實,都栩栩如生,特別是描寫孔子與子路的對話,孔子信誓旦旦重申「君子」的涵義,讓讀者如親歷其境,使讀者對孔子的人格與風格,有了親切的體會。
——黃俊傑,文德書院院長、台灣大學特聘講座教授
- 黃序
- 自序
- 第一章 ── 孔子思想的時代背景
- 一、周代的興起
- 二、周代的政治制度
- 三、進入春秋時代
- 四、春秋五霸
- 五、綱紀廢弛,倫理敗壞
- 第二章 ── 孔子的家世、成長與為人
- 一、孔子的家世
- 二、貧賤出身的博學之士
- 三、孔子的性情
- 四、孔子的為人
- 第三章 ── 孔子的理想世界
- 一、倫理、社會與人生
- 二、倫理的社會支援體系 ── 禮
- 三、理想人格的典型 ── 君子
- 四、孔子思想在二十一世紀
- 第四章 ── 孔子的從政之路
- 一、魯國的政治環境
- 二、陽虎之亂與孔子出仕
- 三、夾谷之會與墮三都
- 四、孔子去魯
- 第五章 ── 周遊列國的際遇
- 一、孔子適衛
- 二、陳國去來
- 三、在陳絕糧
- 四、等待返魯的日子
- 第六章 ── 孔子的教育事業
- 一、學習與成長
- 二、學不厭教不倦的人生
- 三、教育的目的
- 四、倫理為先的全人教育
- 第七章 ── 孔子的晚年歲月
- 一、重燃對教育的熱忱
- 二、整理詩、書、易、禮
- 三、作《春秋》以代王法
- 四、泰山頹乎!梁木壞乎!哲人萎乎!
- 附錄一 ── 孔子年表
- 附錄二 ── 孔子周遊列國圖示
紙本書 NT$ 650
單本電子書
NT$
488
同分類熱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