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終結黑白思考
-
點閱:242
192人已收藏
- 譯自:Black and white thinking:escaping the tyranny of the discontinuous mind
- 作者: 凱文.達頓(Kevin Dutton)著 , 陳佳伶譯
- 出版社:三采文化股份有限公司
- 出版年:2022
- 集叢名:Trend:75
- ISBN:9789576587917
- EISBN:9789576588624 EPUB
- 格式:EPUB 流式
- 字數:164327
- 書籍難度(SR):714 SR值是什麼?
- 適讀年齡:十二年級
- 附註:附錄: 語言學與色彩認知等7種 版權頁副題名: 跳脫「假清晰」認知, 從灰色地帶覺察真相、做出最佳決策
- ● 本書因出版社限制不提供朗讀功能
★★★ 「英國心理學界的特種部隊」凱文.達頓最新著作 ★★★
全球影響力教父羅伯特.席爾迪尼(Robert Cialdini)盛讚:
「閱讀本書後,你將重新定義『思考』這件事。」
藍營vs綠營、黑vs白、好vs壞、喜歡vs討厭、男vs女、認同vs不認同……
新聞、媒體、社群上充斥巨量資訊,讚後不理成為新一代文明病
──────你也被二元思維綁架了嗎?!
別讓非黑即白的分類規則,摧毀你的思辨力!
Facebook 有 70 幾種性別分類,Netflix 有 76,000 個電影分類、Spotify 有 4,000 種音樂類型……
世界太多變,兩種分類不夠用,快升級你的二元大腦!
講到選舉,腦海中就只有兩大勢力:「藍營/綠營」、「民主/共和」?
各種社會議題討論,只要不是「我方」,就是「敵方」?
英國脫歐後,「英國人」和「歐洲人」便不能再混為一談?
從日常到政治、戰爭、演化……所有決策,都是劃線、分界得出的結論。
該從何劃線、劃出的線是否真確,取決於我們對思維的認知與覺察。
▼我們為什麼習慣用二分法思考?
二元思維始於人類演化歷程,透過劃清「戰鬥或逃跑」、「我們與他們」、「正確或錯誤」的分界,幫助遠古時代的先人生存。
例如:看見樹叢裡的黑影,他們只會想「那是什麼,可以吃嗎?」跟「那是什麼,會吃我嗎?」
時至今日,在環境步調及社群媒體的影響下,現代人更傾向劃出明確界線,以幫助自己縮短思考時間、做出立即判斷。
▼二元思維的問題是什麼?
非黑即白的棋盤式思維易引發極端對立、歧視與偏見。
例如:對伊斯蘭國(ISIS)成員來說,世上只有「穆斯林」跟「非穆斯林」兩種人;
若「白人」與「黑人」同時拿著某樣東西,黑人往往會被認為是手持武器。
個人若侷限於二元思考,則容易忽略選項、錯失機會、喪失判讀真相的思辨能力。
英國前特種部隊SAS戰士、知名小說家安迪.麥克納布(Andy McNab)曾說:
「黑與白不只是黑與白,而是無限的灰階。」
假消息愈趨猖獗,在流量與點擊率之間,事實已然被網路部落私有化;
建立灰階認知,重新劃定僵化分界,是後真相時代人人必備的思辨練習。
【本書特色】
1. 現代人被家庭、職場、社群媒體制約,導致我們只會選邊站。本書是當代社會的思辨力補藥。
2. 作者透過自身心理學專業,搭配時事、案例、訪談與各界理論,一舉突破日常決策和真相判讀的盲點。
3. 零盲點思維、超級說服力大師……多元思考好處多?本書提升讀者思考維度,掌握優化自我的機會!
──────你也被二元思維綁架了嗎?!
別讓非黑即白的分類規則,摧毀你的思辨力!
Facebook 有 70 幾種性別分類,Netflix 有 76,000 個電影分類、Spotify 有 4,000 種音樂類型……
世界太多變,兩種分類不夠用,快升級你的二元大腦!
講到選舉,腦海中就只有兩大勢力:「藍營/綠營」、「民主/共和」?
各種社會議題討論,只要不是「我方」,就是「敵方」?
英國脫歐後,「英國人」和「歐洲人」便不能再混為一談?
從日常到政治、戰爭、演化……所有決策,都是劃線、分界得出的結論。
該從何劃線、劃出的線是否真確,取決於我們對思維的認知與覺察。
▼我們為什麼習慣用二分法思考?
二元思維始於人類演化歷程,透過劃清「戰鬥或逃跑」、「我們與他們」、「正確或錯誤」的分界,幫助遠古時代的先人生存。
例如:看見樹叢裡的黑影,他們只會想「那是什麼,可以吃嗎?」跟「那是什麼,會吃我嗎?」
時至今日,在環境步調及社群媒體的影響下,現代人更傾向劃出明確界線,以幫助自己縮短思考時間、做出立即判斷。
▼二元思維的問題是什麼?
非黑即白的棋盤式思維易引發極端對立、歧視與偏見。
例如:對伊斯蘭國(ISIS)成員來說,世上只有「穆斯林」跟「非穆斯林」兩種人;
若「白人」與「黑人」同時拿著某樣東西,黑人往往會被認為是手持武器。
個人若侷限於二元思考,則容易忽略選項、錯失機會、喪失判讀真相的思辨能力。
英國前特種部隊SAS戰士、知名小說家安迪.麥克納布(Andy McNab)曾說:
「黑與白不只是黑與白,而是無限的灰階。」
假消息愈趨猖獗,在流量與點擊率之間,事實已然被網路部落私有化;
建立灰階認知,重新劃定僵化分界,是後真相時代人人必備的思辨練習。
【本書特色】
1. 現代人被家庭、職場、社群媒體制約,導致我們只會選邊站。本書是當代社會的思辨力補藥。
2. 作者透過自身心理學專業,搭配時事、案例、訪談與各界理論,一舉突破日常決策和真相判讀的盲點。
3. 零盲點思維、超級說服力大師……多元思考好處多?本書提升讀者思考維度,掌握優化自我的機會!
- 封面
- 書名頁
- 前言
- |第1章|與生俱來的分類本能
- |第2章|界線模糊的爭端
- |第3章|類別衝突
- |第4章|黑白思維的陰暗面
- |第5章|取景器原則
- |第6章|簡單的複雜性
- |第7章|彩虹的樣貌
- |第8章|框架遊戲
- |第9章|有動機就有出路
- |第10章|超級說服術
- |第11章|心想事成的祕密科學
- |第12章|重劃界線
- 後記 激進分子的智慧
- 附錄一 語言學與色彩認知
- 附錄二 認知封閉需求評估量表
- 附錄三 框架簡史
- 附錄四 貝林莫與英國色彩空間
- 附錄五 黑白思考的進化階段
- 附錄六 黑白思考的世紀流向
- 附錄七 本質主義的本質
- 版權頁
紙本書 NT$ 450
單本電子書
NT$
315
同分類熱門書