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損益表上明明有獲利,會計卻透露:銀行戶頭裡沒錢了。
◎只要營業額增加,獲利一定會增加。所以再逼業務部把營業目標提高吧?
◎銀行貸款最好趁早還清?錯,你要先檢視每月的現金流量。
◎與其租辦公室,不如自己買不動產?會計師的建議其實是……
一家公司有沒有前景、你這份工作是否穩定,經營階層的「財務行為」可以看出來。
中小企業的老闆,半數以上不懂財務和經營方法!
於是我們永遠會看到:
儘管年年賺錢、公司規模卻做不大;
因為賺錢而擴大規模,公司變大之後卻倒了;
營業額顯著成長,公司卻沒什麼錢,導致有能力的員工抱怨連連、失望離職;
經營者經常忙著調頭寸……
作者古田圡滿是執業近四十的會計師,也是會計事務所的老闆。
他的會計事務所創業以來從來不曾虧損,甚至連續37年營業收入成長、零借款,
稅前淨利率達20%!
因為他善用經營的三大神器 : 損益表、資產負債表和現金流量表,
找出獲利的關鍵。
他發現,在看過的3,000家以上中小企業客戶中,遭遇破產或倒閉的公司,
經營階層如果能夠事前正確解讀財報,就能避免虧損或是倒閉的命運。
書中他特別精選經營者或管理者最常犯的錯誤思考,
圖解犯錯的原因,以及該採取什麼具體對策。
抓對財務三表的重點,不只是老闆必備的基本功,
更是晉升重要管理職與尋找穩健投資標的的最佳利器。
◎行銷和業務不只是搞活動,懂財務計算,才會真正替公司賺錢!
.獲利想要變兩倍,營業收入也得增加兩倍才行?錯!
利潤想翻倍,不用拚營收翻倍,重點是營收只要增加16.7%。
與其要求業績目標「比去年成長百分之幾」,不如掌握營業目標,大家都省力。
.產品降價還能增加毛利,怎麼可能?重點在營業收入和變動費用!
書中用例子算給你看,毛利率增加1%,獲利甚至可以增加10%到50%。
毛利高的業種應提高銷售數量,低毛利的批發業則是先拉高客單價。
◎讀資產負債表(而非損益表)來經營的老闆,公司體質更強健!
.企業利益有五種,哪一個最重要?
營業毛利、營業利益、稅前淨利與稅後淨利……,
經營者最重視哪一個?跟你往來的銀行最在乎哪一個?
.財會部門要注意:差一點就差很多!付款、還款、繳稅的眉角
跟銀行貸款是好還是壞?其實銀行不只可以借你錢,還可以借你時間。
拿到支票後該背書轉讓,還是拿去貼現?差別在哪裡?
.完美的資產負債比應為3 : 3 : 3,金融負債、信用負債與股東權益要各占30%。
◎員工獎金怎麼發?精簡人事費用才能救公司?薪資制度眉角看這裡
.人事費用當成本,當心員工留不住,得提高勞動生產力,書裡告訴你怎麼算。
.中小企業與大企業的月薪資差距只6~12%,靠獎金就能提高員工滿意度。
.業績好也不發獎金,以備不時之需?老闆自己可以拿獎金嗎?該怎麼認列?
財會人員能做的,不是替老闆「調整」出好看的損益表,而是提供聰明建言。
行銷業務單位的貢獻,未必是爭取預算搞大活動,而是懂得計算成本與效益。
本書特色
37年不敗會計師幫你破解,讓現金流極大化、實質獲利現形,晉升重要職位者必讀。
名人推薦
信達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所長、臺灣創速董事合夥人、《節稅的布局》作者/胡碩勻
臺灣財經暢銷作家/王志鈞
連續創業家暨兩岸三地上市公司指名度最高的頂尖財報職業講師/林明樟
中小企業的老闆,半數以上不懂財務和經營方法!
於是我們永遠會看到:
儘管年年賺錢、公司規模卻做不大;
因為賺錢而擴大規模,公司變大之後卻倒了;
營業額顯著成長,公司卻沒什麼錢,導致有能力的員工抱怨連連、失望離職;
經營者經常忙著調頭寸……
作者古田圡滿是執業近四十的會計師,也是會計事務所的老闆。
他的會計事務所創業以來從來不曾虧損,甚至連續37年營業收入成長、零借款,
稅前淨利率達20%!
因為他善用經營的三大神器 : 損益表、資產負債表和現金流量表,
找出獲利的關鍵。
他發現,在看過的3,000家以上中小企業客戶中,遭遇破產或倒閉的公司,
經營階層如果能夠事前正確解讀財報,就能避免虧損或是倒閉的命運。
書中他特別精選經營者或管理者最常犯的錯誤思考,
圖解犯錯的原因,以及該採取什麼具體對策。
抓對財務三表的重點,不只是老闆必備的基本功,
更是晉升重要管理職與尋找穩健投資標的的最佳利器。
◎行銷和業務不只是搞活動,懂財務計算,才會真正替公司賺錢!
.獲利想要變兩倍,營業收入也得增加兩倍才行?錯!
利潤想翻倍,不用拚營收翻倍,重點是營收只要增加16.7%。
與其要求業績目標「比去年成長百分之幾」,不如掌握營業目標,大家都省力。
.產品降價還能增加毛利,怎麼可能?重點在營業收入和變動費用!
書中用例子算給你看,毛利率增加1%,獲利甚至可以增加10%到50%。
毛利高的業種應提高銷售數量,低毛利的批發業則是先拉高客單價。
◎讀資產負債表(而非損益表)來經營的老闆,公司體質更強健!
.企業利益有五種,哪一個最重要?
