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UB PDF JPG
本書有DRM加密保護,需使用HyRead閱讀軟體開啟
  • 21世紀諾貝爾化學獎. 2001-2021
  • 點閱:112
    74人已收藏
  • 並列題名:Nobel Prizes in chemistry
  • 作者: 科學月刊社著
  • 出版社:遠足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鷹出版 遠足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發行
  • 出版年:2022
  • ISBN:9786269580552
  • EISBN:9786269597680 EPUB; 9786269580576 PDF
  • 格式:EPUB 流式,PDF,JPG
  • 頁數:290
  • 字數:144873
  • 書籍難度(SR):727 SR值是什麼?
  • 適讀年齡:高於十二年級
  • 系列書: 21世紀諾貝爾獎,本系列共4本
  • ● 本書因出版社限制不提供朗讀功能
  • ● 本書因出版社限制不提供繁簡轉換功能

化學獎看起來越來越像生醫獎,又有什麼不可?
從塑料的發展,到尼龍、防水衣服,
再到液晶顯示器,甚至新冠疫苗的研發
生活上的應用無所不在,能領悟其中奧妙的諾貝爾化學。

  每個世代的得獎者皆有其特色,反映著近代化學的歷史和演進。
  進入21世紀之後的諾貝爾化學得主,
  女性表現的越發出色,並與物理學、生物學進行大融通。
  他們以先驅角色,引領科學不斷朝向知識的邊界前進。

  ◎本世紀諾貝爾化學獎的二、三事
  •諾貝爾化學獎近來多頒給生物學家,這是怎麼回事?
  •回應本世紀能源減碳重大課題,2019年化學獎肯定了新型電池的研究。
  •第一個獲批轉的mRNA疫苗,背後竟是化工製程和生命知識的結合。
  •研究水母為何發光,卻開創了疾病治療的新頁!
  ‧諾貝爾化學獎史上7名女性得主中,21世紀就佔了4名!
  ‧2014年光學解析度大突破,顯微鏡成為顯「奈」鏡了。

  每年10月諾貝爾獎頒布,總在媒體和學界引來話題,從獲獎人的國家、背景、學術經歷和奮鬥歷程,到得獎感言和頒獎花絮,誠然是全球學界每年最大的盛事,因為它代表得主在科學成就的巔峰,也能展現出科學發展的最新趨勢。

  《21世紀諾貝爾化學獎2001-2022》集結《科學月刊》每年在諾貝爾獎得主公布後,邀請國內同領域的專家,分析該年各個得主生平事蹟和得獎領域,以深入淺出的文字和說明,讓讀者瞭解化學研究的最新景況,前瞻地引導讀者思考科學的前景。

  在最近的過去,諾貝爾化學獎有時表彰了科學家在化學方面的影響,但更多時候是表其彰對生命科學的影響。這些反映一個現實:化學獎越來越移向生命科學領域。事實上,本來,生命科學的研究就一直是化學家著迷的問題。而化學也可以被視為物理學的一個分支,因為它是對物質的研究,分析其結構、性質和變化,以瞭解它們在化學反應中發生了什麼事。這都促成了物理、化學與生物學的大融通。

  其中一例是2019年諾貝爾化學獎由化學家惠廷翰(M. Stanley Whittingham)、吉野彰(Akira Yoshino)和固態物理學家古迪納夫(John B . Goodenough)三位獲獎,得獎原因是「對鋰離子電池發展」的重大貢獻,如今電池發展是本世紀能源減碳重大課題。因此化學在一個全科大學出現在大部分的科技領域,包括工、農、醫、生命科學院。

  另一例是2018諾貝爾化學獎―—化學中的演化與革命。Caltech化學系的阿諾德(Frances Arnold)反向利用生物演化的概念,開發叫做定向演化的化學催化劑。在定向演化中,阿諾德在實驗室中提供了一個新方式,鼓勵酶的演化來催化商業上有用的反應。

  此外實驗技術的突破,也為研究帶來很大的進步。例如2008年GFT(讓水母發出綠色螢光的物質)的發現,廣泛被運用在生物、生技與醫學領域,讓科學家能藉由螢光標定,更瞭解生物體或細胞內生命的運作,有讓我們對疾病的產生跟治療有更進一步的認識。而2020年得主道納與夏彭提耶,研究細菌的CRISPR/Cas系統,研發出一種簡單的基因編輯方法,將可望應用於許多領域。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為本書撰稿的台灣化學家中,有許多師出諾貝爾獎大師門下,能一窺得獎者或特立獨行的研究風格,或平易近人的為人處事一面,更神遊於他們治學的風範和精神。


科學月刊

  • 序│曾耀寰
  • 導讀 對諾貝爾化學獎近年現象的觀察│牟中原
  • 推薦序 關於諾貝爾獎二、三事│寒波
  • 2001│手性技術的極致展示——不對稱催化反應
  • 2002
    • 透視生物巨分子結構
    • 分析蛋白質的利器
  • 2003│揭開細胞膜通道的奧祕
  • 2004│貼上標籤步向分解的蛋白
  • 2005│分子的舞動奇蹟
  • 2006│基因密碼的抄寫者
  • 2007│探索物體表面的化學作用
  • 2008│從水母綠光點亮生命彩頁——繽紛奪目的螢光蛋白
  • 2009│細胞的蛋白質工廠——轉譯生命現象的核糖體
  • 2010│拓展有機金屬觸媒應用——分子建築師
  • 2011│結晶學的黃金傳奇——準晶的發現與研究進展
  • 2012│現代藥物標靶——G蛋白偶合受體之研究解析
  • 2013
    • 化學家的駭客任務——虛擬實境的化學實驗與研究創新之理論實踐
    • 從分子生物到工業化學——用電腦模擬生物分子化學反應
  • 2014│光學影像解析度大突破——顯微鏡變顯「奈」鏡了!
  • 2015│癌症與遺傳疾病新療法——有核酸修復,才能生生不息
  • 2016
    • 分子轉輪與分子馬達
    • 分子機械的研發之路
  • 2017│用低溫捕獲生命原態的原子細節
  • 2018│化學中的演化與革命
  • 2019│改變電器使用生態的鋰離子電池
  • 2020│神奇的基因剪刀手CRISPR/Cas9
  • 2021│建構分子的巧妙工具——不對稱有機催化
紙本書 NT$ 380
單本電子書
NT$ 266

還沒安裝 HyRead 3 嗎?馬上免費安裝~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