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有DRM加密保護,需使用HyRead閱讀軟體開啟
  • 因果螺旋:跨越時空的探索與思辨
  • 點閱:500
    224人已收藏
  • 作者: 陳建仁作 , 廖翊君採訪.文字協力
  • 出版社:圓神出版社有限公司
  • 出版年:2022
  • ISBN:9789861338316
  • EISBN:9789861338323 EPUB
  • 格式:EPUB 流式
  • 字數:96482
  • 附註:2022年07月 電子版發行
  • ● 本書因出版社限制不提供繁簡轉換功能



  ★★誤解都來自於錯誤的因果判斷!
  所有事件的發生都其來有自,正確掌握原因,就可以有效控制謬誤產生。

  很多時候,我們以為是原因,細細推究之後,會發現是結果;
  也有些時候,我們認為是結果,經過抽絲剝繭,才知道竟然是原因。

  請大家一起來思考:
  .健身教練的肌肉很發達,是因為肌肉發達的人才能當教練,還是當了教練之後肌肉才發達?

  .是英文能力好才常聽英文歌,還是常聽英文歌,英文能力變好?
  「倒因為果」「倒果為因」的謬誤,常常出現在日常的因果推理中,如果一開始對因果辨別就是錯誤的,那怎麼會有正確的因果推論?

  「因果螺旋模式」主要用來描述疾病在每一個階段的演進過程,都有各式各樣的驅動因子,推動整個病理變化的演進,促使病灶從分子、細胞、組織,逐步擴大到器官、系統、個體全身,再從個體,蔓延到社區、國家和全球,如同螺旋一樣擴展開來。

  本書由此觀點出發,介紹常見的因果推論謬誤,分享在醫學史上重要的病因探索與醫藥研發的故事,建立因果關係的法則。內容談及疾病自然史與各種因果模式,並根據陳建仁院士長期研究流行病學領悟的心得,揭示他所創建的「因果螺旋模式」。

  希冀這本書不只是疾病病因的探索,更可以透過釐清因果關聯、反省個人生活的大小事件,讓我們更有信心迎接嶄新的一天。

本書特色

  ★公衛學者的思與辨;流行病學家的研與創──陳建仁院士以研究逾三十年的因果螺旋理論,帶領我們探索流行疾病的病因、如何有效管控疫情蔓延,同時剖析日常事件中的前因後果,思辨問題的真相與本質。

24位學者齊力推薦

  臺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流行病學與預防醫學研究所教授/于明暉、
  國家衛生研究院環境醫學研究所研究員/王淑麗、
  馬偕醫學院醫學系教授/王豊裕、
  臺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流行病學與預防醫學研究所專案助理教授/江濬如、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助理教授/吳慧真、
  長庚大學醫學系皮膚科教授/李志宏、
  中央研究院基因體研究中心博士後研究員/李承曄、
  陽明交通大學臨床醫學研究所特聘教授/李美璇、
  國家衛生研究院群體健康科學研究所特聘研究員兼所長/邱弘毅、
  長庚大學流行病學研究室特聘教授兼副校長/許光宏、
  中央研究院基因體研究中心博士後研究員/徐婉倫、
  臺灣大學醫學院臨床醫學研究所副教授/陳祈玲、
  馬偕醫學院醫學系副教授/陳春妃、
  慈濟大學公共衛生學系副教授/陳淑媛、
  臺灣大學醫學院醫學系教授/曾慶孝、
  輔仁大學醫學系、資料科學中心助理教授、主任/游山林、
  中央研究院統計科學研究所研究員/黃彥棕、
  亞洲大學醫學檢驗暨生物技術學系兼任副教授/楊哲彥、
  中央研究院基因體研究中心副主任/楊懷壹、
  中山醫學大學公衛系教授/廖勇柏、
  衛生福利部國家消除C肝辦公室主任/蒲若芳、
  高雄長庚紀念醫院副院長/盧勝男、
  臺北醫學大學醫學院醫學系公共衛生學科名譽教授/薛玉梅、
  中央研究院基因體研究中心研究技師/簡吟曲

作者簡介

陳建仁

  畢業於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的流行病學家,曾任臺大助教、講師、副教授、教授、公共衛生研究所所長、流行病學研究所創所所長、公共衛生學院院長、中央研究院合聘研究員、特聘研究員、副院長。也曾任衛生署署長、國家科學委員會主任委員、第十四任副總統。


  研究領域包括流行病學、人類遺傳、預防醫學與公共衛生。發表八百餘篇學術論文,已被引用超過十萬次(Google Scholar統計)。曾獲總統科學獎、中山勳章,並獲選為中央研究院院士、世界科學院院士、蒙古科學院名譽院士、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梵諦岡宗座科學院院士。

  中文著作包括《流行病學》《環境與健康》《流行病學原理與方法》《小大人公衛素養課》《因果螺旋》。

【採訪/文字協力】廖翊君

  好奇心強,喜歡旅行、美食、發呆的人類一枚,是文字工作者也是內容經紀人。

  深耕文字領域逾二十年,擅長為作者找亮點,將作者的理念化為讀者有興趣的主題及適合閱讀的文字,讓思想成為價值。

  協助各類型書籍超過兩百本,包括《養氣》《養心》《生物課好好玩I~III》等書。

  聯絡方式:81book@gmail.com
  • 書封
  • 作者簡介
  • 目錄
  • 自序
  • 序曲 因果螺旋──從受邀哈佛大學Cutter預防醫學講座說起
  • 第一章 因果謬誤一──先入為主的陷阱
    • 1.我與畢思理教授的緣分
    • 2.先入為主常導致直接論斷
  • 第二章 因果謬誤二──因果倒置
    • 1.有相關就互為因果關係嗎?
    • 2.探索因果相關的研究設計
    • 3.接種疫苗與死亡事件的因果關係
    • 4.追蹤傳染鏈與精準防疫
  • 第三章 因果謬誤三──見樹不見林
    • 1.一般人常犯的因果謬誤
    • 2.死亡率與致死率
  • 第四章 因果謬誤四──假相關
    • 1.是巧合,還是確實有相關?
    • 2.假相關
  • 第五章 追根究柢的重要性──探索病因
    • 1.歷史上的「對因防治」
    • 2.傳染病原的概念
    • 3.兩位細菌學說奠基者
    • 4.翻開化學治療的扉頁
  • 第六章 因果關係的思辨
    • 1.「多因一果」和「一因多果」
    • 2.彌爾法則:建立因果假說的邏輯
    • 3.希爾準則:因果關係判定準則
  • 第七章 疾病自然史與因果模式
    • 1.疾病自然史
    • 2.琳瑯滿目的因果模型
  • 第八章 因果螺旋──多階段、多因果
    • 1.多階段致病機制的生物標誌
    • 2.因果螺旋:多病因推動多階段進程
    • 3.依時演進的B型肝炎因果螺旋
    • 4. COVID-19的演進因果螺旋
  • 尾聲
  • 版權頁
紙本書 NT$ 410
單本電子書
NT$ 287

還沒安裝 HyRead 3 嗎?馬上免費安裝~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