營業毛利、營業利益、稅前淨利與稅後淨利……,
經營者最重視哪一個?跟你往來的銀行最在乎哪一個?
.財會部門要注意:差一點就差很多!付款、還款、繳稅的眉角
跟銀行貸款是好還是壞?其實銀行不只可以借你錢,還可以借你時間。
拿到支票後該背書轉讓,還是拿去貼現?差別在哪裡?
.完美的資產負債比應為3 : 3 : 3,金融負債、信用負債與股東權益要各占30%。
◎員工獎金怎麼發?精簡人事費用才能救公司?薪資制度眉角看這裡
.人事費用當成本,當心員工留不住,得提高勞動生產力,書裡告訴你怎麼算。
.中小企業與大企業的月薪資差距只6~12%,靠獎金就能提高員工滿意度。
.業績好也不發獎金,以備不時之需?老闆自己可以拿獎金嗎?該怎麼認列?
財會人員能做的,不是替老闆「調整」出好看的損益表,而是提供聰明建言。
行銷業務單位的貢獻,未必是爭取預算搞大活動,而是懂得計算成本與效益。
本書特色
37年不敗會計師幫你破解,讓現金流極大化、實質獲利現形,晉升重要職位者必讀。
名人推薦
信達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所長、臺灣創速董事合夥人、《節稅的布局》作者/胡碩勻
臺灣財經暢銷作家/王志鈞
連續創業家暨兩岸三地上市公司指名度最高的頂尖財報職業講師/林明樟
- 推薦序一 掌握財務報表分析神器,讓企業所有的關係人都幸福/胡碩勻(第7頁)
- 推薦序二 你是在領導?還是在管理?/王志鈞(第11頁)
- 推薦序三 活用財務知識做好經營決策,一步步壯大自己的企業/林明樟(第15頁)
- 前言 經營者不懂會計,公司沒倒只是運氣好(第17頁)
- 第一章 關於財務的本質,你了解多少?(第21頁)
- 1 經營公司最重要的三種神器(第22頁)
- 2 編財報不是為了報稅,而是解決經營問題(第28頁)
- 3 營業收入和稅前淨利的關係(第32頁)
- 4 營業毛利和毛利率的關係(第37頁)
- 5 利益一共有五種,哪個最重要?(第42頁)
- 6 你的事業有多賺錢?看稅前淨利率(第47頁)
- 7 公司要有相當於三個月營收的現金與存款?(第52頁)
- 專欄 顧問的經營建議一定是對的嗎?(第56頁)
- 第二章 讀懂資產負債表,公司更強健(第59頁)
- 8 資產負債表就是經營者的成績單(第60頁)
- 9 大白話解釋,就是公司還有多少剩餘財產(第63頁)
- 10 權益比率越高,公司越不容易破產(第67頁)
- 11 比增加獲利更重要的事,減少負債(第71頁)
- 12 公司持有的現金與存款,要多於總資產的三分之一(第75頁)
- 13 厲害的老闆會讓公司存款多於借款(第79頁)
- 14 拿公司的錢投資不動產?先看資產負債表再決定(第86頁)
- 15 企業的營運資金不能靠短期借款來支應(第92頁)
- 16 為什麼你帳上有錢,銀行戶頭卻沒錢?(第96頁)
- 17 一年的還款金額,要控制在自由現金流量以內(第100頁)
- 18 與其付房租不如自己買不動產?大錯特錯(第104頁)
- 專欄 銀行決定放款與否,看的不只是報表(第109頁)
- 第三章 經營者必須知道的「資金別資產負債表」(第113頁)
- 19 只要營業收入和獲利增加,公司就有現金?(第114頁)
- 20 想知道你賺的錢花到哪裡去了?看這裡(第122頁)
- 第四章 差一點就差很多,付款、還款、繳稅的眉角(第127頁)
- 21 銀行不只能借你錢,還能借你時間(第128頁)
- 22 用現金支付貨款,可爭取折扣(第134頁)
- 23 拿到支票後應背書轉讓,還是貼現?(第139頁)
- 24 匯款手續費,累積起來也是一筆大錢(第143頁)
- 25 太努力節稅的公司,容易亂花錢(第146頁)
- 專欄 債務協商要趁早,別等快破產才談(第152頁)
- 第五章 員工薪資與社長報酬(第155頁)
- 26 人事費用不該當成本,而是經營的根本(第156頁)
- 27 我都把年終獎金列入特別損失(第159頁)
- 28 獎金應該怎麼發,才能全員都開心?(第165頁)
- 29 老闆或高階主管的薪資設計(第168頁)
- 30 鞭子和糖果,哪一個才能真的提升士氣?(第172頁)
- 31 花錢讓員工參加研習,有用嗎?(第176頁)
- 專欄 發獎金,最好親手交付現金(第180頁)
- 第六章 擬定經營計畫與年度預算的訣竅(第183頁)
- 32 數字與計畫方針要兼顧(第184頁)
- 33 怎麼把你的理念寫進計畫裡?(第191頁)
- 34 夢想很重要,但獲利才是活下去的根本(第199頁)
- 35 達成程度要看金額,不要看比率(第204頁)
- 36 老闆的年度目標要跟員工的執行計畫結合(第208頁)
- 37 讓員工自己寫自己的每月計畫(第213頁)
- 38 萬一未達成,要如何追究?(第217頁)
- 39 公私帳分明,員工才會有向心力(第221頁)
- 40 經營計畫發表會,全員都要一起參與(第225頁)
- 專欄 古田土式「經營計畫發表會」實例(第229頁)
- 結語 連續 37 年營收正成長的祕訣都在書中了(第233頁)
紙本書 NT$ 400
單本電子書
NT$
280
同分類熱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