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UZIK古典樂刊 [第72期]:暢銷法國音樂劇始 《鐘樓怪人》英文版首度登台
-
點閱:124
17人已收藏
- 作者: 有樂出版事業有限公司編著
- 出版社:謬斯客
- 出版年:2013.01-02
- ISBN:9771992554000
- 格式:PDF,JPG
- 頁數:164
- 附註:月刊
本期封面故事
本期當月音樂家
莫札特 A to Z
一年之初,《MUZIK》依照往例,以一、二月併刊號的形式與大家見面,用160頁的增量內容,陪伴各位讀者。而本期的「當月音樂家」,正是1月27日誕辰紀念的音樂神童莫札特。世間少有人不喜歡莫札特的音樂,他在創作中展現的渾然天成與純粹樂趣,幾百年來皆無人能出其右,而各式各樣的「神童」事蹟,更增添了莫札特一生的傳奇色彩。這次《MUZIK》以「神童詞典」的方式,從A到Z的字母中,挑選二十六個圍繞莫札特的關鍵字,勾勒出莫札特與其時代的不同面貌。而莫札特的作品超過六、七百首,從何聽起為佳?總主筆胡耿銘精選三十首必聽曲目,還請大家搭配本期精選CD,帶您一步步發現莫札特之美好。
1.封面故事:《鐘樓怪人》英文版首度登台
《鐘樓怪人》的故事發生在1482年的巴黎聖母院,故事架構在吉卜賽女郎艾斯梅拉達與不同階層的四位男子:獨眼駝背的科西莫多、副主教弗侯洛、侍衛隊長菲比斯、遊唱詩人葛林果利之間的愛恨糾葛。其中艾斯梅拉達共發了三張「好人卡」,導致有權有勢的副主教由愛生恨,意欲置其於死,幸虧自慚形穢的科西莫多總是默默地守護著她。《鐘樓怪人》雖然是典型的浪漫主義作品,但雨果藉由這愛情故事,注入他強烈的人道關懷,凸顯醜惡良善的衝突對比,有著強烈的戲劇張力。雨果在世時,這部浪漫主義小說即相當受到歡迎,也開始有了改編作品。搶頭香的是1836年法國作曲家伯提(Louise Bertin)譜寫的歌劇《艾斯梅拉達》(La Esmerelda),由雨果親自擔任編劇,但反應平平,很快就消失了。其後仍有多位作曲家改寫《鐘樓怪人》,成績一樣不過爾爾。不過《鐘樓怪人》在舞劇上卻有不錯的展現,最早是1884年由編導過柴科夫斯基三大芭蕾舞劇的大師佩提帕( Marius Petipa)所改編的《艾斯梅拉達》,直到如今仍經常上演。
2.大師練習曲:與TSO大提琴首席簡荿玄共舞
臺北市立交響樂團大提琴首席簡荿玄十歲在張寬容教授門下學習大提琴,因著對大提琴的天賦與熱情,學琴兩年,即獲得全國比賽首獎,十五歲以教育部資賦優異生資格前往美國茱莉亞音樂院深造,師事大提琴大師夏培洛(Harvey Shapiro),在茱莉亞音樂院先修班課程結束之後,以極為優秀的成績在四年內取得學士與碩士文憑,返台後於北市交任職至今。她的琴藝深厚,琴音溫暖且細膩,底蘊在其中的,除了經年累月的實力,更有其一套獨門的「平衡」功夫,練琴最難的地方,不是克服種種技巧,而是如何和自己的身體共處,才是長久之道。
3.他用音樂親吻每個臺灣靈魂:蕭泰然教授75大壽祝福
4.在拳擊裡找到音樂節奏與自在 低音提琴家 凡丹馬克
去年底,美國伊士曼音樂學院(Eastman School of Music)低音提琴教授凡丹馬克(James Vandemark)來台開授大師班課程,第一次見到凡丹馬克教授,驚訝於他的體型之瘦小,身高約一米六,但是在低音提琴上精準無誤的演奏卻叫人折服;低音提琴並不是一項好學、好演奏的樂器;為了練好低音提琴,有人靠蠻力,有人靠苦力,有人乾脆就地放棄,凡丹馬克則是找到了一項運動,不僅能夠強身,在演奏上也有很大的幫助!
編輯精選
特別報導:鋼琴合作藝術面面觀
特別報導:全球首創華文古典音樂線上平台 MUZIK ONLINE全新改版上線
特別報導:誠實面對音樂 鋼琴家 莉莉.麥斯基
特別報導:巴黎高級音樂院首位華籍教授 鋼琴家 秦蓓慈
名家專欄
1.音樂外一章:室內樂—親密的音樂關係(邱瑗)
12月初,為樂團的兩位重量級「孕媽媽」——樂團首席李宜錦與大提琴副首席連亦先舉辦二重奏室內樂演出,卻引發一件令人驚喜的發現!當然不是媽媽與寶寶的「四個人的二重奏」,而是兩位首席同時感嘆從獨奏的個人音樂訓練展開,到樂團演出的lead and play(聲部領導與共同演奏)訓練,到室內樂演出,她們發現室內樂很難,卻有極致的樂趣,而大小提琴的二重奏更難、也更有成就感——因為她倆連「揉絃」(vibrato) 的頻率都在一起!
