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期14天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2-06-09
看不見的手?看得見的手?到底是誰在操控市場!
為什麼大家都上網買書,不逛書店了?
三個和尚一定沒水喝?有沒有辦法解決?
聽到「經濟學」三個字就頭痛,想要尖叫「我又不是學商的」?
沒關係,就算不是,這本書也能讓你一目瞭然!
【馬太效應】
《馬太福音》第二十五章中寫道:「凡有的,還要加給他叫他多餘;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過來。」
馬太效應概括了當今社會中存在的一個普遍現象:強者愈強,弱者愈弱。這個現象在社會心理學、教育、經濟、金融等領域廣泛出現。在經濟學中,馬太效應反應的社會現象呈兩極分化,富的更富,窮的更窮。
【價格歧視】
所謂價格歧視,指的是廠商賣同樣一件產品時,對不同的人定不同價格的行為。這種行為在我們生活中很常見,例如:電影票、火車票對學生和非學生的收費是不同的;一般來說越早買飛機票越便宜,越晚買飛機票越貴;買飲料時,第一杯全價,第二杯七折等都屬於價格歧視的行為。
【寡頭市場】
寡頭市場,也稱寡頭壟斷,是指某種商品的生產和銷售由少數幾家大企業所控制的市場。其特點是在該行業中廠商數量少並且相互影響,而商品的價格比較穩定,廠商們進出這個行業都不容易。
- 前言
- 版權頁
- 第一部分 經濟學基本原理
- 1. 奇怪的高爾夫球
- 2. 稀缺與選擇
- 3. 木碗與寶石——物以稀為貴
- 4. 石油真的會用完嗎?
- 5. 秀才、木匠和農夫——社會分工
- 6.看書的成本是什麼?——機會成本
- 7.「覆水難收」——沉沒成本
- 8. 我們為什麼會上網買書?
- 9. 天生我才必有用——比較優勢理論
- 10. 貿易可以讓每個人生活得更好
- 11. 看不見的手
- 12. 囚徒困境
- 13. 獵人與獵狗——關於激勵的故事
- 14. 如何分配稀飯才體現公平——制度的功能
- 15. 基尼係數
- 第二部分 個體經濟
- 16. 小屋奇遇——邊際效用遞減
- 17. 鑽石與水的價格之謎——邊際效用決定價格
- 18. 東施效顰——示範效應
- 19. 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棘輪效應
- 20. 鯨魚油的故事——關於替代品
- 21. 麥琪的禮物——關於互補品
- 22. 現代經濟的細胞——企業
- 23. 大企業與小企業
- 24. 企業規模應該大還是應該小?——規模經濟
- 25. 要素與生產
- 26. 如何把梳子賣給和尚?
- 27. 價格是如何決定的?
- 28. 豐收悖論
- 30. 為什麼價格會不一樣?——價格歧視
- 31. 「波音」和「空中巴士」——寡頭市場
- 32. 「波音」吃掉「麥道」——經濟中的兼併
- 33. 可口可樂、百事可樂和七喜——差異化經營
- 34. 英特爾公司和美國超微半導體公司的競爭
- 35. 狼和獅子的故事——壟斷和競爭
- 36. 嘉年華的大嗓門
- 37. 賠償和補償
- 38. 燈塔的故事——公共財
- 39. 濫竽充數——「搭便車」行為
- 第三部分 整體經濟
- 40. GDP——20世紀最偉大的發明之一
- 41. 美國總統賺多少錢?——物價指數
- 42. 獵狗與失業
- 43. 是什麼決定了我們的生活水準?——勞動生產率
- 44. 克魯格曼的預言——技術進步與經濟增長
- 45. 雲霄飛車與經濟週期
- 46. 大蕭條
- 47. 1997年東南亞金融危機和2008年全球經濟危機
- 48. 經濟危機之整體調控
- 49. 小布希的減稅——財政政策
- 50. 聯準會的魔術——貨幣政策
- 51. 「國會保姆經濟」的故事——通貨膨脹與通貨緊縮
- 52. 匯率變動如何影響我們?——以新台幣升值為例
- 53. 歐元的誕生改變了什麼?
- 54. 貿易保護主義對一個國家是否利好?
- 55. 馬太效應
- 第四部分 貨幣與金融
- 56. 什麼是貨幣?
- 57. 格雷欣現象——劣幣驅逐良幣
- 58. 中央銀行——銀行的銀行
- 59. 商業銀行
- 60. 為什麼要買保險?
- 61. 股票和股票市場
- 62. 從眾心理——羊群效應
- 63. 複利
- 64. 套利
- 65. 風險投資
- 66. 不要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
- 67. 金融市場泡沫
紙本書 NT$ 260
單本電子書
NT$
182
點數租閱
20點
租期14天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2-06-09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2-06-09
同分類熱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