2.音樂熱氣球:音樂人文關懷心 悲慘世界不悲慘(李明蒨)
在一場音樂講座總結時提醒大家,生活多一點音樂,和緩現今暴力訊息充斥的環境,為心境注入良善清流,全面提升精神品質。最後Q&A時間,一位聽眾深表同感地問:曾經觀察到自己的孩子著迷於「暴力」畫面,不解孩子為什麼會被「暴力」給吸引?她的孩子五歲,離開電視機前不忘提醒家人,看到打架的畫面記得叫他。身為母親的她,當下愕然!這絕對非特例,是愈來愈普遍的情況,年輕人受影響尤鉅。幾次在年輕朋友極力推薦下看了幾部很夯的院線片,發現這些影片十之八九重口味,除了激烈的爭鬥、廝殺畫面,炫目到幾近暈眩的3D視覺效果,年輕觀眾看得津津有味,開心到合不攏嘴。不斷深思,為何嚮往這般「猛烈」、「激烈」情境?也許是一種潛在發洩!處在變異快速的時代,人心容易迷惘,消極壓抑,久之渴望強力紓解。令人憂心的是,難道沒有其他紓解之道?畢竟有形或無形的暴力性抒發,並無法獲得真正救贖。感受柔性關懷,反而為心靈帶來圓滿的調節與抒發。
3.歌劇八點檔:費加洛婚禮(二):愛情保衛大作戰!(胡耿銘)
話說蘇珊娜跟瑪潔莉娜相互嗆聲後,心情很不爽地離開,一回到自己房間,伯爵夫人的侍童凱魯畢諾就衝了進來:「親愛的蘇珊娜姐姐,我有夠倒楣了!」蘇珊娜的注意力被移轉過來:「發生什麼事啦?」凱魯畢諾連忙訴說他昨天和園丁女兒芭芭麗娜單獨一起,被伯爵撞見,伯爵竟然要開除他,幸好伯爵夫人說情才倖免於難:「我差點就再也看不到蘇珊娜姊姊囉!」「呸呸呸!最好是啦,你暗戀的明明是伯爵夫人。」蘇珊娜嘲笑起凱魯畢諾,凱魯畢諾臉紅了起來:「要是我能取代妳來服侍伯爵夫人該有多好!」回頭看見伯爵夫人的一條緞帶,忍不住拾起來親吻,口中喃喃哼著:「我不知如何是好,一會兒全身冰冷,一下子又滿臉發熱……一講到愛情我就發昏,這種渴望說也說不清!……要是沒人聽我說話,我就對自己訴說愛情。」
- Part 1(第C頁)
- 謬斯快遞 News Flash(第6頁)
- 一桌二椅 Mel’s Chinese Talk-戲曲也回不去了⋯⋯ 關於戲曲音樂交響化的問題(第10頁)
- 雙響炮 Double Bang-從《故事‧島》到《幽蘭操》(第12頁)
- 我們推特 We Twitter-夜班倫敦(第14頁)
- 在音樂的每一個瞬間獲得美與感動 2013劉岠渭教授古典音樂經典導聆講座(第16頁)
- 大師練習曲 Etude-與身體共舞 簡荿弦的巴赫大提琴無伴奏(第18頁)
- 封面故事 Cover Story-暢銷法國音樂劇始祖 《鐘樓怪人》 英文版 首度登台(第24頁)
- 每月節目精選 Spotlight Concerts(第28頁)
- 焦點音樂會 Feature Concert(第32頁)
- 音響遊樂園 Acoustic Wonderland-找到音響的正確姿勢(第58頁)
- 失落的世界 The Lost World-福特萬格勒遲來的餘韻 記一場傳奇實況的復活與再認識(第60頁)
- 唱片評論 CD Review(第68頁)
- Part 2(第A頁)
- 謬斯碎碎唸 MUZIK Talk Show-卡拉揚與卡啦雞腿堡(第A78頁)
- 古典關鍵字 MUZIK Keyword-Bravo(第A76頁)
- Pokey音樂辭典 MUZIK A to Z-林伯杰 M(第A74頁)
- 歌劇八點檔 Soap Opera-費加洛婚禮(二) 愛情保衛大作戰!(第A72頁)
- 音樂熱氣球 A Musical Journey-音樂人文關懷心 悲慘世界不悲慘(第A70頁)
- 音樂外一章 Beyond Notes-室內樂——親密的音樂關係(第A68頁)
- 管樂開講 Where the Winds Blow-Forward Winds! 二十一世紀管樂團的方向(第A64頁)
- 當月音樂家 Monthly Feature-神童詞典 莫札特A to Z(第A38頁)
- 特別報導 Special Report(第A34頁)
- 音樂面對面 Face to Face(第A18頁)
- 特別報導 Special Report-蕭泰然教授七十五大壽祝福與祈求平安(第A14頁)
- 音樂藝開罐 Wizard of Oz-藝術無界 音樂發聲(第A12頁)
- 古典新鮮事 Eat Fresh(第A8頁)
- 編輯台 MUZIK Editorial(第A6頁)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5-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